四川省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10-14)
(2013-05-16 21:29:24)学校
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十)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一、实验目的: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并通过实验证明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二、实验用品:试管(Ф 15 mm×150 mm)2支、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饮
料管,蒸馏水(盛于烧杯中,贴标签)、石蕊试液(盛于滴瓶中)、稀盐酸(盛于
细口瓶中)、火柴(放表面皿上)、试管刷、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
实验步骤 |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
分 值 |
得分 |
|
1、检查仪器药品。 |
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实验用品。(1分) |
1分 |
|
|
2、向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约5 ml蒸馏水,再分别滴加2~3滴石蕊试液,振荡。 |
A、启开试剂瓶,瓶塞倒放于桌面上。倾倒完毕马上盖好瓶塞。(1分) B、试剂瓶、试管持拿操作正确。倾倒液体操作正确,且适量(取量超过试管容积1/3以上不得分)(1分) C、滴加液体操作正确,且无明显超量。(0.5分) D、振荡动作正确。(0.5分) |
3分 |
|
|
3、向一只试管加入1~2 ml稀盐酸,另一只试管吹入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
启开试剂瓶,瓶塞倒放于桌面上。倾倒液体操作正确,且适量,倾倒完毕,立即盖好瓶塞。(1分) (未按要求吹入二氧化碳,后继4、5步骤最多得2分) |
1分 |
|
|
4、将吹入过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至沸腾。 |
A、 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套入,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先预热,试管倾斜约45°。(2分) B、加热时用外焰,试管底部不接触灯芯。试管口不向着自己和别人,加热到液体沸腾,且有防止爆沸的振荡动作。加热完毕,用灯帽盖灭酒精灯。(1分) |
3分 |
|
|
5、向监考教师报告实验现象,并得出实验结论。 |
能正确地描述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1分) |
1分 |
|
|
6、清洗仪器, 整理复位。 |
洗净仪器、整理复位,擦净桌面。(1分) |
1分 |
|
|
|
合计 |
10分 |
|
学校
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十一)
鉴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
一、实验目的:利用石蕊、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
二、实验用品:试管(Ф15mm×150mm)5支、试管架、待鉴别溶液A、B、C(其中1:4稀盐酸、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均装于细口瓶中,三者随机标示A、B、C)、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分装于滴瓶中)、试管刷、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
实验步骤 |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
分 值 |
得分 |
|
1、检查仪器药品。 |
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实验用品。(1分) |
1分 |
|
|
2、待鉴别溶液的取样:用三支试管分别取约2ml A、B、C三种溶液。 |
A、正确启开细口瓶,并将瓶塞倒放于桌面上。倾倒完毕马上盖好瓶塞。(0.5分) B、倾倒液体时,持拿试管、细口瓶操作正确。(1分) C、倾倒液体操作正确,无液体洒落。倒入药液2mL左右。将装有待鉴液的试管依次放置于试管架上。(1.5分) |
3分 |
|
|
3、向装有A、B、C溶液的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2滴酚酞试液,振荡,鉴别出1种溶液。再另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倒入尚待鉴别的另两种溶液约2ml,并分别滴入1-2滴石蕊试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进行鉴别。向老师报告实验现象及实验结果。 |
A、滴管提离液面,挤压后再取液,取液量合适。(1分) B、滴管转移和滴加过程中无洒管外,悬空滴加。(1分) C、振荡动作正确。(0.5分) D、第二次取液、滴液操作正确无误。(0.5分) E、实验现象及结论正确。(2分) |
5分 |
|
|
4、清洗仪器, 整理复位。 |
洗净仪器、整理复位,擦净桌面。(1分) |
1分 |
|
|
|
合计 |
10分 |
|
监考教师
学校
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十二)
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度
一、实验目的:用PH试纸测定两种未知溶液的酸碱度。
二、实验用品:试管(Ф15×150mm)2支、试管架、试管刷、玻璃棒2支(分别贴A、B标签)、烧杯两个(分别贴A、B标签,盛放对应的玻璃棒)、玻璃片、PH试纸、未知溶液A和B(盛于细口瓶中)、蒸馏水(盛于细口瓶中)、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洁净纸、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
实验步骤 |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
分 值 |
得分 |
|
1、检查仪器和药品 |
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实验用品(1分) |
1分 |
|
|
2、用两支试管分别取两种待测溶液约2ml |
A、启开试剂瓶,瓶塞倒放于桌面上。倾倒完毕马上盖好瓶塞。(1分) B、试剂瓶、试管持拿操作正确。倾倒液体操作正确,且适量(取量超过3mL以上不得分)。(2分) |
3分 |
|
|
3、取PH试纸两条放在玻璃片上,分别用玻璃棒蘸取试液滴于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颜色比较 |
A、取pH试纸二条,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1分) B、将待测液正确滴于pH试纸上,并在半分钟内将试纸的显色与标准比色卡颜色比较。(2分) |
3分 |
|
|
4、作出判断并向监考教师报告结果 |
所测pH值误差不超过±1个pH值单位。(2分) |
2分 |
|
|
5、清洗仪器, 整理复位 |
洗净仪器、整理复位,擦净桌面。(1分) |
1分 |
|
|
|
合计 |
10分 |
|
监考教师
学校
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十三)
加热蒸发食盐溶液
一、实验目的:利用蒸发皿加热蒸干5mL饱和氯化钠。
二、实验用品: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烧杯(盛放蒸发得到的氯化钠)、烧杯(盛放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坩埚钳、石棉网、饱和氯化钠溶液(5mL盛装于试管中)、火柴(放在表面皿上)、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
|
|
分 值 |
得分 |
|
1、检查仪器和药品 |
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实验用品(1分) |
1分 |
|
|
2、根据酒精灯的高度调整铁架台上铁圈的高度,使酒精灯外焰对准蒸发皿底部 |
酒精灯和蒸发皿的相对位置正确,铁圈固定牢靠。(2分) |
2分 |
|
|
3、将5mL饱和氯化钠溶液全部倒入蒸发皿里,并将蒸发皿放到铁架台的铁圈上 |
将食盐溶液全部倒入蒸发皿中,无洒落。(1分) |
1分 |
|
|
4、加热蒸发皿里的氯化钠溶液 |
A、使用酒精灯前有检查意识,用火柴点燃酒精灯。(0.5分) B、用外焰加热,蒸发过程中搅拌得当,使溶液或晶体不飞溅。(1.5分) C、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1分) |
3分 |
|
|
5、转移氯化钠固体 |
1、坩埚钳的使用正确(1分) 2、转移固体操作正确(1分) |
2分 |
|
|
6、清洗仪器, 整理复位。 |
洗净仪器、整理复位,擦净桌面。(1分) |
1分 |
|
|
|
合计 |
10分 |
|
监考教师
学校
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十四)
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二、实验用品:烧杯(50 mL)3个、玻璃棒1支、温度计1支、药匙、洁净纸、固态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蒸馏水(装于细口瓶中)、广口瓶(盛放玻璃棒和温度计)、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
实验步骤 |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
分 值 |
得分 |
|
1、检查仪器和药品。 |
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实验用品。(1分) |
1分 |
|
|
2、分别向三个烧杯中倒入约20ml的蒸馏水并测蒸馏水的温度 |
A、瓶盖倒放,持拿试剂瓶正确,倾倒无洒落。(1分) B、分别在三个烧杯中倒入约20ml蒸馏水。(1分) C、用温度计测出蒸馏水的温度(任意选择一个烧杯)。(1分) |
3分 |
|
|
3、将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少许分别加入三个烧杯中并溶解 |
A、将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少许分别加入三个烧杯中。(1分) B、用玻璃棒分别搅拌使三种固体溶解(每用一次清洗一次),搅拌方法正确。(1分) |
2分 |
|
|
4、测三种溶液的温度 |
温度计使用正确,读数准确(温度计每用一次清洗一次)。(1分) |
1分 |
|
|
5、向监考教师报告实验结果。 |
实验结果描述正确(2分) |
2分 |
|
|
6、清洗仪器, 整理复位。 |
洗净仪器、整理复位,擦净桌面。(1分) |
1分 |
|
|
|
合计 |
10分 |
|
监考教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