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做了两年淘宝,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新人。
打从一开始,我就不鼓捣什么客服,也不学什么切图,更不研究什么钻展直通车,我只关注趋势,关注方向,关注人。
对电子商务感兴趣的小伙伴,听我细细道来(读后有收获请加个关注)。
2013年底,在北京参加了一个媒体组织的线下活动,我被邀请和大家分享下如何看待淘宝创业。那时候我还没有亲自下水,但也确实做了不少调研,我当时表达的观点是:淘宝已经不适合“一穷二白”的创业者了,如果你没有10万元打底,还是别碰淘宝。
时光飞逝,2016即将到来,我还是坚持以上观点,唯一变化的,是10万成了20万。
通过我们自己的运营经历,给大家分析一下。
在决定做淘宝之前,我一直研究的是服装,人之常情嘛,传统行业创业,一股脑多选择餐饮;电子商务创业,一股脑又都盯着服装。
2014年初,我已经觉察到在淘宝上做服装已经机会渺茫,本着差异化的思路,加上当时淘宝和京东首页改版后将食品生鲜放到了重要的位置,我知道围绕着“吃”做文章的机会来了。
但无论做哪个类目,淘宝一定是第一选择,或者这样说,只要你想在网上卖东西,还有比淘宝更好的选择吗?
京东,天猫,当当,亚马逊,一号店,苏宁易购都有不同程度的资金门槛,且流量就现在来看还是远不及淘宝;搞微(电)商?那时候的口袋通(今天的又赞),微店,微盟(今天的萌店)还不成气候,就是现在,也不怎么成气候(关于微电商的一些分享,后续慢慢写)。
思想端正了,也准备好了银子(当时准备了10万),就开干。
2014年春节一过,因为朋友关系,威海浦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鱼露,鱼酿酱油,海鲜酱等产品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通过微信试销了两个月,反馈还不错,我们就决定了淘宝店以浦源的产品为主打切入。
初期备货5000元,定制快递纸箱3000元,仓库用的自家车库,办公室用的自家住宅,电脑打印机杂项10000元,请一个文职3000元(每月),请一个淘宝运营5000元(每月),就这样,我们的淘宝店在2014年五月底上线了。
上线之后,我们又请了一位美工4000元(每月),一位运营助理3000元(每月)。上线后的三个月基本处于零利润状态,每个月的综合开销在16000元左右。
我心里明白,这是一个必然经过的过程,所以也不慌,全权交由小伙伴们自己掌握运营节奏,我呢就到处去“吃喝玩乐”,这就是我的工作嘛。
网店的运营到了9月份开始出现转机,自然流量和订单量都趋于稳步增长状态,在2014年底达到了一个小高峰。
2015年初,淘宝的规则变动对店铺的流量产生了不小影响,订单量下滑了三成,但也倒逼我们完善和优化供应链等基本功,同时也确定了做自有品牌的产品。
今天,我们团队成员7人,运营着淘宝/京东/有赞等四个店铺,抛开营业额和盈利不谈,每个小伙伴的收入都扶摇直上,大家还都比较满意。
通过以上运营实例,我想表达以下几个个人观点:
1.做淘宝(电子商务)一定需要有知识,心理和资金的三重准备,不急于求成,有承受能力;
2.运营+美工+客服
是电子商务的三大要素,老板不要指望自己样样精通,也不需要样样精通,精通用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更重要;
3.多数电商新人/公司要聚焦并深耕淘宝(或天猫)和京东两个平台,不要分散精力,不要贪大求全;
4.电子商务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机会时刻存在,站在池边看一万年也捞不到鱼。
作者:孙明玮
微博:@爱吃的马克
微信:vipmarksun
前一篇:舍命为美食的韩国人
后一篇:电商运营如何提高审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