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体育 |
奥运展望之中国跳水队的辉煌 三“小燕子”伏明霞和她的男队领军队友们
4.“小燕子” 伏明霞
一提起伏明霞,年轻的朋友们马上会想起两件事。一个是她为雪碧饮料做的广告,那个笑容甜美,在水世界里自由翱翔的活力十足的女子,看着她说道,“晶晶亮,透心凉,雪碧”,有的时候弄得老同志也忍不住要尝一口。还有的就是家喻户晓的“灰姑娘”传奇,在2002年幸福的与香港财长梁锦松结婚后,于2003年初为人母,产下一女,并一直和被外界称为“钻石王老五”港政府财神爷恩爱异常。但是今天我们要回顾的是她作为国手给国家和世界跳水运动带来的辉煌。
http://byfiles.storage.live.com/y1pE7sgTck8EcGRMJmNhEtFjEcf0QfoC3p2mkqIR-W8wLqUBlij8HomdEo8rDbpx1SLeotQue6pGaF8-e3lbQoa-A三
伏明霞在跳水界有两个昵称,一个是“小燕子”,另外一个是“跳水女皇”。我个人十分欣赏第一个昵称,原因不仅仅是国际跳水界只有一个公认的“跳水女皇”高敏,更多的原因在于,伏明霞的动作极其协调,空中转体速率快,身体打开十分舒展,就像一只腾空的燕子一般轻巧。伏明霞被外界公认的特点是性格内向,但对熟人十分外向。训练刻苦,悟性高。动作稳定,心理素质好。大赛经验丰富,有领军人的气质。伏明霞1978年8月16日出生于湖北武汉,10岁那年就进入国家跳水集训队,并于1990年顺利进入国家跳水队。她与高敏最大的区别是,她可以同时参加跳台和跳板两项比赛,并且都能够以优质的技术特点和稳定的发挥把金牌揽入怀中。我上网查询了一下她辉煌的战绩,她于90年参加美国西雅图世界友好运动会,获女子跳台跳水冠军。1991年参加第六届世界锦标赛,获跳台冠军,成为最年轻的世界冠军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1992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获10米跳台冠军,成为世界跳水史上最年轻的奥运金牌得主。1994年参加第七届世界锦标赛,获跳台冠军。1995年参加第九届世界杯,获跳板冠军、跳台亚军并于1996年参加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获跳台、跳板双料冠军,后选择退役。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她92年奥运夺冠之时只有14岁,她的夺冠照片被登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这也创下了中国运动员之先河。
http://byfiles.storage.live.com/y1pE7sgTck8EcEh7WAq-xlAWvb9c-359VHYn5LHdjqjRWY-MzTMqk4Jd6ArEebRk2JrHtHXPCarb9KUIl3Zctedow三
当然,她的职业生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她在92年奥运夺冠后,93和94年自身的竞技状态也滑落到谷底。那时国家队竞争激烈,郭晶晶、谈舒萍两位年轻选手开始冒出来,水平直线上升,这无疑给了伏明霞巨大的压力。而且由于大运动量的训练,也造成了伏的身体过渡疲劳,引发了一些旧伤,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咬牙挺了过来,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的执着再次得到了完美回报,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伏明霞梦想成真,成为了奥运会双料(成功包揽跳台和跳板两个项目)冠军,这也是奥运会历史上近40年来唯一一位获得双料冠军的女子跳水选手,同时这一骄人战绩也使她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史上最年轻的蝉联两届跳台跳水冠军的运动员,而且也是中国跳水运动史上第一位囊括奥运会跳台、跳板的双料冠军。
笼罩在光环下的伏明霞选择了退役,因为年轻选手的不断踊跃使她明白,她可以安心退役,为今后的生活作安排。但是事与愿违,郭晶晶和谈舒萍的成长并没有像外界猜测的那样迅速,我总体感觉就是这两位年轻姑娘难度系数有,技术基本功好,但是就是心理素质还没有完全过关,对大赛困难估计不足,所以一直成不了女子跳水界的世界级领军人物。据我所知的是为了2000年悉尼奥运金牌策略,伏明霞在祖国的召唤下,毅然复出,于2000年3月份再度进入国家队集训,备战悉尼奥运。同样,老天再次眷恋着这位坚强的女子,经过短短几个月的集中备战,伏明霞的状态恢复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最终她决赛中战胜了郭晶晶(我记得最后一跳郭没发挥好,最后只得第三,好像。)和俄罗斯选手,再次获得女子三米板冠军,锁定了自己人生中的第四枚奥运金牌。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悉尼奥运会游泳馆再一次冉冉升起时,伏明霞笑了。美国《时代周刊》把她作为封面人物,以“世界最迷人的笑容”加以赞美。伏明霞是我国第一个在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运动员,在三届奥运会中一人夺得4枚金牌,堪称世界跳水史和中国奥运史上一位传奇式人物。
http://byfiles.storage.live.com/y1pE7sgTck8EcG4-_13FqIEi05mmXTzTfZsNRvSpdiDWZ0P1aGQu872VvjdGTcUO3-2VyL1St4y03YgFnx1F7gbAA三
5.孙淑伟和熊倪
在伏明霞时代,男队的领军人物当属孙淑伟和熊倪。在很多重大国际赛事上,这哥俩儿你争我夺,今天你拿一块金牌,明天我捞回来两块。我印象中那时除了俄罗斯选手萨乌丁外,其余的运动员水平和他俩相差甚远,属于绝对的看客。因此,颁奖典礼上,每每的座次是熊倪坐二望一,老萨保三争二,或者孙淑伟和熊倪座位对调一下。
孙淑伟也同样属于少年得志,他13岁获得全国冠军,14岁获得亚洲冠军,15岁获得世界冠军。奥运会冠军是一名专业运动员辉煌的顶点,到达这个顶点时,他只有16岁。在巴萨罗纳奥运会上的最后惊艳一跳,难度系数3.4,属于翻身翻腾三周半抱膝入水,轰动了整个世界,得分为99.960,有四位裁判给出了满分10分(我强烈认为其余几个裁判是看傻了,所以忘了给满分了)这是迄今为止国际跳水界罕见的高分。那年孙淑伟身高1.42米,体重35公斤,看着还像个孩子。但是上天仿佛是嫉妒这位追风少年的才华,孙淑伟的巴赛一战就成了他奥运赛场最后一跳,他从此再也没有参加任何奥运会。由于跳水对眼睛的损伤,主要是入水后的冲击,造成眼压升高,孙淑伟在93年检查身体时左眼被查出“视网膜穿孔”,不得不做了视网膜的冷冻手术。1996年在奥运选拔赛前,在一次训练中因为右眼视网膜周边撕裂,孙淑伟再一次做了视网膜的冷冻手术。最后奥运选拔赛没有过关,与亚特兰大诀别。2001年九运会后,孙淑伟退役。现在还从事于跳水事业,不过身份已经成功转为国家队教练,为国家继续培养着高质量的跳水选手。
没有了孙淑伟的陪伴,熊倪是寂寞的,但也是辉煌的。中国跳水选手但凡是能找到势均力敌的外国选手,裁判们一直的做法就是能压低中国分数就压低,为外国选手能最终登顶创造条件,例如老谭就是最好的例子。跳水的印象分水分很大,有的年轻选手往往跳的很好,难度系数也大,但就是拿不到高分,这就是所谓的印象分数为0,裁判并没有记住你。迄今为止,我认为最能征服裁判的心的国手就是高敏和伏明霞,郭晶晶有这个趋势,但是没有像前两位那样这么成功。由于跳水裁判位置的特殊性,转播很少会给裁判的特写镜头,但是有一次看到了伏明霞的比赛,看到了几个裁判的脸,笑得像花儿一样幸福,感觉他们给小伏打分不是一种职业习惯和要求,而是很幸福一般的享受,至于高敏就不用说了,分数低观众首先就造反了。熊倪74年生于湖南长沙,战绩同样辉煌。1988年获二十四届奥运会男子跳台亚军,1989年获世界杯男子跳台冠军。1993年获第八届世界杯跳水赛男子跳台冠军。1996年7月29日获美国亚特兰大第二十六届奥运会男子跳板冠军,成为第一名获奥运会男子跳板(注:熊倪也是跳台和跳板全能)金牌的中国运动员,圆了老谭17年的愿望。熊倪是幸运的,88年由于裁判因素丢失金牌,四年后还是未能如愿以偿,到了96年,越发成熟的熊倪用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和异常稳定的发挥最终拿到了久违的奥运金牌,征服了一直打压他的各国裁判们。说到各国裁判,我个人印象中说英语国家都很操蛋,例如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前两个还说的过去,毕竟也是跳水强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就绝对没有发言权,至少是那时。熊倪于1997年八运会结束后退役,任过湖南省体工队副大队长,并于1998年5月复出,网上查询了一下,好像只有在2000年1月的澳大利亚世界杯跳水赛与肖海亮合作获男子3米板双人跳第一名。随后熊倪逐渐淡出跳水界,至少我个人的印象已变得十分模糊。
http://byfiles.storage.live.com/y1pE7sgTck8EcFwKuIb7Vk-zx1MXMVODoa7sDet2Lqx_lUhrpnIpKfa46DMWDSODXZaaQN814Os4NMiuY6ScJ7PQA三
无论如何,我们要为这两位老将创造的辉煌而起立鼓掌。
最后一篇预报,亮晶晶,然后跳水话题结束!
小伏,祝你今后的道路越走越精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