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句俗语:辛苦揾两餐。粤语里,“揾”,就是寻找的意思。
大意就是打工仔每天早出晚归,就为了挣钱吃饱午饭和晚饭两顿饭。早餐不吃不会饿死,不过午饭晚饭就很重要。香港的忙碌由此可见一斑。
这句话其实很悲哀,当你的时间都廉价卖给了资本家,你的吃饭时间自然也会逐渐压缩,原本可以慢慢享受的一顿饭,也不得不缩在拥挤的小餐馆里解决,一个人匆匆填饱肚子就要回公司继续上班。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离家很近,每天十一点半回家吃午饭,不过因为吃饭实在太慢,爸妈都吃完午饭,下桌,洗完碗,睡午觉去了,自己一个人还耗在桌边吃饭。吃着吃着就忘记了时间,一边发呆一边嚼着饭菜,吃完午饭就该回学校上课去了。
直至长大成人才发现,如果能享有一段不被旁人打扰,安安静静轻轻松松只专心吃饭的时间,实在是种奢侈。
http://mmbiz.qpic.cn/mmbiz/89S4GJtfJGAsR1eH2HxIGXywVhcEypg9kEvwGia2qnqh18T319tTpoib13vAicy3ShRlue0lxs72HHlhNVZJIELLw/640
近年来,一个人吃饭,成为了一件值得拿出来说一说的事情。大概是独居者的队伍太过庞大,独食者当中也蕴含了巨大商机。而那些针对孤独食客的餐厅,大概要分成两种情况来讨论。
第一种,是“鼓励和陌生人交流”的餐厅。在国外,这类餐厅通常有较大的吧台座位或者巨大的拼桌,可以让单独前来的食客不至于到角落面壁,可以和其他顾客打成一片。
但在孤独食客尤其盛行的香港,餐厅无一例外地需要拼桌,尤其在用餐高峰期。每到午饭时分,一张半平方米大小的桌子,通常都会需要坐上两到四个人。我不止一次见到两个独自吃饭的老外,因为坐得实在太靠近了,不由自主或者出于礼貌,开始互相搭讪聊起天来。
社会心理学有个很著名的理论,人与人之间是有心理空间距离的。陌生人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在1.2米之外,才不会引起不安。如果是朋友之间,距离可以在半米到一米二之间。而亲人恋人之间的距离,通常都少于半米。
可惜香港这半米之间的距离,并没有催生各种调情和艳遇,大多数人仍然保持着孤独的进餐状态。不仅没有言谈,就连面面相觑都觉得尴尬,低头吃饭玩手机是大多数独食者的通常状态。
http://mmbiz.qpic.cn/mmbiz/89S4GJtfJGAsR1eH2HxIGXywVhcEypg99j9lrXmLfoibVQfhjmYwPMm56nUkzKicDbD61mzmWqMjUmL6QQzaOFsg/640
有些餐厅更为高冷,主打以“一个人吃饭”的概念,在香港这个密度极大的城市,得到了非常好的反响。
比如去年7月在铜锣湾开业的一家日式拉面馆,名唤“一兰”。主打概念就是食客能拥有独立的一个小格子间,上菜之后店员会把帘子放下来,让人专心对着一面帘子吃饭。正式名字是「味集中Counter」,原意是为了让客人专心吃面感受味道,整个吃面过程完全不用见任何人的脸,食客也不会被看到,感觉像自修室的独立自闭位,让介意旁人目光的人也可以吃得轻松自在。
听上去就很像香港的住房一样,三四十平米,一家五口居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想要满足独食的欲望,只能蜗居于狭小的空间。
我并没有去过一兰,因为每次下班路过,都能看见店门口沿着人行道排着几十人的长队,慢慢向前挪动。不知这些食客是否延续了香港爱排队凑热闹的传统。如果在喧嚣的城市里找一个安静的进食场所,需要花费一小时的等候时间,实在让人望而却步。
http://mmbiz.qpic.cn/mmbiz/89S4GJtfJGAsR1eH2HxIGXywVhcEypg9xfGd1TbEPusTn3WYu6mvCMNx9wpibkUe3QIibmex0skjibb1janGFDQQA/640
对于一个人吃饭的态度,其实男女有别。
女生总是觉得一个人吃饭食之无味。因为害怕寂寞,或就是单纯觉得不自在,就算再话不投机,也要拉上三两个闺蜜、同事,一边吃饭一边聊点无关痛痒的八卦。实在找不到人,只好举起相机拍照上传,在底下朋友的留言之中,找到“还有人关心”的慰藉。
而男人,在应付完老板送走客户摘下圆滑世故的面具之后,更不愿将难得的清净浪费在无谓的社交上,宁可闹中取静。一杯酒,一副筷,或者默默的摸出自己的手机,塞上耳塞,一手划拉屏幕,一手拿筷子往嘴里扒饭。
总之,在繁忙喧嚣的都市里,想要“一人食”的状态,那你只有选择不繁忙的时间光顾。正因为独食的珍贵,网上甚至都出现了一份独食指南。一步一步教想要隐于市的各位,如何闹中取静。
其中有很关键的一个点,就是要选对位置,比如你要是坐在吧台,就肯定不会有人坐在你对面。其次一定要带本书或一份报纸。让想要过来跟你搭讪的人知难而退。如果你想要更加享受独食的过程,不如偶尔抬起头来观察一下周围的人群,闹哄哄的餐馆氛围,反而会给你一种置身世外的寂静感。
http://mmbiz.qpic.cn/mmbiz/89S4GJtfJGAsR1eH2HxIGXywVhcEypg9o2j9icUkdZIvmnfkrLsc7Mnhe8nwibU97UhJKko5LFaHMXv7Uphsd3hQ/640、
人们总喜欢沉浸在觥筹交错的畅意之中,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个人吃饭的行为,大部分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其实不然。
一个人吃饭,到底是件孤独的事,还是件有腔调的事呢?
前段时间看《孤独的美食家》,男主角井之头五郎经常出差,在日本各个城市四处旅行的时候,也会去尝试不同的美食。当他孑然一身于东京街头随心随性地寻觅美食之前,片头有这样一段独白:“不受时间和社会的束缚,幸福地寻求饱腹时,那一瞬间,他可以随心所欲,变得自由,不被任何人打扰,无需介怀地大快朵颐,这种孤高行为,正可谓现代人被平等赋予的治愈心灵的最佳方式。”
这个世界太多压力。每天为揾两餐而忙碌的人们貌似有很多选择,其实根本没有多少选择能真正听从自己的内心。当人的自由只剩下选择餐馆和食物,还有什么比不被外界束缚,不用顾忌旁人感受,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满足自己的食欲更加痛快的事呢?
在这样的概念面前,一个人进餐这件原本属于生物本能的小事也开始升华,变成了崇尚自由,适情率意的生活态度。
----
FashionRadio由旅居香港的资深媒体人Amelie&John创办,为各大门户网站撰写专栏,内容涉及时尚、lifestyle及情感。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FashionRadio
新浪微博:FashionRadio
本篇文章版权独家授予财新网enjoy雅趣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