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糖友,你了解糖络病吗?

(2017-05-23 14:20:03)
标签:

财经

房产

收藏

星座

历史

http://s6/mw690/0026QFOrzy7bisn2c3re5&690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宋军副主任医师

 

    糖络病是中医对糖尿病各种微血管并发症的统称,《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了络的概念,泛指全身各类络脉,如网络状无处不在,相当于西医讲的微血管和神经分布。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宋军副主任医师介绍了这样一个病例,一位老太太有几十年的糖尿病病史,不久前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是全身疼痛,连翻身都是很痛苦的事情。服用西药止痛都难以有效,但通过中医治疗,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升阳散火汤的传统方剂加减方的帮助下,解决了全身的疼痛。

    宋军副主任医师就此提醒,最好一查出糖尿病,就进行并发症的干预,因为当患者出现手脚冰凉和四肢麻木,甚至全身疼痛的时候,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已经比较严重了。所以糖尿病患者尽早做一个肌电图检查,就可以提早知道是否发生了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提早干预效果很好。

    我们人体的微血管好像一条条河流,随着体质变化或不良生活习惯影响,体内各种代谢不良的膏浊等垃圾慢慢混入河水中,随着时间的迁移,河水变得浑浊、水流速度放缓,河水就“滞流”了。此时,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疾病开始出现,即所谓代谢综合征,这时候便是“瘀”的状态。沉积在眼部血管的,则引起眼底病变;沉积在肾脏的,会出现糖尿病肾病;而沉积在末梢神经的,会引起以疼、麻、木、凉等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宋军副主任医师介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贯穿于糖尿病的始终,所以必须坚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心思想。有两个措施,一是严格控制血糖,一是活血化瘀通络。因为糖尿病并发症的最基本病理基础是微血管的病变,而高血糖又是微血管病变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所以在诊断糖尿病之始就应开始使用活血化瘀通络的中药,如抵当丸(汤)、大黄廑虫丸、水蛭粉、复方丹参滴丸等,并可长期使用,即所谓从潜证入手,早期介入,全程通络,防治并发症。

    即使患了并发症,中药依然大有可为。已有研究发现,对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肾病、眼底病等微血管病变,以及胃轻瘫甚至是重症胃瘫,中药都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延缓疾病的进程。

    中医将糖尿病分为两类:“脾瘅”和“消瘅”。中医将糖尿病分为4四个阶段:郁、热、虚、损,分别与糖尿病前期、早期、中期及晚期(并发症期)相对应。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利用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证实,单纯应用中药复方(如黄连、黄柏、知母等多味中药的组合),还可改善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肥胖等代谢综合征表现,并对早中期糖尿病并发症有一定疗效,这些研究成果曾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肥胖、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表现。现代医学只能一对一、点对点地治疗,通常一种症状就需要一种(有时可能多种)药物。而中医侧重于多种病症同时调整、整体治疗,并且对不同患者进行个性化施治,一个复方就可能解决一系列问题。

    宋军副主任医师个人网站:   

http://www.haodf.com/doctor/DE4r0Fy0C9LugLgkvKb67tyrGNzFx56fU.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