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尚速递,成长驿站

(2011-05-09 09:41:32)
标签:

中国国际时装周

dhl时尚速递

时尚

分类: 文章发表
(原文发表于《服装设计师》20115月刊)

 

329,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201112秋冬系列)的DHL时尚速递系列活动,为中国年轻服装设计师在万人瞩目的时装周上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对于众多成长中的设计师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出于对成长初期的年轻设计师们的关注,这三场发布会成为本届时装周上我瞩目的焦点。此次系列活动中的设计师们正是处于成长期的两个关键阶段:大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发布会中的设计师,即将跨出校门,走向社会,开始各自的职业生涯;新锐设计师兰玉/成昊时装发布会中的两位设计师,则是处于个人品牌的初创期,伺机开始逐渐发展壮大。观看这些颇具代表性的年轻设计师作品发布,我从中能感受到许多有意思的东西。

首先看到的是大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发布会。作为16绮丽杯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以下简称绮丽杯)的预备赛,此次毕业作品的发布,不乏让人眼前一亮的清新作品。虽然每个系列出场时间都是一闪而过的几分钟,仍有一些系列令人印象深刻,在色彩搭配、比例关系、服装与人体之间的关系把控、配饰与服装的整体协调关系等方面都比较到位,既具有个人风格,又有予人启示的设计亮点。但相对而言,很多作品系列仍脱不了浓重的学生气,其表现最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为了形式而形式,另一方面是设计语言表达不明确。前一方面是许多服装竞赛中常见的现象,因为竞赛的初审内容都是时装设计效果图,参赛者为了追求画面效果而忽略和摒弃一些设计的基本要素,当图稿落实到真实的成衣时,二者之间会出现脱节——设计图是平面的、无质感的、静止的,而衣服是立体的、有质感的、动静结合的。要么是漂亮的效果图最终出不来漂亮的服装,要么是修改了最初设计去实现为完全不一样的成衣。为形式而形式的设计师们忽略了衣服的基本依托——人体,殊不知时装上的任何一个线条、一块色彩、甚至一粒纽扣,都是要与人体产生关系。设计从来就不是任意的,而是一种精心策划的看似随意。后一方面是关于设计表达的,设计的想法虽然很多,但是不能把所有的想法都堆砌上去,需要有取舍、有主次。当所有的乐器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同时发声,听到的只会是一片刺耳的噪音。服装的设计表达也是如此,选择符合主题的语言,并用最明确的方式加以表现,不要暧昧,不要模棱两可,才能让观者准确地捕捉到设计者要表达的信息,从而与作品之间建立起沟通和共鸣。

诚然,纵观全场作品,并非所有的参赛选手提交的作品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毕业创作。对于一个经过几年专业学习与训练的服装设计学生来说,毕业创作是不可多得的、可以淋漓尽致地表达自我的过程。虽然青涩,却是一场无拘无束的心与脑的放飞,这种自由感在之后的职业生涯中是鲜有的。然而一旦有了竞赛的性质,就不能排除有应赛型选手的存在——他们分析、揣摩历年获奖作品风格及评委喜好,失其毕业创作的初衷,难免可惜。近年来,各种时装设计类竞赛层出不穷。对于企业来说,这是既赚人气又赚面子的广告;对于设计师来说,增加了让自己脱颖而出的机会。但是,竞赛除了给设计师的个人经历锦上添花之外,还能切实地做些什么呢?在国外,有些竞赛就是一次订货会,台下就坐的有评委,也有前来掘宝的服装企业,即使是没有获奖的作品,被订货商相中了,也有出头之处。并且,这样的竞赛所到达的终端更远,不是止于几位评委的品头论足和奖状奖金,而是放到市场中去接受更多人的检验。或许,这种竞赛模式在中国也是一种未来的可能。

刚看完了即将毕业的学生们的作品,马上转场第一车间,还没回过神来,灯光已经暗下,另一场令我期待的秀开始了。以平铺的地毯为T台,以鲜花之门为背景,舞台的布置很是简朴。但这丝毫不影响观众前来捧场的热情,尤其T台两侧前排就坐的一些熟悉面孔,均身着设计师的作品,与T台上的作品相映成趣,构成秀场一景。整个发布会的现场氛围多了一份温馨,与其说是作品发布会,毋庸说更像是一场朋友聚会。

新锐设计师兰玉/成昊时装发布会的主角是两位80后的设计师,二人分别呈现了自己的礼服设计系列作品。作为新兴的职业设计师,其作品必然比学生作品更老练、更有品质感。同样是礼服设计,兰玉的作品洋溢着柔美的女性气质,浪漫、梦幻、从容;而成昊的作品带有硬朗的感觉,暗黑与闪烁的金色交织出神秘与魅惑。反差如此大的两个系列同台竞技,就像是白天鹅与黑天鹅的倾情共舞。两位设计师的工作状态我无法亲眼目睹,但是不难想象,作为职业设计师这个角色的酸甜苦辣,他们需要平衡个人风格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调整自己的设计思路,更要在设计之外应对大量繁复的日常事务。就发布会本身来说,作品中不难看出二人对于创作的努力,白天鹅的优雅毋庸置疑,但若能更多地加入自己的原创语言,那么它将散发出与众不同的迷人气息和耀眼光芒;黑天鹅力求彰显的气场也能感知一二,但若能增加一些精致与细腻之感,让内容表达的层次更加丰富而耐人寻味,那么它就真正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好作品贵在情真意切,否则会带有难以掩饰的刻意,而恰恰就是这点儿刻意将抹杀了作品本该拥有的美好。时装给予人的美的体验是多方位的,设计师不只是创造衣服本身,更是去营造服装与人体结合之后所形成的情境与氛围。二位设计师能够站在时装周的舞台上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虽是初次登台,与其它的大秀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我们都欣喜地看到了一股生长的力量,并且满心期待着他们开花、结果。

感动于新生设计师的努力的同时,我也不禁心生感慨。对于成长中的设计师,最难的莫过于找到自我,对自我的深刻了解直接体现在其作品上,这是一个不断摸索和领悟的过程,个人品牌风格的逐渐形成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磨砺。社会外界能够给予设计师的帮助包括资金、展示自我、合作及深造机会等等,为设计师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设计师对自我的认识、自我的塑造更为重要,这决定了他是否能充分地利用来之不易的机遇,与自己的发展需要适时结合。具有设计才华的设计师很多,但是善于经营自己的设计师并不多。职业设计师的工作中,设计其实只是很小一部分,针对市场的设计是团队协作的活动,需要设计师去平衡其中各种利害关系,让设计过程顺利进展,而这些都是在学校中不曾接触的内容,也只能在实践中总结和领悟。在这样的工作中,一个人的力量其实非常有限,而通过此次DHL时尚速递系列活动,我们欣慰地看到了社会各界对年轻一代设计师成长的关注和扶植,这是身处这个时代的设计师的幸运。

穿梭于时装周的我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浮光掠影地记录下印在我脑海中的一些片段,有喜悦、有感动、有遗憾。而时装周上的短暂亮相也只是各位年轻设计师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驿站,今后的道路如何走下去尚未可知。大师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百家争鸣的个性化、多元化时代正在到来。得益于信息交互的便捷与高效,只要发出声音,总有人能听到,但也唯有高识别度的美妙声音才能更长久地聚拢更多的听众。成长中的设计师们会面临诸多困境,唯有坚持才能冲破重重困难,走得更远。让我把最真诚的祝福送给勇敢的他们,愿前方的路上看到你们绚丽、灿烂的笑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与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