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星诉民航中南局案庭审争论焦点

(2011-05-10 00:22:39)
标签:

东星航空

东星集团

东星十八年

兰世立

民航中南局

民营企业

卿本无罪

财经

东星诉民航中南局案庭审争论焦点

1.      关于原告东星集团作为东星航空股东身份是否具有行政起诉主体资格的问题?

原告方认为:关于诉讼主体资格的问题,原告在向法院提交诉讼材料的时候就已经对法院说明了其主体资格问题,法院受理本案就已经对原告所述进行了认可。

具体理由可参见附件《证据目录》。

1)东星航空于20091229日由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告宣布破产清算终结之日起就已经不是名副其实的公司主体,虽然被告认为东星航空有限公司在工商局未注销,是由于东星航空破产管理人未尽其职去办理工商注销登记,而原告作为东星航空公司的股东和直接利害关系人的双重身份在法律上均可以作为东星航空的行政起诉主体对被告进行行政诉讼。

2)行政诉讼法上也有相关的明确条文规定。

 

2. 关于原告起诉的诉讼时效是否在有效期内的问题?

  原告方认为:

1)行政诉讼法规定在行政单位作出行政行为时应明确告知原告可以享受的合法提起行政复议的时效,如未明确告知的应按照2年的时效进行计算,原告方的提诉时间未超过2011314日就是在有效的诉讼时效内。

2)原告在2009年还曾经对被告提出过行政复议,可被告以原告不能代表东星航空为由不予理睬,这样的做法本身就没有尊重法律的相关规定。

3. 被告施行的究竟是行政强制措施还是行政处罚?

被告认定:明传电报下达的停飞决定为行政强制措施而非行政处罚。理由是行政处罚是要经过严格的行政处罚调查、听证、处罚的过程,而此明传电报很显然没有这样的程序。

而被告也在庭审过程中一再强调下达停飞决定是紧急的,应急措施,并非正常的安全检查、调查、听证处罚的过程。但当原告问及何种原因导致如此紧急?是否因为收到了《武汉市政府的函》,被告又回复说作出停飞决定不是依照此函,而是长期累计的综合考虑。

如此自相矛盾的说法在庭审过程中反复多次出现。

4.被告作出停飞的法律依据?

1)被告称遵照的《安全生产法》第56条,而该条例的款项明确说明“对检查中”发生的事故隐患,而被告发出停飞行政行为的时候并未对东星航空的任何工作作业进行检查,更不存在立即排除的状况,因此依据此条款非常牵强。

《安全生产法》第56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

2)即便是被告宣称依据此法算作法律依据,但是在民传电报中没有说明是依照此法律依据,因此也有事后再去找法律依据的嫌疑,显然和当初的事实行为相违背。

5.被告作出的行政行为程序是否合法?

被告称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明确规定下达停飞决定的程序是怎样的,并称他们只是依照惯例行事。

原告律师认为:行政法的立法基础和民法完全不一样,民法是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不可以做的行为,不违法;而行政法和宪法的立法基础是法律明确规定哪些可以做的,才能做。

6. 被告作出的行政行为的内容依据

被告认为作出停飞决定的行为依据是东星航空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危机乘客生命,并将所有东星航空成立以来的违规案例均向法院出示。

原告认为:证实东星航空有安全隐患问题的证据应分3个时间段来解读:

1) 东星航空自20081212日获得民航局的安全审计报告说明在此日期前得安全隐患不构成停飞的严重性,民航局得安全审计报告给出了94.6%的得分已经说明了此问题。

2) 东星航空自2009315日被停飞之后的证据,更不能作为此依据

3) 2008212日至2009314日之间,由原告提交的每日安全审计报告可看出没有一起安全审计是足以构成停飞决定的,因此原告的证据反证了停飞是毫无依据的行政行为。

被告方提出了一个非常语出惊人的观点:安全审计报告的94.6%不能说明飞行安全问题,并举例说川航当年的得分超过97%而在审计报告的第三天就出了一起安全事故。

原告请被告说明,什么条件可以说明航空公司无安全问题?

被告宣称这是世界性的难题,没有标准可以说明!

7.民传电报的行政行为是否符合法律依据?

被告以民传电报的方式下达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法律支持其形式的合法性。民传电报既不能确认发出人的合法身份又不能确认签收人的合法身份和签收的时间、时效等。因此原告认为以这种形式下达行政行为本身不具备合法性。

8. 对被告向法院提交的证据有效性提出质疑。

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行政单位在做出行政行为时就应该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此行政行为,所以在收到法院的应诉通知十日内就应完成举证,而被告申请举证延期的理由为部分证据存储在武汉,收集证据需要时间等理由非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不可抗拒力才能申请举证延期的法律规定,因此被告有在接到应诉通知后再去收集证据的嫌疑,法院也本应彰显公平,不应批准此种申请。

9.被告提出的多种谬论的答复:

1)东星航空总裁兰世立先生和法人代表汪彦锟被警方控制

东星航空总裁兰世立先生和汪彦锟是于2009315日正式被监视居住的,并非在2009315日停飞之前。

2)东星航空总经理周永前被突然辞退

东星航空原总经理周永前不仅没有被东星航空辞退,还在315日之后积极配合破产管理人接管东星航空的相关事宜,并为破产管理人提供了公司的内部机密材料,一个被辞退的高管是如何做到这样的事情的?

3) 公司经营资不抵债

公司经营资不抵债的状况是如何得出的?当时的东星航空并未进入破产程序,更未有任何的法律说明公司的资产状况严重到一个何种程度可能危害到公司的飞行安全。如果公司无力经营,公司可以自行申请停飞,而被告也一再强调是根据《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但是其行为却完全不符合该法律条文,该如何做出解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