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二十年后回家乡”习作课教学实录

(2015-10-11 15:55:03)
标签:

转载

分类: 习作专栏

“二十年后回家乡”习作课教学实录

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镇王虎庄小学   郝雪

一、教材分析

这篇习作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后的习作课,人教版课文的选取以单元为主体展开的,第二组课文是围绕着思乡之情来写的,这篇习作是想象文,而且时间跨度大——二十年后。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有难度的。所以课堂的导入不仅要直奔课堂的主题,还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激进兴趣,二十年,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而言,或许是很漫长。时光转逝,二十年,

无论是社会、家庭以及个人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对于没有二十年人生经历的学生很难想象,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多了解有话可以说,有话可以写,并且是真情实感,所想象的还要合情合理。

二、新课程标准对本学段在写作方面的要求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  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三、教学目标

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从所见、所闻、所感三个方面展开想象。

2.留意家乡现状,合理想象长大以后的家乡的变化。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学习运用间接的表达方法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3.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作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以自己的美好心愿抒发与家乡的亲切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要合情合理。

2.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

四、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来聊聊天,很简单,就来夸一夸我们的家乡。

那老师先来夸一夸我的家乡。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天津卫津门三绝。

首先要说那狗不理包子,皮薄馅大还有18褶儿,吃的您那,还想再来个。

还有那美味的耳朵眼炸糕,皮酥馅甜,回味无穷。

还有那酥脆爽口十八街麻花,吃的你那,唇齿留香呀。

快点,快点,来碗锅巴菜,配上一份煎饼果子,别急别急,你再等一等。

再来夸一夸,有名的建筑,天塔、水滴、 海河的大桥。

天津人民呀,是热情好客达,欢迎大家一起来作客。

好玩吗。猜一猜我说的哪的方言。怎么样,听着亲切吧,谁来试试用你家乡的方言来说一说。

生:我来自美丽的哈尔滨,那里有肥沃的土地,人们可以耕种;秋天,丰收时,到处一片金黄色;冬天;白雪皑皑。

师:你的家乡可真美啊,而且你用的词语也很棒,一个“黄”字说出了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一个“白”字说出冬的美。谁再来说一说。

生:我的家乡是河南,那里有山,有清澈的小溪。

师:小溪真美啊,那你能试着给山加个修饰的成分,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大山吗?

生:恩,有高高的大山,环绕着清澈的小溪。

师:我们的家乡可真是美。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二十年后的家乡是什么样子?

生:想。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穿越时空来到二十年后的家乡看一看。一起齐读习作题目。

生齐读《二十年后回家乡》。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题目,咱们要写的是哪一年的家乡?

生:二十年后。

师:对,这节课我们要写一篇想象文。主要是让我们发挥我们的想想,想想20年后,我们再回到家乡时的场景。那是谁回到了家乡呢?

生:我回到了故乡。

师:回故乡,说明在这之前你在故乡了吗?

生:没有。

师:老师这有一个时间轴,我们既可以回顾前20年家乡的变化,还可以预知20年后的家乡变化,真神奇。首先我们先回到过去看一看,看看1995年到2015年发生了哪些变化。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请看大屏。(播放课件)边看边思考:二十年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师:老师先来说一组,二十年让家乡的窄窄的乡村小路变成了如今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在这里老师用上了形容词,希望你说的时候也能用上。

生1:以前人们在地里耕田,现在在大棚里种植瓜果蔬菜,冬天也可以吃到新鲜的瓜果蔬菜。

生2:人们从居住的平房变成了居住高楼大厦。

生3:以前是蓝天碧日现在是雾霾罩空。

师:从第四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只重视什么发展,忽略的什么啊?

生:人们只重视工业的发展,忽略了环境。

师:咱们再来看看最后一张照片,你们猜猜这是谁?

生:应该是老师。

师:这就是20年前的老师,经过了20年,我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我们可以看出20年是一个漫长的岁月,我们的容貌会发生变化,我们身边 的一切都在变化,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我们再来展望一下未来:20年后你回到了家乡,你会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感受到些什么呢?20十年以后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你又会是什么样子的?老师相信你们心中有了些小想法了。(板书:所见、所闻、所感)

(二)指导写作

1.写什么

师:同学们,这次的习作要写什么呢?这个在我们的课本里写得十分清楚,快翻开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翻开书36页。

生:家乡的变化和亲人见面。

师:家乡的变化印入你的眼帘是所见,还会遇到以前的亲人和朋友,会有所闻,听到看到这么多会有所感。

孩子们继续思考假如再过二十年,我们的家乡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们可以写哪些方面的?(所见)

生1:科技。

生2:交通。

生3:住房。

生4:经济。

师:等等,还有其他方面。那谁来试着说一说其中的一个方面会有哪些变化?

生1:经济。比如现在还有一些地方的人吃不饱饭。20年后都成吃上饭,生活越来越好。

生2:住房。现在有的人还在住平房,20年后都住上了高层。20年后我们的家乡会更加美丽。

生3:科技。那时候会有好多机器人,如果有人在马路上摔倒了,会有机器人来搀扶。20年后科技水平会更发达,人们的生活更舒适。

师:是啊,20年后的家乡可真好啊。咱们要建设美丽天津,保护好我们的环境,人文更精神。只要敢想,一切都会实现。相信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一定会更发达、更智能、更环保、更快捷、更文明、更繁华。

师:到了家乡后你会遇到谁呢?你们会说些什么?(所闻)

生1:我会遇到爸爸妈妈,和他们说我爱他们。

生2:我会遇到同学,和他们聊一聊他们现在在做些什么。

师:那你会有什么感受呢?(所感)

生:很想念家乡的一切。

师:二十年让家乡有了这么多的变化,但在变的同时也有亘古不变的传奇,这永远不变的是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咱们知道了可以写这些方面,考虑一下,你对哪一个内容最感兴趣,你就写哪一个。但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重点写,要详略得当。那我们看看我们要怎么写呢?

2.怎么写

(1)片段练习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句话,一条小溪,才4个字。我们在写文章时经常写这种比较骨干的话没有什么营养,谁来试试说的具体一些。

生1:一条清澈的小溪。

生2:在我的家乡,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

师:同学们说的很棒,那小溪周围会有什么景物呢?谁来再试着说一说。

生1:一条清澈的小溪,围绕着村庄,终年潺潺流淌。

师:真棒,说的越来越具体了,同学们你们还记的第二单元咱们学过一篇关于描写溪水的是哪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选自《小桥流水人家》,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师:对,我们来看看这是节选自《小桥流水人间》的第一段,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的,请同学来读一读。

师:那作者都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生:是对景物的描写。

师:大家想想咱们第二单元学过的课文,我们所学的很多课文都使用了这种写作方法,通过描写人、物、事来表达作者的感情,是间接描写。比如《梅花魂》,借梅花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再如《桂花雨》借桂花抒发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借景抒情。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用上这种表达方法。

师:再看看这段用了哪种修辞方法。找出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1:拟人的修辞方法。 “溪的两旁......那么自然。”

生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当水鸟......悦耳的声音。”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来感受一下美景。(教师范读)同学们睁开眼睛,景美不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1: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生2: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师:是啊,通过景物的描写间接的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而且他写的是这么真实,是他的真情实感。同时加上修辞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那在写作时我们还可以其他的修辞方法,比如......

生:用上比喻,夸张,对偶,反问等等。

师:咱们再来看看这句话,“这就是我朝思慕想的故乡,我终于回到了她的身旁。”这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们在写时可以直接和间接都用上。那咱们来看看另一位小作者笔下的20年后的故乡是什么样子的?

(2)例文赏析

A.例文《二十年后回故乡》

例文

二十年后回故乡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我无意间翻开了五年级的语文课本,看到了这句诗。自从当了科学家之后,因为工作太忙,我已有二十年没回故乡了。今天,我决定回故乡看看。

我坐在飞机上想着:昔日的家乡如今变成什么样了呢?很快便到了家乡的汉江河的上方,我看见一架架飞机都停在沙滩上,心中感到奇怪:飞机为什么都停在这儿呢?我下了飞机,来到汉江河边,我感到惊讶:汉江河的水清澈见底,以前漂在水面上的垃圾全都不见了,可以清楚地看见水里的鱼儿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小鱼们不时地向水面上吐泡泡。忽然,我闻到一股花香,顺着花香走过去,原来这儿有一个巨大的花园,里面种着各种各样的花,有百合、月季、玫瑰……真是不计其数。闻着花香,让人的心情舒畅了许多。“程雨彤。”我听到有人叫我,连忙转过身去,原来是小学时的班长饶雅苏。她披着长长的头发,穿着时尚的衣服,一看就知道她现在是个明星。饶雅苏迎面向我走来,我来不及问别的,只想知道为什么要把飞机停在沙滩上。我问道:“那个飞机场是怎么回事啊?”她告诉我,这是个天然的飞机场,由于这里的范围比较广,环境很好,所以人们都喜欢把飞机停在这儿。还有专业的人员给飞机做保养呢!“哦,原来是这样啊。”聊着聊着,我们又来到了饶雅苏的家,他家可气派了,是一幢十层高的楼房,她对我说,这幢房子上安装了一种“吸热玻璃”,在炎热的夏天,它能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季,他能把冷空气挡在室外,使室内保持温暖。“哇!真的太棒了。”我不禁赞叹道。

我又来到学校,一进校门,就直奔小学时的教室,同学们都在呢,太开心了!原来今天正是我们约定20年后来小学聚会的日子。巴晨烨成了一位数学教授,肖俊成了一名作家,巴雅雯成了一位舞蹈家,吕静文成了画家……这二十年里我的同学们成了出色的人才。

虽然二十年过去了,故乡有了巨大的变化,但我对故乡的眷恋却丝毫没有改变。

师:我们来看看文章的结构,有开头,有主体,有结尾,结构是完整的,我们在写时也要注意到。再来看看内容。谁来说说他写了些什么?

生1:飞机都停在沙滩上。

生2:作者还写了环境,汉江河的水以前都是垃圾,现在清澈见底。

生3:住的房子安装了吸热玻璃。

生4:作者回到了学校见到了同学。

师:你说,现在飞机都得停到飞机场,飞机场的地面是水泥的,但是20年后可以停到沙漠里,这是从所见的哪个方面的发展写的?

生:这是科技、交通上的发展。

师:还有哪几个方面写的?

生:住房、环境。

师:咱们来看看最后一段,写了什么?

生:写了自己的感受,可以看出作者非常爱自己的家乡。

师:是的。作者通过写家乡20年前景色和20年后景色的对比,我们不仅可以借景抒情,还能借物抒情,借人或事来抒情。间接的表达了自己热爱家乡之情,那我们在写时可以借鉴和模仿。再来看看,他的内容篇幅占的比较多,写的比较具体详细,开头结尾写的比较少,注意了详略得当。

内容知道要怎么写了,我们再来看看开头和结尾。

(3)开头和结尾

师:孩子们。一篇文章除了有内容,还要有什么?

生:开头和结尾。

师:是,咱们来看看《梅花魂》开头和结尾,每段里都描写了什么?

生:梅花和身在异国他乡的外祖父。

师:可以看出首尾是相呼应的,那我们在写时也要注意这点。咱们都知道一篇文章的开头是点睛之笔,那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好的建议,来看一看。

A.开头

a.引用诗句、歌曲开头

b.以电话开头

这些你都可以借鉴,那我们再来看看结尾,要注意要和开头相呼应。

B.有哪些结尾的好方法呢?

读一读下面的结尾,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a.啊,二十年后的故乡真是太美了。

b.两天很快的过去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我的母校,我的家乡。

c.我睁开眼,看见妈妈站在我身边,原来是做了个梦。可梦中的情景却历历在目,于是我绘声绘色地向妈妈说了起来……

(三)学生习作。

出示写作提要。

那就拿起你的笔写一下吧,顺着你的思路,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就行,可以使用我们曾学过的一些思乡的诗句,还可以使用老师提供的歌词。请你写出你最想写的那段话。

(四)教师总结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再读下去了,老师也不敢让你们再往下读了,再读老师就醉倒在这里了。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相信有了这节课扎实的基础,下节习作课你一定会呈现一篇佳作。

第一次尝试习作教学,如果有不足之处,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