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30
鲨鱼:兴业银行,建行,太保等的利润大幅回撤。现在开始亏本金。面对回撤有没有好办法?
股友:那个不叫利润,只要你不出来,都还不叫利润。有钱,继续买!无办法,电梯功夫要经历。没有绝对的,动也不动事后才能看得清。你看宁波银行和招商银行,什么时候下车都是错的。拿不住就等着被教育。招商银行14年到现在七倍。拿中了就拿足,也是一种能力。同样的经历,不要在兴业上从滔覆辙,来回坐电梯也是一种能力。只有经历多几次来回坐电梯才能够拿到最后。你不经历这个过程,怎么拿到最后的结果?
游泳鱼:盛世老师说过做股权投资,我们小散的收益来源就是二块: 1.股息分红
2.股价波动。
如果一只股票涨了50%以上,你没有卖出去轮动一把,最后又跌回去了,这实在是太可惜了!这等于自己浪费了一次确定性市场馈赠的机会。当然,如果自己是技术分析的高手,笃定的能认准股价能涨到什么时候,那我说的等于没说!你说的其实就是动态仓位调整的问题,华侨城我在10.31-10.51元出了2/3,成本降到3.41元左右,然后从9.2元开始回补,一直回补到现在.
杨柳:股市没有如果,我们现在讨论的方法都是在如果的基础上展开的。挣股权靠谱,打新股和分红最靠谱。这应该就是认知的变现,每个人认知程度不一样。15年的时候我结结实实的坐了一次电梯。现在还不是一条好汉,电梯不可怕。因为如果我现在的股票回到15年的市盈率,市值至少是原来的5倍。
盛世裕丰:大家好好想一下,大师兄47年收益接近5000倍,年复合回报率有20%。他的这个结果有多少是‘股价上涨超过50%就卖出`,这一个条件贡献的呢?卖出的重要前提条件,不是股价要上涨到多少,而是股价上涨到目前的价位,有没有更好的值得自己换的标的!说大师兄拿好多好多股票的股友,你难道是学的芒格老的定性的方法吗?
如果你是集中的方法,就二种操作模式:
1,像我以前那样,长期只做一个股票,动态加减仓位。
2,能看准企业,赌企业一定牛,死拿!
大师兄的这个方法,精髓是低估、分散、轮动!很多人被这二年的赛道股,弄的好像股价不拿个几倍,就没意思了一样,哈哈!
杨柳:芒格老的方法更难学,也学不来,因为我们只有两三个股票,有时候好不容易逮住个好的,50%就卖了,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我的意思是能不能把50%定高一点?
盛世裕丰:我不是要定这个50%,这个大家自己琢磨。我只是抛砖引玉,我是只要市场给我馈赠了,我基本都收下了
杨柳:这一次银行股只要拿得住赚个两三倍应该是没问题的。
盛世裕丰:不在乎多少,反正等于提前把股息分红收下了,这么多低估的东西,只要能换的股权数量多,分红能更多,我就轮动。因为从大家上面的聊天看,大家都不是不卖,而是想等一个自己定(想像)的好价格再卖,想要30,40卖,为什么28,25就不能卖?即使能到那个价位卖,你还不是一样的要轮动到低估上赚股权?假设这个时候,低估的也大涨了呢?你买啥?哈哈,关键是我们要把确定的东西弄好了,要把自己闭环的投资的路径弄好了。我们投资股权的目的就是,打造一个股权数量庞大的赚钱机器,每年通过分红就够吃的了,自由现金流充足(股息分红),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巴老的自由现金流折现吗?!
杨柳:老师这么一说,我就完全明白了,价格不是卖出的必然条件,我上面都说了,如果低价的银行股都上去了,没有更低的可以轮动,到达了目标价格也是不会换的。我是完全赞同老师的思维架构的。只是对于轮动,什么时候动?还没有更好的把握。
盛世裕丰:如果你以股价能涨多少为标准,那就是赌徒!如果以股息率和市净率市盈率对应的股权数量为标准,那就是投资!长期坚持用这一种标准来投资,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以股息分红作为自己自由现金流的财富目标!这个要看这个股票的估值情况,在买入一个低估的股权,早期上涨的时候,这是一个好方法!
鲨鱼:好的。比如这波像兴业和华侨城虽然涨了30%,但还是低估。不减仓又大幅回撤,减仓又怕卖飞。后面我就想到了这个方法。
杨柳:确实是如此,我总觉得兴业是比较优秀,可能就是赌的思维在作怪,下一次努力克服这个缺点。
盛世裕丰:互相探讨,每个投资的人,都有不一样的视角!多一个角度,就多一份理解!按有些人的看法,我这些年就是在走麦城!比如,交行股价跌跌不休!可这就是真实的投资,有些人非要和那些赛道股比,好像吃了大亏了一样?!要我说,既然你没有那种赌性,那你就不配拥有那份赌资,哈哈!像我这种只投资核心央企的投资者,就像有的人只买国债一样,要的就是确定性和稳定性!至于投资结果,我追求的是攒股的数量!我追求的是分到手的自由现金流(股息)。我们这种方法,开始慢点,未来会像复利的规律一样,越来越快!实际上,我们这种方法,很难获取特别大的泡沫的钱。我今年的分红,一直在加中国再保险!只要有银两,就不断买入低估股权,其实,这种方法就是巴老所说的必然富的方法!根本不用着急,早晚都富,不差几年,哈哈。其实我喜欢现在这种股市状态,别看我好多的股票没涨!巴老69年很焦虑,因为没有什么可买了!我很阿Q,我就按净资产算市值,用巴老给他的公司算市值的方法看,我的股票账户非常低估!
秘書:把眼睛放在股权和分红上面,股权和分红不断增加,打新股,会很开心。
盛世裕丰:我们大家都是一路人,按我的理解,我账户即使涨一倍的市值,还是低估。在实业思维里,本来我们都是持有的AAA级企业股权,应该溢价,现在给我们的价格反而是打折的,这种机会真的是千载难逢,哈哈
秘書:对啊,所以看到股价下跌,但是公司还是一样那么赚钱,分红一样那么多,这不是更好的机会是什么?
好康:这几年我一直思考如何轮动,细节很重要。前次,鞍钢股份收益68%,轮到厦门国贸,又有30%收益。按市净率市盈率分红为标,市场给机会就收下。实践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