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纪中学

(2020-01-27 19:40:41)
标签:

成纪中学

朱春林

静宁文史

诗人北雁

王明

分类: 文史

成纪中学

朱春林 张继祖 李自来

成纪中学地处静宁西南李店乡五方河村的关堡山(又名风龙山)脚下。始建于1971年。当年6月修建校會,8月将李店乡白草面“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高中部迁入新址上课,当时定名“李店中学”,校长是王自勖。后陆续扩大规模,增加师资,配置设施,成为一所农村完全中学。1981年至1988年为县办重点中学。因学校东北紧邻古成纪遗址,1941223,静宁县政府以静政发(1994)123号文件,改名为“成纪中学”。现任校长朱春林。

学校占地36,1985年以来修建教学楼、学生宿會楼三幢,1952平方米,1995年采用国家补、学校拿、教师集的办法,筹资48万元,修建教师住宅康居工程一处,906平方米。现在学校总建筑面积达5594平方米。

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初中12个、高中8)在校学生一千多名,现有教职工75,任课教师70,其中高级职称的1,中级职称的13人。初级职称的45,本科学历13,专科学历46,教师学历达标率85%

学校有物理、生化实验室两个,面积100多平方米,实验桌()50,教学专用设备730(),其他仪表、仪器300多件;电化教学仪器16件。有图书室、阅览室各一个,藏图书6000多册,订各种报刊、杂志40多种()。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达146万元。

20多年来,学校两任领导班子立足于实际,以教书育人为宗旨,提出“五个坚持”的办学原则,;坚持把办学的根本目地放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上;坚持把教育质量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重点;坚持把培养一支情系山乡、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坚持从形成质量的全过程抓起,把质量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坚持从班子成员自身作起,发挥带头垂范作用。学校先后在教师中开展了“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三心四对得起”、“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大讨论,坚定了教师扎根山乡教书育人的信心,锤炼了“忠诚、热爱、奉献”的六字师德。全校教师发扬传、帮、带精神,心往质量上想,劲往教学上使,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群体,保持了“团结求实、拼搏进取”的良好校风。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强,钻研风气浓。1990年以来先后有8名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取得本科文凭,20多名教师通过自修获得大专学历。广大教师职工进行教改教研,摸索总结出了“读、讲、练、评”四字教学法,“分步教学法”,“三段式教学法”“三阶段三为主教学法”“整体性、序列性、辐射性、对应性四原则教学法”等各科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地、县各类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得到好评。有10人次在《甘肃教育)《天水教育》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1985年以来受各级表彰奖励的先进教师达60多人次。前任校长王自勖同志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现任校长朱春林同志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4人次获甘肃省“园丁奖”,10人次被评为地区先进教师15人树为县级“教学标兵”。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为国家和当地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建校至今,初中毕业26,毕业生7000多名,高中27,毕业生22多名。为高等院校输送学生53,其中有15人取得硕土学位,7人取得博土学位;为中等专业、技工学校培养新生329名。平均计算,为学校所在地区的李店、治平、深沟三乡每10户培养了1名大中专学生,为每户培养了2个高中或初中毕业生。已有1000多高初中毕业生成为村、社干部或致富能手。单治平乡刘河村年收入过万元的30户人家就有28户户主是成纪中学的毕业生。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做出了较大贡献。方圆三乡的群众先后给学校赠送“教化功赫”、“造福桑梓”、“桃李竞艳”、“基础教育的典范”等匾牌表达感激之情,1995年教师节又捐资1万元慰问教师。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已步入正规化、合理化、科学化的轨道,“五育”并举,做出了喜人的成就,特别是高考质量逐年递增,1985年高中毕业100多学生中有45人被大中专院校录取,开创了有史以来的新纪元,1990年后,每年高考上线人数在70人以上,实际录取达百人左右。高考单科成绩在全区第一的有15科次,前三名的有30多科次。1985年被县委、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19911995年被县委、县政府树立为全县中小学学习的榜样,并奖励“师德典范”巨匾一面,1991年被评为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被行署评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学雷锋活动先进单位”。学校先后一次评为省级先进,七次地级先进,20多次县级先进集体,1995年全区教育工作现场会在成纪中学召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有关单位的充分肯定。灵台、经川、华亭、平凉、通渭等兄弟县市和学校组织人员来校参观访问达10多次,1997年又被地委、行署命名为“文明单位”。

(摘自静宁文史资料选辑 第四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