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中学音乐课”    朱馨

(2018-01-13 19:33:35)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教学随笔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中学音乐课”

——以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为例

芜湖市清水中学   朱馨

 

摘  要:音乐是启迪智慧的钥匙,能促进智育的发展。大量事实说明,正确的音乐教育对与成长中的中学生的全面发展确实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上好一节中学音乐课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音乐,中学音乐课,唱歌课

学习音乐可以丰富孩子的头脑,扩大想象的空间。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 的源泉。”音乐使孩子在没有压力、天性舒展的状况下,给想象力以无限驰骋的自由空间,使创造力得以迸发、显现。一段音乐,一个动人的故事!想象是将积累的表象加以改造。因此,必须开拓想象的空间,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能在一个广阔的天地里翱翔。

 

音乐具有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道德的作用,音乐带给孩子们的情感共鸣,可以让他们浑然忘我,与音乐蓦然契合,给心灵上带来情感的震撼与交响。乐曲中的感情,全部转化为听众的体验,使听众完全随音乐的流动而沉醉,得到高度的审美享受。音乐对于孩子的学习有绝对的重要性,因为音乐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理解方式。

 

音乐是启迪智慧的钥匙,能促进智育的发展。大量事实说明,正确的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的发展确实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古今中外许多高智能的名人,如孔子、爱因斯坦、列宁都酷爱音乐,可以说音乐对他们的事业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爱因斯坦说过“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如果我在早期没有接受音乐教育,那么无论什么事业都将一事无成”。现代越来越多的家庭为了孩子的发展,不惜重金投资音乐教育,这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例如,初生婴儿在哺乳活动或睡眠时听一些优美、愉快的音乐,可以使婴儿提前讲话。学习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客观世界,扩大知识面。音乐课让学生欣赏和唱歌时,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都会得到发展,思维会变得活跃起来。让学生弹奏乐器,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以上这些事实说明,正确的音乐教育对学生智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音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如此多的裨益,那么在孩子成长的中学时期,音乐课程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音乐课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而音乐课堂中的歌唱课程,则是把这些美好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情感化的表现出来,因为歌唱有着无与伦比的情感力量。它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中学音乐课程的重要性,上好一节音乐课是非常必要的!在初级中学,面临的是初中学生。如何上好一节成功的中学音乐课?这一直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首先要做个热爱音乐的音乐老师。因为只有自己非常热爱音乐,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和你一起在音乐的国度里畅游!一个音乐教师只有热爱音乐的才能更好地教会别人去爱音乐,才能引导别人去被音乐所感动。只有这样才能让你的音乐课堂充满欢乐,相信学生们也喜欢这样的音乐课。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以《让世界充满爱》这节歌唱课为例,谈谈我是如何上这一节课的:

一、教师课前应根据教材、学情做好有效备课

任何一首歌曲,我们需要了解作者的音乐思路,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以及歌曲的创作背景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从歌曲中挖掘有效资源进行教学。例如《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部献给1986年“国际和平年”的组歌,由四部分组成,教材中选用了第二部分,其音乐为典型的ABA三部曲,A部温馨抒情,B部在调性上与A 形成对比,最后四个乐句完全再现。本课以“爱”为线索,通过歌曲的演唱和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感受音乐与心灵的沟通;

其次要我们也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选择更切合学生实际、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在这两者基础之上,我们再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制定好教学目标、确立好重难点,并设计好教学步骤。只有做到了有效的备课,我们才能更好的上课。

 

二、课前情境导入重要性

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喜欢流行歌曲,不喜欢课本上的歌曲内容,这便给众多音乐教师带了很大的困惑,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甚至是演唱的激情澎湃,但就是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一节音乐课中优质地完成一首歌曲,情境导入至关重要。要让学生喜欢并能声情并茂的演唱一首歌曲,首先要让学生对这首歌曲感兴趣。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感兴趣呢?我采用的方法是:在课前播放迈克尔杰克逊的《同属于一个世界》,通过情景导入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世间人们的爱!接着课件出示《同属于一个世界》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让学生们了解。我会跟学生们说: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首世界和平的主题歌曲,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具有中国充满正能量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引出今天的课题。

 

三、教学内容形式多样,突出重难点

《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是典型的ABA结构。我在新课教授时,首先让学生认真聆听,思考歌曲分为几个部分? 带领学生讨论划分段落。并且提问每一部分的情绪、速度是一样吗?然后分段教学。首先教师范唱,并让学生注意哼唱要求。接着带领学生练声:第一是气息:气息是唱歌的关键,好多学生唱到高音时,就会把脖子仰得很高,气流全都憋在胸腔或喉腔,结果是用了很大的气力,但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他们自己也感觉到累。所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气息演唱歌曲。第二是头腔共鸣:用闭口哼鸣和开口哼鸣让学生找到共鸣的位置,再循序渐进找到头腔共鸣的位置。头腔共鸣依靠鼻咽腔的咽壁力量与软腭,控制进入鼻腔的声音方向,使声音进入头腔,形成共鸣。这种控制须要细心体会,长期坚持,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美的声音。讲授完发声方法,教师带领学生跟琴视唱全曲,第一遍唱简谱,第二遍将歌词加入。并重点讲解切分节奏、弱起小节、四拍延长等难点节奏型。运用对比引导学生了解弱起节奏的运用对整首歌曲的情绪起到一个重要作用。并纠正不足之处。

在学生唱熟歌词后,再提问第一段我们用该用什么样的情绪、速度来演唱?教师用两段不同的范唱让学生自己选择哪一种更适合歌曲的情绪。学生会给出答案:亲切的、温馨的......再次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我在教授第二段时,同样先教谱,再加入歌词。引导学生通过旋律的走向来更好的表现歌曲、理解歌曲。为了进一步延伸,教授学生加上手语边唱边做动作。来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人们的期待、充满希望的感情.....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段落,我会提问:两段情绪速度表达一样吗?我们用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通过歌词、旋律走向来引导学生用抒情的、如歌的情绪表现歌曲。最后一句我还是运用对比法引导学生选出是用渐快渐强来表现歌曲还是渐慢渐弱来表现歌曲?学生很快给出回答。渐慢渐弱的情绪更能表达——爱慢慢延续到人间的每个角落......接着请学生带着三种不同的情感满怀深情的演唱歌曲体现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四、教师在课堂中要灵活的运用教学语言和对学生作出适时评价。   

   音乐是给人美的享受,教学语言则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作为一个音乐教师就要善于懂得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去引导和感染学生。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在课堂中,教师要注意让课堂语言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根据课的内容随时调整自己的语气,恰到好处地表达教学意图。什么时候用平稳的声调,什么时候又激情盎然,什么时候又温柔可亲?总之教师的语言要做到抑扬顿挫,感情充沛,要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要对学生的回答及时作出评价,有的学生反应快,接受快,就多讲一些内容。有的学生一时半会没弄明白,就需要放慢速度等等再说。多用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加他们的自信!

 

五、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尊重他们的想法

在拓展环节,请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来演绎歌曲,创造歌曲。要让学生主动性地、创造性的对歌曲进行创编处理的尝试,这一环节不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再次深化了主题——感受爱,体验爱!

总之,在整首歌曲教唱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分析、讨论、体验、启发等方法使学生意识到各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内在感情上的作用,在以后地歌唱中,对音乐要素能自己进行分析,合理地处理歌曲。

音乐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是哺育感情的乳汁,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自然起着别的艺术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学是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