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惠普走向行业尖端
起点,词语解释为开始的时间或地点,那完美的起点即所谓的“天时地利”。起点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都至关重要,惠普的起点只是位于帕罗奥图的一个车库,而许多业界名人的起点正是惠普。
http://s14/bmiddle/0026K15cgy6OZC1kGrH4d&690
每次在苹果推出新品时,如浪潮般聚集在苹果店门口的人群无声地向我们证明了苹果公司对世人的影响力,而苹果的两位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盖瑞•沃兹尼亚克均在惠普工作过。
乔布斯第一次看到电脑,是因为他的邻居拉里•朗,一位惠普工程师,带他到惠普参观。12岁的乔布斯在组装一个电子设备时,发现缺少元件。于是他想,既然惠普是最好的电子产品制造商,那惠普的老板一定有办法帮他解决问题。于是他从公共电话本上找到了惠普创始人之一比尔•休利特的电话号码,并拿起电话打了过去。在与比尔通过20分钟电话之后,当时54岁的比尔•休利特不但给他提供了所需的元件,并且给了他来惠普参加暑期实习的机会。就是在这里,乔布斯接触了当时世界上最领先的科技,并认识了日后的合作伙伴沃兹尼亚克,共同开启了“苹果”帝国。
“他们相信人类是崇高的,”乔布斯这样评价惠普公司创始人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并赞誉:“惠普绝对是硅谷最基本的DNA。”
http://s3/mw690/0026K15cgy6OZC8zwwa32&690
如果当初比尔•休利特没有给乔布斯一个来惠普实习的机会,现在的IT产业架构会不会不一样?作为一个历经75年风雨的企业,惠普追求的不是“昙花一现”的美好,而是致力于创造并传承让其他企业倍感受用的企业文化。
在惠普之前,没有公司会把公司建在车库里,或者没有公司会以它为荣。但惠普却自豪于自己的车库文化,并把创始车库作为文物保护起来,在中国惠普北京办公室,依然有一个会议室被取名为“车库”。深耕在车库文化之下的是一种工程师文化——有伟大的点子就必须实现它,而实现它你必须亲自动手。惠普两位创始人都是工程师出身,在他们身上把工程师文化发挥到了极致。据记载,1980年,戴维和妻子邀请十几位中国官员前往他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海岸的别墅,但是他直到最后一刻才发现,家里没有筷子。戴维的解决办法是,立刻去车库里,亲自用红衫木做出十几双筷子来。
http://s14/bmiddle/0026K15cgy6OZCd08fH3d&690
在惠普,绝对没有等级制度可言。这种扁平式管理制度始于惠普创办初期,两位创始人经常与员工们围着咖啡壶和几盘炸面饼圈谈笑风生;两人的办公室都在公司最偏僻的地方,尽管很大,却都显得寒碜;惠普的两位创始人坚持让员工称呼自己为比尔和戴维,他们也直呼所有员工的名字;两位创始人向底层员工征求意见,不做视察计划,而是即时采取行动。这种管理模式被大多数的硅谷公司继承,例如Facebook,Tesla,Airbnb或是Pinterest,他们的CEO和其他高管没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而是跟员工混坐在一起。
创新是惠普的DNA。20世纪50年代有一次,比尔建议,禁止工程师在周五做常规工作,叫他们进行头脑风暴,“如天马行空般思考”。尽管比尔的“自由创新时间”的想法不及在3M公司和后来的谷歌那样普及,但它确实给工程师发出了一个信息:要勇于尝试,不要害怕犯错误。
乔布斯在被问及硅谷起源的问题时,从家里走了老远,来到艾迪逊大街367号的车库前面,并念出那块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标牌匾上的字“硅谷诞生地”。这样的行为,我们将其称之为“信仰”。惠普的两位创始人比尔与戴维打造了一种以对员工发自内心的尊重为核心的管理哲学——惠普之道。管理学大师吉姆•柯林斯曾提到,“惠普最伟大的产品是惠普公司本身,而其最伟大的创意即是惠普之道。”
http://s3/bmiddle/0026K15cgy6OZChDX5Ea2&690
产品终将更新换代以致被人遗忘,但是企业文化却会被永远流传和不断模仿。有人说离开一份工作的原因无非两点:钱给少了,亦或是伤了心。那原因是我们自己不够成熟,还是在一开始拥有选择权时,忘了给自己选择一个合适的“起点”。硅谷的起点是“惠普车库”,乔布斯的起点是“惠普”,你的起点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