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之旅-正定天宁寺
天宁寺始建于唐代宗时期,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奉敕改为天宁禅寺。据史料记载,寺内原有主要建筑沿中轴线自南而北有牌坊、天王殿、重门、前宝、凌霄塔、后殿,现仅存凌宵塔。
石狮。
狮子是佛的护法,具有避邪镇恶的功能。此对石狮呈蹲踞状,前肢支撑,后肢弯曲,身背直挺,颌下饰须三绺,鬓毛呈现螺旋状卷曲至颈部。既无汉唐石狮的神异勇猛,也无明清程式化的敦厚驯服,再结合元代天宁寺繁盛之状分析,此对石狮应为元代之物。1934年,德国籍女摄形师赫达莫里逊用她的镜头纪录下了天宁寺石狮的可爱形象,为我们留下了多张石狮的图像资料。
凌霄塔,早期称“慧光塔”,后人根据其挺拔、高耸、直冲霄汉的雄姿,称之为“凌霄塔”,又因其以木构为主而俗称木塔。
凌霄塔始建于唐代宗时期(762-779年),为一座砖木混合结构、八角九级楼阁式塔,高40.98米,可供人登临。一至三层为砖结构,四层为砖木混合结构,五至九层为木构架,外部轮廓逐层递收,给人以稳定柔和之感。其精妙之处在于塔心室四层以上保留着对稳定塔身极为有利的塔心柱结构。罗者文先生在《中国古塔》一书中谈到此结构时指出:“我国现存实物中,仅正定天宁寺木塔尚存这一种结构形式。”其在中国古塔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宋代高僧怀丙巧修凌霄塔塔心柱而流传的“抽梁换柱”故事也被载入史册。
凌霄塔自唐朝创建后,宋庆历五年(1045年)重修,金皇统元年(1141年)大修,明清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葺。经国家文物局批准,1981年对凌霄塔再次进行修缮。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绕塔祈福。
塔为寺院灵气之所在,绕塔祈福,是人们祈求天下永远安宁安康的一种形式。顺时针绕塔一周闺家幸福;绕塔两周福寿双全;绕塔三周国泰民安;绕塔四周四季丰财;绕塔五周天下为公;绕塔六周皆事顺利;绕塔七周世界大同。
重修天宁寺正殿记碑。
此碑刻立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青石质,笏首。碑身高1.92米,宽0.72米,厚0.21米。该碑主要记述了天宁寺兴盛时寺院建筑布局及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地方官绅助缘,重修正殿、重门之事宜。
重修天宁寺佛殿碑记碑。
此碑刻立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青石质,笏首,碑身高2.08米。该碑主要记述了天宁寺塔前佛殿遭火灾后于乾隆二十六年地方善信重建的过程。
文致和主教及其同伴殉难处。
一九三七年十月九日,正定城沦陷,侵华日军烧杀奸掠,逾万民众躲入天主教正定教区主教府暨主教座堂避难。遣使会会士文致和主教及其八位同伴为保护中国妇孺免遭日军污辱侵害,遭日军绑缚,宁死不屈,当晚被残杀焚尸於天宁寺凌霄塔下。九位国际友人为义殉难,必获上苍福报,并永为世人铭记。特立碑以志。
公历二零一四年十月九日

九位殉难者英名。
文致和主教荷兰籍
Bishop
Frans Schraven,CM(1873-1937),Dutch
柴慎成神父 奥地利籍(今克罗地亚)
Fr.Thomas
Ceska,CM(1872-1937),Austrian/Croatian
艾德偲修士荷兰籍
Bro. Antoon
Geerts, CM(1875-1937),Dutch
霍厄玛神父 法国籍
熙笃会会士
Fr.
Emmanuel Robial, 0CS0(1884-1937),French
Trappist
夏露贤神父 法国籍
Fr.Lucien
Charny,CM(1882-1937),French
毕安当先生 奥地利籍(今斯洛伐克)
Mr.Anton
Biskupi?,(1886-1937),Austrian/Slovakian
贝德良神父法国籍
Fr.Eugène
Bertrand,CM(1905-1937),French
卫之纲神父荷兰籍
Fr.Gerrit
Wouters,CM(1909-1937),Dutch
泊林芝修士波兰籍
Bro.Wladislaw
Prinz,CM(1909-1937),Polish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