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2024-05-27 21:56:24)
分类: 游记
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隆兴寺别名大佛寺,位于正定古城东门里街。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初名龙藏寺,唐改额龙兴寺。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奉宋太祖赵匡胤之命于寺内铸造一尊七丈三尺金铜千手观音菩萨像,并盖大悲宝阁。自此大兴土木进行扩建,历时百年,以大悲阁为主体的一组气势恢宏的宋代佛教建筑群落成,被誉为“海内宝刹第一名区”,深得历代封建皇室的青睐。清朝康乾时期两次奉敕大修,寺院形成了东为僧徒起居之处,中为佛事活动场所,西为帝王行宫三路并举的建筑格局。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赐额隆兴寺并沿用至今。
       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隆兴寺占地面积135亩,寺院建筑依南北中轴线作纵深布置。南端为一座高大的一字琉璃照壁,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门、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御碑亭、乾隆御碑亭、大悲阁、御书楼、集庆阁、弥陀殿、毗卢殿等十几座殿阁,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气势恢宏,是研究我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典型实例。同时寺内还汇集了大量的雕塑、壁画、碑刻等艺术珍品。其中崇伟甲天下的金铜千手观音立像,宋代建筑的艺臻极品-摩尼殿,被誉为“东方美神”的五彩悬塑自在观音,我国现存最早的宋代转轮藏,“楷书之祖”隋龙藏寺碑,精美绝伦的铜铸毗卢佛像等六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赞誉:京外名刹当首推正定府隆兴寺。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隆兴寺没有设山门,过三路单孔石桥便是天王殿。天王殿为隆兴寺第一重殿,兼做寺院山门。天王殿建于北宋初期,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七檩中柱式建筑。清乾隆年间大修时掺入了清代建筑风格。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天王殿进行修缮。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木雕大肚弥勒佛,为金代遗物,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像高1.9米,体态胖硕,笑容可掬,左手执一布袋。其形像源于我国五代时期浙江奉化一位名叫契此的僧人。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契此于奉化岳林寺入灭。圆寂前留下“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四句偈语。据此,世人视契此为弥勒化身,之后便以其为原型塑像供奉。宋代契此作为弥勒化身于佛寺天王殿供奉成为定制。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穿过天王殿,进入第一进院。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首先看到的是大觉六师殿(遗址)。
       大觉六师殿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原为面阔九间、进深六间、单檐庑殿顶建筑,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金、元、明、清均进行过重修。民国初年因年久失修而坍塌。据《隆兴寺志》记载,大殿的佛坛上原供有七尊佛像,即释迦牟尼佛及其成佛之前的六位先师: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他们在佛教中合称“过去七佛”,因而大觉六师殿又俗称“七佛殿”。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摩尼殿。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面阔和进深均为七间,重檐歇山顶,殿身四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平面布局呈十字形。檐下斗拱宏大,分布疏朗;柱子用材粗大,有明显卷刹、侧角和升起,与宋《营造法式》相近。为隆兴寺现存古建筑中价值最高的一座,隆兴寺六最之一。
1977年至1980年由国务院拨款进行了落架复原性重修。
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殿前摆放着一尊石香炉。此石香炉为宋代雕制,由炉身、炉座两部分摞置而成,通高1.4米。炉身正面浮雕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四周侍立药师十二神将,手持宝杵、宝剑、宝棒等兵器,给人以威武勇猛、栩栩如生的感觉。寺庙中早期的香炉保存下来的并不多,此座以佛教题材为雕饰的宋代石香炉保存至今,实为罕见。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摩尼是梵语,意为珠、宝。佛经上说:“摩尼珠,投入浊水,水即清。”摩尼殿取此名,取其去浊取清、脱离尘垢、证得清静之意。
       摩尼殿内佛坛上正中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泥塑金装佛像。佛祖手持说法印,表示佛祖正在讲经说法。左右两侧立像为释迦车尼的两位弟子,左侧老者为迦叶;右侧为阿难。两侧莲座上供奉文殊、普贤二菩萨。五尊佛像均为宋代原塑,1997年对佛像进行了贴金修饰。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殿内扇面墙背面塑须弥山,山间有一尊明代彩塑观音坐像。观音像高 3.4 米,左足踏莲,右腿踞起,两手抱膝,身体稍向前倾斜,面容秀丽恬静,姿态优雅端庄,眼睛微微俯视。这尊佛像被鲁迅先生称为“东方美神”。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摩尼殿内各壁满绘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除内槽东西扇面墙内壁的“十二圆觉菩萨图”和“八大菩萨图”为清代补绘外,其余皆为明代遣存。现存面积的422平方来,其中四抱厦绘护法“二十四尊天”。檐墙生动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降生、出家、苦行、成道、涅槃等整个过程,称“释氏源流图”。东、西扇面墙分别绘“西方胜景”和“东方净琉璃世界”。壁画采用沥粉贴金的的艺术处理,色料艳丽,层次清晰,在现存明代寺观壁画中实属上乘之作。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西方胜景。
       内槽东扇面墙外壁画框宽9.14米,高7.13米,内绘“西方胜景”。构图宏伟,色彩艳丽,将虚幻的“西方极乐世界”展现出来。画面主题以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菩萨为中心,共绘佛、菩萨、罗汉等400余身。壁画左下角则以暗淡的灰绿色绘出了世俗间生老病死诸苦,与色调明快、气势恢宏的西方极乐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摩尼殿后东西立有数通记叙隆兴寺修缮历史的古碑(多为清康熙年间)。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摩尼殿的北面是一座木结构牌楼门,穿过此门便进入了隆兴寺的第二进院。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牌楼门内由南向北以此排列着:戒坛、御碑、慈氏阁、转轮藏阁、御碑亭、大悲阁、御书阁和集庆阁。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进入第二进院一通“从此须登彼岸”令人瞩目更让人深思其中的含义。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戒坛。
       戒坛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为一座重檐三滴水、四角攒尖顶亭台式建筑,现存木结构部分建于清康熙年间,石坛为明代遗存,面阔、进深皆为三间。戒坛是寺院用以举行受戒仪式的坛场。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戒坛内供奉着铜铸双面佛像。
       此铜铸双面佛像系明弘治六年(1493年)铸造。面南者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双手做禅定印,面北者为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左手作禅定印,右手做慈悲印,二者均为民间广为尊崇的佛像。在药师佛像下莲座正中阴刻铭文“大明弘治六年真定县滹沱河南古城村善女吕氏讳旺谨造”。此种形制的造像在汉传佛教寺院中极为少见。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嘉庆御碑。
       该碑刻立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通高5.9米。碑阳内容为清嘉庆十六年嘉庆帝西巡五台山回銮驾幸隆兴寺所作《隆兴寺敬叠皇考九言诗韵》。
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大悲阁前,西侧为转轮藏阁(藏经楼),东侧为慈氏阁。
       转轮藏阁,建于北宋,是一座平面近似正方形的二层楼阁。在建筑结构上采用大弯梁和移柱造、叉柱造的做法,被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赞为“木构建筑之杰作”。元、明、清均有重修。1956年由国务院拨款进行了落架复原性重修。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转轮藏。
       此转轮藏即一座可以转动的木质藏经橱,为宋代遗物。直径7米,由藏座、藏身、藏顶三部分构成,中间设一根10.8米的木轴上下贯穿。转轮藏为南朝梁(497-569年)善慧大士始创。因佛教中有推其旋转一周与诵读佛经同功之说,后世皆有造立,但保存下来的实物较少。此宋代转轮藏则为现存实物中时代最早者,堪称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转轮藏,是隆兴寺六最之一。
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慈氏阁。
       建于北宋,是一座平面近似正方形的二层楼阁。内部梁架结构采用减柱造,简洁明朗,檐墙内立柱为宋《营造法式》所记永定柱的唯一实物例证。元、明、清均有重修。1958年由国务院拨款进行了落架复原性重修。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阁内供奉着木雕弥勒菩萨。
       慈氏是梵语弥勒的意译,故称该建筑为慈氏阁。阁内所供弥勒菩萨像,高7.4米,系北宋时期独木雕制。弥勒头戴天冠,着菩萨装,手作说法印,身后饰高8.8米的火焰纹背光,以示佛光普照,法力无边。1995年采用修残补缺、随旧着色的方法进行了复原性修复。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康熙碑亭。面阔、进深皆为三间,重檐歇山式。亭碑刻为皇帝御制,故以黄色琉璃瓦覆顶。亭内之碑系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圣祖玄烨所书《御制隆兴寺碑》。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龙藏寺碑。
       此碑为龙藏寺碑的复制碑。龙藏寺碑历经1400多年的风雨侵蚀,碑身缺损严重,碑阳下部的部分碑文已经脱落,无法识别。为方便游客和广大书法爱好者更好观瞻,正定县文物保管所按照1:1比例做复制碑,于2019年9月19日立于原碑东侧。
       龙藏寺碑全称“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楷书碑刻。其字体方整有致,结构严谨,用笔朴拙而不失清秀,庄重而不呆滞,有人称其为楷书第一碑,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的珍贵资料。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大悲阁前东西各立有数通古碑。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大悲阁西侧的集庆阁。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大悲阁东侧的御书阁。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大悲阁。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高 33 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为五重檐三层楼阁。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大悲阁内供奉着铜铸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
       此铜铸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为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奉太祖赵匡胤之命铸造,像高21.3米,位居我国古代铜造像之首。其42臂中除当胸双手合十外,两侧各20臂呈辐射状分布,手不仅分别执日、月、净瓶、全刚杵、宝剑等法器,且均饰有一眼,以40只手眼配以佛教三界中二十五种果报即为千手千眼之来历,千手表示护持众生,千眼表示观照世间。此像作为一千多年前劳动人民聪明与智慧的结晶,可谓我国古代冶金史上的一大奇迹。在隆兴寺六处文物之最中最具影响力。不过其两侧 40 双铜手臂已毁,修复改为木制,仅前胸两臂为原铸。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石质须弥座。
       此石质顺弥座为北宋原物,高2.25米,由双层上枋、上袅、束腰、下枭、下枋、圭脚组成。须弥座采用浅浮雕、高浮雕、国雕、透雕的表现技法,雕刻出力士、飞天、共命鸟、伎乐等形象,造型生动,雕工精良,为不可多得的宋代石雕艺术珍品。
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进入第三进院,一棵挂满祈福红布条的古槐格外醒目。
       槐,又名国槐,科属豆科槐属,拉丁名Sctorajaponica Lim。是中国的古老树种,在中国分布广泛,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这棵古槐,是隆兴寺内树龄最高的槐树,已有1300多岁,被称为“寿槐”“福树”。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曾在此树下驻足观看,见有瑞鹤祥云续于树端,经久不去。这一景象,被他看做样瑞之兆,坚定了他称帝后扩建隆兴寺的信心。既为寿槐,自有荫护,虔诚者绕树三匝,可得富贵荣显、鹤寿永昌。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弥陀殿。
       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此殿为一座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青瓦覆顶的单檐歇山式建筑。临济宗第二十五代嗣祖沙门梦堂和尚主持修建。梦堂,为隆兴寺明代高僧。
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毗卢殿。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原为正定八大寺院之一崇因寺的主殿,1959年迁建于此。此殿面阔、进深皆为五间,重檐歇山顶、青瓦覆盖、绿琉璃瓦剪边。檐下悬挂清乾隆皇帝御书“毗卢佛殿”
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毗卢殿内供奉着铜铸毗卢佛。
       毗卢,为梵文“毗卢遮那”之略称,意思是“光明普照”。此铜铸毗卢佛像为明代万历皇帝与其生母慈圣皇太后御制,高6.42米,由三层四身相连、面向四方的坐式毗卢佛和三层共雕饰一千尊小佛的圆鼓型莲座摞置而成,通体共有佛像1072尊,形成“千佛绕毗卢”的格局。此尊造像构思巧妙,造型独特,做工精良,为一件难得的明代艺术珍品,是隆兴寺六最之一。  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明梦堂和尚经幢。
       梦堂,为隆兴寺明代高僧,临济宗第二十五代嗣法弟子,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圆寂。梦堂和尚经幢刻立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为八角七级石仿木构塔式建筑,高9.13米。1964年进行过整修并于基座内发现了梦堂和尚的袈裟、拂子、念珠、经书和一些钱币。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宋墓。1960年5月至9月,河北省文物工作队于井陉县柿庄发掘清理了10座宋代墓葬。1961年将其中第4号墓迁至于此。
       该墓室为砖仿木结构,平面呈圆形,高3.32米。室内用砖雕、泥塑的人物、器皿等来反映墓主人的生活情况。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龙腾苑位于隆兴寺的最北边,是2005年增建的一处集文物展示、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寺庙园林。乾隆皇帝巡幸隆兴寺时,曾留下“龙腾故苑寻霸业,狮吼初地礼法轮”的壮美诗篇,故名龙腾苑。园林占地40亩,有金代广惠大师经幢、北朝石造像、元代壁画墓、明代许家牌坊、明代龙泉井亭及古碑刻等众多文化遗产,另有湖光山色、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奇花异草之美,仿佛一副美丽的历史文化画卷。石家庄之旅-正定隆兴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