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931662130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昆明游记-石林
(2023-05-06 22:56:11)
分类:
游记
昆明游记-石林
云南石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昆明市78公里。总面积350平方公里,包括石林景区,乃古石林景区、大叠水景区、长湖景区等。
石林景区是云南石林的主景区,包括:大石林,小石林、万年灵芝、李子四箐,步哨山等五个片区以及石林喀斯特地质博物馆。
1931年,石林公园正式建立;1982年,石林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石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石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是:“石林县的石林被认为是最好的自然奇观和世界上该类喀斯特的最好样板。”
石林是一种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剑状喀斯特),以高大的石灰岩石柱密集组合、呈林状分布而得名。石林是地球演化的杰作,经历了从二叠纪以来近三亿年的沧桑巨变。最初的石灰岩形成于大海之中,后因地壳变动,海洋变陆地,平地变高山,石灰岩也匪夷所思的被塑造成了石林地貌。这期间石林还被炽热的火山岩浆烘烤过,也被广阔的湖水淹没过,石林的形成是一部真正的地质传奇,与世界上类似的石林地貌相比南石林以其丰富的地貌形态,悠久的演化历史和复杂的发育过程而著称,因而具有突出的美学和科学价值。
石林被誉为“天下奇观”,这里石峰密布,形态多样,展现了独特的自然美。长期以来,石林一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自然模本,被视为“造园之源”。
千百年来,石林地区的彝族撒尼人与石林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脸炙人口的《阿诗玛》史诗,热烈的“火把节”深情的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早已名闻遐迩。
石林是世界喀斯特的精华,是中国阿诗玛的故乡。
进入石林的各个景点需要乘坐景区的接驳车。
接驳车把我们送到了《石林喀斯特地质博物馆》站。
进入石林景区的大门,就是石林湖。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和陈毅来石林游览并做了重要指示,因此石林人民将石林湖称为:“恩来湖”。
大石林片区。
大石林片区位于整个石林景区的中部,面积约3平方公里,景区内经典的喀斯特石林地貌令世人称奇,被誉为“天下奇观”。
这里石峰高大密集,直立突兀,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独立岩柱高度超过40米。其状似物似人,栩栩如生。
大石林片区由:狮子亭、日月广场、石屏风、天然舞场、石林胜境、望峰亭、剑峰池、凤凰梳翅、幽兰深谷、火把石等景点组成。其中最著名的当数龙云题词“石林”的“石林胜境”,而“望峰亭”则是观赏“林海”的绝佳之处。
大石林片区历史悠久,片区内迂回曲折的石阶游路始建于明朝末年,石林深处还留有古老的岩画和摩岩石刻。
石屏风区域。
您瞧,这块巨石像不像一只刚刚从天而降还未落稳脚跟的苍鹰。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又像一只立于山巅,环顾四周寻找猎物的苍鹰。
“石林胜景”是石林的标志性景点,这里石峰密集,巍峨壮观。石柱上石刻成群,诗文荟萃。石壁上的“石林”二字由原云南省主席龙云题写。
沿着曲折,怪石林立的“林间”小径前行,步行其间,如入迷宫,举目四望,皆是美景,这便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千钧一发。
剑峰池。
钻天坡。
望峰亭。“望峰亭”位于大石林中部的石峰之上,置身亭中,居高临下,可环视整个大石林,将美妙景色尽收眼底。望峰亭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石林公园中最早的建筑。
站在望峰亭上环顾四周。
什么是喀斯特?
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是德语一词的译音。喀斯特原是欧洲斯洛文尼亚境内伊斯特里亚半岛石灰岩地区的地名。十九世纪末,南斯拉夫学者J.斯威奇对那里奇形怪状的石灰岩地形进行了研究,并在其代表作《喀斯特现象》中将该地貌命名为“喀斯特”,此后喀斯特一词成为国际地学专门术语,指碳酸盐岩中各种溶蚀作用和溶蚀现象,在中国,“喀斯特”也称为“岩溶”。
石林是怎样形成的?
石林是由众多高大的石灰岩石柱组成的。那么这些石柱又是怎样从最初完整的石灰岩中分离出来的呢?简单的说,是因为石灰岩受到力的挤压后,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了两组以上的裂隙(节理),将岩石分割成了网格状(图1);以后水和生物等沿着这些裂隙往下溶蚀,随着裂隙的加深加宽,一个个石柱逐渐分离出来(图2);再经构造抬升,将石柱出露于地表,组合在一起,就成了石林(图3)。
猫捉老鼠,这只猫太小了,能抓住这只硕鼠吗。
在这个角度我觉着它更像一只狗。
朱德石刻题词:“群峰壁立千障叠翠”。1962年6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长朱德同志到云南视察边防工作,从河口经建水返回途中顺便来游览石林时所提。
倒塌石柱。
石林中常见一些倒塌的石柱,这是一种自然现象。石柱倒塌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溶蚀垮塌”,即石柱底部被水溶蚀掏空,石柱头重脚轻,失去平衡而倒塌。二是“动力倒塌”,即石柱受到外力作用,主要是受地震等影响而倒塌。
离开大石林片区前往小石林。
石林传说。
彝族撒尼人流传着一个“赶石成林”的传说:很久以前,撒尼英雄金芬若戛要为百姓堵江造坝,于是他偷出了“调山令”和“赶山鞭”,夜间将南部陆良等地的石头赶往北部宜良南盘江一带,然而走到石林时,天已渐亮,具有神力的雄鸡高鸣,破坏了他的壮举,石头便停留在了石林地区,形成了密集的石林。
莲花池。
小石林片区。
小石林片区位于大石林景区东北侧,面积约1平方公里。小石林片区以“秀”著称,这里的石峰石柱秀丽挺拔,形态多样。疏密有致的石峰、石柱形态各异,分布于池塘、树木和草地之间,形成了一处如诗如画的自然林园。石峰之间,伫立着永恒的“阿诗玛”。
唐僧石。
阿诗玛。这座石柱便是传说中的美丽而勇敢的撒尼姑娘阿诗玛。她身着传统民族服装,头戴包头,背着箩筐,昂首远眺,仪态优雅。
下篇,昆明游记-滇池海埂公园。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昆明游记-聂耳故居
后一篇:
昆明游记-滇池海埂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