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931662130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版纳之旅-曼掌村
(2023-03-26 19:47:57)
分类:
游记
版纳之旅-曼掌村
3月1日9:00我们驱车前往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的勐海县的曼掌村,这是一个
宁静、质朴的傣族村寨,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如今仍有很多傣族原住民生活在这里。
曼掌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小组设在一座二层的小楼内,二层的檐下张贴着毛主席画像。小楼右侧建有一个舞台,舞台前是一个小广场。广场上设有篮球场和排球场。
村里的道路全部是经过硬化处理的水泥路,道路两旁的房屋显然是经过改造的,但依旧保存了傣家竹、木结构的原古风格。
这两栋砖混结构的小楼建筑风格融入了现代的砖混结构,据说房屋的主人是嫁过来的汉族男人。
寨子里的古井-喃叫井。
寨子神圣之地-寨神。
村民们在家门口出售自家种植、加工的各种土特产以及傣族特色小吃,品类繁多,价格实惠,在这里看不到旅游景点特有的商业气氛,看到的和感觉到的是纯厚、朴实的民风。
曼掌村是一个靠手艺吃饭的寨子,手艺就是养家糊口的饭碗,村民至今保持着织锦、竹编、慢轮制陶、刻写贝叶经、造纸、傣族剪纸、制作高升、制糖、酿酒、手工傣伞等傣族传统技艺和生活习俗。
在这里游客可以在非遗传承人的指点下亲身体验曼掌村的传统技艺。
我们在这里体验了古法造纸和抄写贝叶经等两项非遗项目。
古法造纸。造纸原料为桑科植物构树皮,傣语为“埋沙”。傣族手工造纸技艺完整保留了造纸术发明初期“浸泡、蒸煮、捣浆、晒纸”五步流程十一道工序,包括采料、晒料、浸泡、拌灰、蒸煮、洗涤、捣浆、烧纸、砑关、揭纸等。纸模用自制土布和竹片合成,与北魏贾思勰《齐名要术》中记载的构皮造纸方法完全相同。
刻写贝叶经。
贝叶经,傣语“坦兰”。是用铁笔在贝多罗树(贝叶粽)叶上所刻写的佛教经文。距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西双版纳发现的贝叶经,有巴利文本和傣文本。内容除小乘佛教经典外,还有许多传说、故事、诗歌和历史记载等。
贝叶经的制作经过:取贝叶,制匣,刻写,装帧等四道工序。2008年,傣族贝叶经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产。
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我们先用铅笔在贝叶上书写汉文和傣文,再用铁笔刻写,刻写完毕后,将植物果油掺锅烟子的黑灰,涂在刻好字的贝叶上,再用扭干的湿布擦拭,使贝叶上的文字清晰显现。
在村子的广场上我们跟随村民跳起了傣家舞蹈。
中午,我们在曼掌村品尝了地道的傣家午餐。
下篇:版纳之旅-曼听公园。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版纳之旅-星光夜市
后一篇:
版纳之旅-曼听御花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