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寺概况。
法海寺位于石景山区模式口村北翠微山南麓,始建于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正统八年(1443年)落成,英宗赐额曰“敕赐法海禅寺”,取佛法广深大如海之意。
法海寺是由英宗时御用监太监李童“为报圣恩而建”。有朝廷内阁大臣、官宦集团、喇嘛教上层共同助缘,工部营缮所修建的皇家寺庙。
历史上法海寺曾多次修缮。明弘治十七年一正德元年(1504-1506)重修法海寺,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再次重修,解放后1953、1983、1988年北京市政府多次拨专款修缮。自2001年—2007年由北京市和石景山区两级政府又拨专款进行了两期修缮,恢复了药师殿、藏经阁及三、四进院的全部建筑,现已基本恢复了法海寺的建筑格局。
法海寺于1988年1月13日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海寺的渊源。
法海寺是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由御用监太监李童倡导并集资的,内阁朝臣、王振宦官集团、西藏喇嘛教上层共同助缘,由工部营缮所修建。
建法海寺的李童(1389-1453),字彦真,号朴庵,江西庐陵人,是明代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时五朝太监。关于法海寺的修建,有一段"李童托梦"的传说。明英宗年少即位,李童为报自己累蒙列圣宠幸之恩,亦表自己对列圣的忠心,想建一座梵刹,日思夜想欲寻一风水宝地。一日夜梦神人指点,寻访到京西玉河乡水域有一龙泉古刹旧址,于是在翠微山之阳建寺。历时四楼始成,英宗亲赐寺额“敕赐法海禅寺”,礼部尚书胡濙、吏部尚书王直亲撰碑文。
景泰四年(1453年)五月,李童因沉疴病故,享年65岁。在他病故后,景泰帝赐以白金、宝钞,葬于法海寺西南坡下。资善大夫正治上卿礼部尚书太子太傅胡濙为其撰写碑文《御用监太监朴庵李公碑》,立于墓前,现仍保存完好。
法海寺“五绝”:明代工笔重彩壁画、寺前的“四柏一孔”桥、曼陀罗藻井、千年白皮松、梵文经咒佛钟。
火焰宝珠。
法海寺现存供桌。
大雄宝殿内保存的木雕、石雕、砖雕以及铜铁制造的法器供具,大多是明代之物,很精美,惜有缺损。其中较为重要的有红漆供桌四个、分为四式。正中供桌,镂空雕蔓草,纹样严谨大方;左右有屉,桌腿弯曲上卷,如春花放蕊。另外三式大同小异,正面作为壶门,细部装饰有别。
第二展厅设在祖师殿旁的廊庑内。展厅的展陈是明代的佛像、三彩陶勇、砖雕、木雕、铸铁花瓶、法器、法鼓、磬、炉、鼓架等文物,简述了自建寺以来的法海寺大事记。
明正统二年(一四三七)御用监太监督李童买木植、颜料、砖瓦建法海寺。
正统四已年末闰二月二十二日(一四三九年四月)兴工修建法海寺。
正统八年冬十月十五日(一四四三年十一月)法海寺建成,英宗赐额曰《法海禅寺》。以僧录司左觉义兼大功德寺住持福寿任法海寺开山住持。
正统十年二月(一四四五年三月)英宗向法海寺颁赐《大藏经》一部,福寿于寺后建藏经阁。阁前立御颁《“大藏经”圣旨碑》一座。
正统十二年四月(一四四七年五月)英宗赐法海寺青铜佛钟一口,重一千零六十八公斤,钟腰部有敕赐法海禅寺大明正统丁卯年四月吉日铸造。
景泰四年夏五月十四日((一四五三年六月)御用监太监李童以疾终,寿六十五,葬于法海寺西南坡下。
成化七年(一四七一年)僧录司左觉义兼大功德寺住持法海寺开山住持南山雪峰渊公法嗣福寿(崇严寿)圆寂。
弘治十七年秋九月(一五零四年)至正德元年(一五零六)重修法海寺。
嘉靖三年四月(一五二四年)世宗钦赐铁礼器一套。
清。
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年)重修法海寺。
民国。
民国二十五年六月三十日(一九三六年)、北平市社会局统计,登记法海寺财产,有房厦六十三间,附属房厦二十间,泥木塑像五十五尊。礼器十七件,经典四部,总字第叁叁壹号。
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英国伦敦新闻画报那)摄影记者安吉拉莱瑟姆夫人首次将法海寺及精英的壁画、塑像介绍到欧洲。
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法海寺将寺前山坡地与青莲堂李戒如所购模式口村民地互换洪建筑学介绍项目的风研究现状式口村民地区县崇严寿)国家。
新中国。
一九五零年四月九日,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叶浅予亲赴文物局对法海寺壁画提出四条保护意见,
一九五零年四月十四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致函北京市民政局函,提出保护法海寺的意见。
一九五零年四月十八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公函(五十)文秘字二百九十号)致北京市人民政府,谈及保护壁画不再受到进一步损坏的要求,转告徐悲鸿的意见,并“请急核办”。
一九五一年四月下旬,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国家文物研究所前所)首次对法海寺古建筑进行了正式的考察调查。
一九五七年十月二十五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法海寺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九五八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拔教维修大雄宝殿。
一九八三年,重修护法金刚殿。
一九八五年五月一日,法海寺正式对外开放。
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法海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九九三年一月十一日,石景山区大化文物局召开“法海寺壁画历史艺术价值专家论证会”。专家们一致认为:法海寺壁画是画明代壁画之最,与敦煌、永乐官壁画相比各有千秋、并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壁画相媲美,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在壁画方面的杰出代表。
一九九三年二月二十二日,召开“法海寺壁画历史价值斯闻发布会”、张仃、常沙娜、王定理等出席。
二零零一年四月二十六日,“石景山、三大寺修缮工程暨法海寺药师殿、藏经阁复建工程开工仪式”举行。
二零零五年九月二十日举行“法海寺壁画复制工程启动仪式”。
二零零六年七月,药师殿、藏经阁复建工程竣工。
二零零七年十一月,法海寺修缮工程竣工。
二零零八年壁画复制工程竣工。
鼓楼匾。法海寺初建时按禅宗“伽蓝七堂制”在天王殿前东西两侧建有钟鼓二楼,鼓楼匾是1993年从北京市第九中学找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