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931662130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135*****871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0
博客访问:
26,777
关注人气:
48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庆丰公园(2)
(2022-05-25 10:22:08)
分类:
游记
庆丰公园(2)
公园东区设有:京畿秦淮、叠水花溪、丁香谷、儿童游乐场、文槐忆故、大通帆涌、古丝棉木、新城绮望、槐荫庭、庆丰古闸等十个景点。门口的导览图清晰地标明了各个景点的位置。
庆丰公园东区设有东、西、南、北四个门,西门是庆丰公园东区的正门,门前矗立着一块长方体的花岗岩石雕—京畿秦淮。石雕四面雕刻有:漕船进京,二闸风情,漕船到港,远行归来等四个主题。
进入大门,石板铺就的步道分布在起伏的公园绿地之间,步道两边绿草茵茵,柳绿花红。
翻过小山包,山脚下是“叠水花溪”景点。
步道两边怒放的樱花。
文槐忆故。相传这株古槐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在公元一七四八年前后,文学巨匠曹雪芹曾多次往来于香山印通州间,途经庆闸常在此槐树下候船闲坐或与友人茗茶赋诗,曾写下许多不朽的诗篇。故后人称此槐为“文槐”。
儿童游乐场。
丁香谷。
大通帆涌。大通帆涌景点为公园大型主题雕塑区,采用硬质白色金属框架形成三组白帆主体,辅以水流景现和浮雕石群展现古时漕河水运情景,使人体会和感受当时通惠河北方秦淮的繁荣景象。雕塑设计具有历史气息并富有现代感,现代时尚的金属构架组合与CBD中心商务区国际化都市气息充分融合,花岗岩石雕塑的背景墙呈现了古时漕运的真实故事,层层台阶蜿蜒曲折恰如水面微波荡漾,漕船满载缓缓前行。
古丝棉木。丝棉木别名白杜,又叫明开夜合,是北京地区少见的珍稀树种,性寒,根与树枝均可入药,此树树龄近百年,树叶娟秀细致,姿态幽丽,秋季叶色变红,果实满枝,花后红果,可久悬于枝头,红绿相映,甚为美观。苍幽古朴。
新城琦望,一个建在山包上的观景平台,与CBD著名的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建外SOHO等知名建筑隔河相望,是体会今昔巨变、古今交汇的最佳位置。
《神木谣》碑御碑亭及神木廊房。
此处曾是元明清三朝代皇家存放、加工大木的皇木厂,因厂内存有被称为京城五镇之首的“东方甲乙木”镇位镇物,和乾隆帝御提的《神木谣》碑一通,乾隆年间改称“神木厂”。据《春明梦余录》记载,神木厂最大的一根是金丝楠木,“围二丈外,卧四丈余,骑而过其下,高可隐身。”清代乾隆两次巡视神木厂并赋诗,建黄琉璃瓦碑亭,立神木谣碑。
时光更替,碑亭坍塌、神木糟朽。1952年,北京市乐器厂选址建厂时,将神木及碑亭圈入大院。由于传说神木有神,当地老百姓常常来锯木头,回家煮水喝以治疗疾病,工人也常拾碎木做成镜框、筷子、榔头柄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神木谣碑被埋在食堂前面地下,而较完整的神木被开成木板,做成会议桌,目前有八张存于朝阳区文保部门。
眼前的御碑亭和神木廊房是复建的,神木廊房内陈列着一根金丝楠阴沉木。是爱心人士李瑞雪女士、冯胜先生捐献的。
御碑亭和神木廊房南面被围挡遮拦,据说围挡内将建展示金丝楠木和大运河漕运等有关历史文化的皇木博物馆。
石鼓、明代。左直径051米, 高0.48米。右直径0.52米 高0.45米。此二石鼓为鼓型、刻有鼓钉纹饰,上有穿,神木厂地区出土、推测为明代制作。
明代的五木采办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采木制度,而神木厂理则是储备这些木料的场所。这两个石鼓当为苫盖木料时使用的固定物。
这片草坪上架着一座弯曲的木栈道,景色十分别致,莫非这里就是当年的皇木场?没有标识只能凭着想象乱猜了。
槐荫庭。此株古槐为二级保护树,树龄约200余年,冠薇约15米,高10米,胸径95厘米,姿态优美、古雅拙朴绿荫如盖、一树成景。
公园东门立着四堵灰砖墙,自东向西依次是:庆丰公园,庆丰闸前村,庆丰闸后街,东南二闸村。我想这应该是为离开故土的村民们立的丰碑吧。
通惠河庆丰闸遗址位于公园的最东端。由横跨于通惠河上的单孔拱桥、闸边墙、隐没于河水中的庆丰闸闸口以及位于河北岸巡河路边墙上的庆丰桥碑和壁画等四部分组成。
跨过庆丰桥,就到了通惠河北岸,桥东坐落着乐家花园水文站,它建于1977年。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庆丰公园(1)
后一篇:
庆丰公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