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里桥碑亭

(2022-04-28 10:44:47)
分类: 游记
八里桥碑亭
       2022年3月26日我乘坐322路公交前往永通桥(八里桥),在八里桥站下车,沿着京通快速路辅路进京方向前往永通桥,穿过京通快速高架就见一座四角重檐、歇山顶的黄琉璃碑亭矗立在路边。八里桥碑亭
       走近观望,只见亭内贔屭(龟趺)驮着一通石碑,坐北朝南,直面京通快速路,碑及碑文保存完好。此碑制作十分精美,青石质地,螭首龟趺,碑趺下托石座,由2块长方巨石拼成。
       碑身集圆雕、浮雕、线刻于一身,碑额篆刻“御制”二字,碑正面四周雕群龙戏水,两侧各浮雕一条翻海腾云的升龙,精雕细刻,生动形象。碑正面纵雕镌满汉两种文字,遒劲流畅。右侧为汉文,上书世宗御笔:“御制通州石道碑文……”,左侧为满文。八里桥碑亭

八里桥碑亭

八里桥碑亭

八里桥碑亭

八里桥碑亭
       回家后,查阅了有关资料,明白了此碑的来龙去脉。
       在清代,北京所需的粮食经运河运到通州,有两种方式转运到北京,一为水运,二为陆运。为缓解通惠河的运输拥挤现象,同时为解决雨天土路泥泞难行的问题,保证京城至通州各仓及漕运码头之间的通畅,用银343484两,历时9个月,铺成当时的“四十里石道”,石道全长三十多华里,路宽二丈,两旁土路各宽一丈五尺。
       清雍正十一年(1733)雍正帝为记载修筑京通间石道之事撰文并在东桥头立“御制通州石道碑”,乾隆三十八年(1773)重修,并于朝阳区三间房村西侧复立石碑一通,东距原碑5千米,与其形制和规模相同。碑身艾叶青石制,高5米、宽1.6米、厚0.8米;碑趺长4米、高1.5米、宽1.8米;龟下平托石座长3.62米、宽2.56米、高0.5米,由2块长方巨石拼成,阳面浮雕上塑海水江崖四兽。碑阳螭首,正中设镜平方额,篆刻“御制”二字,碑周身雕群龙戏水,内纵刻碑文,左为汉字,右为满文。
       雍正御制碑原来是有碑亭的,是黄琉璃筒瓦带四角攒尖宝顶、和玺彩画样式的,但在光绪二十六年时被八国联军烧毁,直到2005年,在原址重建重檐歇山顶黄琉璃瓦四角亭,并在周围建起花岗石护栏。2013年5月,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是我在现场没有见到文保碑,也没有见到任何关于此碑的说明。
       关于石碑,民间有诸多传说,流传最广的是:1860年9月21日八里桥之战,联军获胜,法军统帅孟班托深深地被石道碑所吸引,他很想把这通精美奇特的石碑运回法国,像埃及方尖碑一样安放在巴黎的广场上。但法国海军表示,以当时的技术和设备运走这样的巨碑实在是太困难了,对此孟班托遗憾不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永通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