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海公园游记-画舫斋

(2022-05-04 10:03:06)
分类: 游记
北海公园游记-画舫斋
       离开皇家邮绎南行,走过一垂花门,不远见路边立一石碑,上书:“濠濮间”,沿着两个土丘间的路东行,迎面是一座用石块叠砌的假山,丁字路口的北面是画舫斋,南面是濠濮间。由这两个景区深藏于山林之间,又没有指示路标故很容易被游客错过。北海公园游记-画舫斋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回到京城后,便开始按照江南园林的样式,在北海东岸大兴土木,开始兴建画舫斋和濠濮间。画舫斋、春雨林塘、镜香、观妙、小玲珑、绿意廊等竣工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乾隆三十二年(1767 年)又添建古柯庭、奥旷、得性轩等园景。整个景区占地面积6816平方米,建筑面积1417平方米,水面面积761平方米。
       画舫斋据欧阳修的《画舫斋记》而造其形、得其名。清代的画舫斋不仅作为皇家游赏之处,更兼具阅兵赛箭、君王求学、戏曲宴饮等诸多功能。
       画舫斋环山傍河,院墙随山势起伏,有碧水荷塘,有宛转回廊,有玲珑曲桥,有古柏唐槐,庭院布局疏朗有致,曲折深奥,是乾隆帝精心创作并十分喜爱的园中园精品之一。
北海公园游记-画舫斋

北海公园游记-画舫斋
        2019年8月被占用67年的画舫斋终于向公众开放。
北海公园游记-画舫斋
       步入宫门迎面看到的是面阔五间的春雨林塘殿,院落东、西墙边为青石叠砌的山体,为这处水景园林增添了几分山林情趣。
       春雨林塘为画舫斋内一处重要建筑,五开间,前殿后厦式建筑。因其南面悬挂乾隆御笔“春雨林塘”匾额而得名。殿宇背面则悬挂乾隆御题“空水澄鲜”匾额。 两方匾额将画舫斋春天细雨朦胧与池水倒映天日的不同美感描绘得淋漓尽致。
北海公园游记-画舫斋

北海公园游记-画舫斋
       春雨林塘殿内现正举办“百年冰嬉盛典”展。
       冰嬉,是清代北京冬令时节在太液池冰上举行的军事典礼,自乾隆至道光,持续举办约百年,兼具娱乐性和竞技性,呈现出制度化、规模化的倾向,是竞技体育史上的璀璨明珠,标志着中国传统冰上运动发展到了高峰。冰嬉大典是满汉文化融合的产物,修武事以重国威与祈祷天时、与民同乐、事亲孝谨、以德教化、怀柔诘远等传统治国理念融于一体。百年冰嬉盛典生动展现了清代北京冰上运动的历史图景,丰厚的冰雪文化积淀构筑了京城喜迎冬奥的人文底蕴。北海公园游记-画舫斋

北海公园游记-画舫斋
       穿过春雨林塘殿就进入了第二进院落。这是一座以方形水池为中心,回廊四匝的幽静庭院。
       主体建筑画舫斋坐北朝南,以池水为中心,南为春雨林塘殿,东西分别是镜香室、观妙室,四面环绕回廊,构成一处布局紧凑,建筑精巧,雕梁画栋的幽深庭院。是北海的园中之园。乾隆曾坐冰床来此题词,"画舫斋"三字便是他的手迹。清末,慈禧常至此游幸与传膳。北海公园游记-画舫斋

北海公园游记-画舫斋

北海公园游记-画舫斋

北海公园游记-画舫斋
       画舫斋内也是冰嬉百年的展室。北海公园游记-画舫斋

北海公园游记-画舫斋

北海公园游记-画舫斋
       观妙室内则是“画舫斋景区历史文化展”的展室。北海公园游记-画舫斋
       主殿画舫斋东西两面,还各有一些建筑点缀,经过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改造后,西侧保留了原有的以水上曲廊连接的“小玲珑”,东侧则是因一棵千年古槐而得名的“古柯庭”,再加上奥旷、得性轩一起,三座建筑围合成了一个新的小天地,可谓妙趣横生。可惜这个“小天地”不对公众开放,只能站在垂花门前望园兴叹了。北海公园游记-画舫斋
       下篇,北海公园游记-濠濮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