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毓顺公园

(2021-12-13 11:03:39)
分类: 游记
西毓顺公园
       西毓顺公园紧邻南五环饮鹿池桥北,由它的北门沿德南路向西881米便是五福堂公园南门。这里曾经是南郊农场的棚户区和工业大院,按照北京市的总体规划,经腾退、整改、建设,这座拥有湿地、山丘和草甸,总面积约62.5公顷的郊野公园于2020年10月1日开园。
       此处曾是南苑皇家猎苑的一部分,别称“小海子”,因常有麋鹿来泉边饮水而得名“饮鹿池”。
       公园设有南、北、西三个门,门两边均设有免费停车场。疫情期间只开北门和南门。
       北门。西毓顺公园
       南门。西毓顺公园
       西门。
西毓顺公园
       公园的建设以生态构建、重塑历史自然地貌为骨架,再现旧时南苑地区“泽润甸芳”、“饮鹿三池”的景观风貌。公园设有:“双环”、“五苑”、“鹿池十景”等景观。
       “双环”:以海绵体系构建的“生态环”与康体步道构建的“健康环”串联全园。
       “三池” :南饮鹿池、北饮鹿池和我思园池塘。
       “五苑”:猎苑(疏林草甸),林苑(秋林花溪),田苑(稻田荷香),文苑(双柳爱情),乐苑(童乐康体)。
       “十景”:饮鹿池,鹘呜泽,百草甸,芬芳谷,稻花乡,我思园,月影湾,康乐园,童乐园,桑树园。西毓顺公园
       公园内的健身步道。西毓顺公园
       以海绵体系构建的“生态环”以及由其串联的“三池”引起我极大的兴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海绵系统主要是通过“滞、蓄、用”等一系列手段,达到吸纳雨水、调蓄洪峰、净化污染的效果,场地内布置的诸如“植草沟”、“雨水花园”等一系列绿色基础设施能够最大程度的收集储蓄利用雨水,在满足景观效果的基础上补充园区景观水体用水,节约水资源。西毓顺公园
       园内植草沟纵横交错,汇于三池。西毓顺公园

西毓顺公园

西毓顺公园
       五环路上的雨水经过这些涵洞汇集到公园的海绵体系生态环。西毓顺公园
       “北饮鹿池”、“南饮鹿池”与“我思园池塘”,是基于历史风貌的水体景观。
       位于南门附近的南饮鹿池。
西毓顺公园
       我思园池塘。西毓顺公园
       位于北门的北饮鹿池。西毓顺公园
       鹘呜泽与北饮鹿池连通的一片水泽,上面建有木栈道。西毓顺公园

西毓顺公园

西毓顺公园
       造型新颖的月影湾。西毓顺公园

西毓顺公园

西毓顺公园

西毓顺公园
       我思园。“我思园”之名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一句,园中栽植两株相依偎的柳树,以纪念双柳树之传说,委婉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情主题。西毓顺公园

西毓顺公园
       传说南苑有两棵巨大的古柳,粗可合抱,俗称“双柳树”。源于一段凄美的爱情传说,乾隆曾多次来游并御笔题诗 “双柳树诗”镌刻于“昆仑石”之上,立于此地以感慨传说中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据考证双柳树传说及昆仑石原址就在饮鹿池区域。

西毓顺公园
       寻鹿亭。西毓顺公园

西毓顺公园
       在寻鹿亭上观望稻花乡和稻田小筑景观。西毓顺公园
       枫雨汀。西毓顺公园

西毓顺公园
       花朝溪。西毓顺公园
        儿童乐园。西毓顺公园
       从公园出来,我对公园的构思赞叹不已,为公园的美景所吸引,但心中也有不少疑惑:
        西毓顺公园和饮鹿池公园是不是一个公园?北门门口书有“饮鹿池公园”几个大字,可一旁的导游图标注的是“西毓顺公园”。南门和西门没有标注公园名称,门旁的导游图以及公园内所有的标牌标注的均是清一色的西毓顺公园。由此可见饮鹿池公园和西毓顺公园应该是同一个公园。而用高德地图导航却可以查到“饮鹿池公园”(标注在公园北门)和“西毓顺公园”(标注在公园南门),二者相距1.6Km,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疏漏。
        公园的景观除了“我思园”外均没有见到说明标牌,令游客一头雾水,本文中所标注的景观名称是我根据导游图猜测的。
       另外公园的卫生间也太少,只是南门、北门附近设有简单的免冲卫生间,没有洗手池,不能不说是设计和建设上的缺憾。
       公园(以及五福堂公园)没有直通公交车,步行距离较长,建议自驾前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