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931662130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承德游-普宁寺
(2021-07-02 16:18:18)
分类:
游记
承德游-普宁寺
普宁寺位于承德市双桥区普宁路1号,是乾隆时代修建的第一座汉藏结合的寺庙。1961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国务院宗教局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
普宁寺景区包括普宁寺、普佑寺。普宁寺建于清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占地3.3万平方米,是乾隆帝为纪念平定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阿睦尔撒纳和达瓦齐叛乱,仿西藏桑耶寺而建。乾隆御题“普宁寺”,取百姓“安其居,乐其业,永永普宁”之意,寺庙沿南北中轴线布局严谨,南半部为汉式,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堂;两侧为钟鼓楼和东西配殿,南北长150米,宽70米。北半部为藏式寺庙建筑:以大乘阁为中心,周围环列着藏式碉房建筑物-红台、白台以及四座喇嘛塔。
普佑寺毗邻普宁寺,建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是乾隆帝为庆祝平定新疆回部大小和卓木叛乱而建。乾隆帝御题“普佑寺”,取“广荫大千”之意。普佑寺是外八庙喇嘛的 经学院,为喇嘛研习佛教经典理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普宁寺山门,面阔五间,当中三间石刻拱门,象徵“三解脱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殿内供奉的两位天神即“哼哈二将”,是1986年修复时新塑的,高4.34米,木骨泥塑。手持金刚杵,裸露上身,衣缠腰际,瞠目作威猛状。左为密持金刚,右为那罗延金刚。
碑亭面阔、进深各三间,呈正方形,建在高1米的石须弥座上,重檐歇山顶,四面出阶辟拱门。亭内置三通石碑,中间高,两侧次之。三通石碑呈方柱形,下有方趺,上有龙首,依南、北、东、西方向分别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正中的普宁寺碑,通高6.5米,中间是《御制普宁寺碑文》,叙述了建立普宁寺政治宗教缘由。东侧为《御制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记述了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贵族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叛乱的经过和意义。西侧为《御制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记述了平定准噶尔部贵族达瓦齐.阿睦尔撒纳的叛乱的历史。
钟楼平阔三间,两层楼阁,单檐歇山顶。内悬明万历四十五年造铜钟一个,高1.35米,口径0.8米。每日清晨,喇嘛叩击108响,僧人开始上殿念经。佛教称这108声钟声可去108种烦恼,“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
钟、鼓楼前各植有两棵菩提树。
鼓楼平阔三间,两层楼阁,单檐歇山顶。楼中之鼓用于礼佛诵经及大型佛事活动。
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正中供奉布袋尊者,亦称大肚弥勒佛。布袋尊者身后为韦陀像。殿内两侧供奉护世四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大雄宝殿。普宁寺主体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正脊中央置铜鎏金塔,两层檐下悬挂乾隆帝御题“大雄宝殿”、“金轮法界”云龙横匾。殿内供奉三世佛,主尊为释迦牟尼佛,西为迦叶佛,东为弥勒佛,殿内两侧有金漆木雕十八罗汉像和彩绘八大菩萨壁画。
西配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殿内供奉三大菩萨,居中骑红犼者为观世音菩萨,南侧骑白象者为普贤菩萨,北侧骑青狮者为文殊菩萨。
东配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殿内供奉三尊藏传佛教护法神,从南依次为:降阎魔尊、大黑天、吉祥天母。
四合象。
西配殿旁陈列一口铜锅,直径241厘米,神133厘米,壁厚6厘米,是由88块模板浇铸而成。每年农历腊月初七,将小米、江米、红枣、桂圆、核桃仁、葡萄干等用料装入铜锅,晚上点火开始熬煮“腊八粥”,初八早晨粥煮好后,首先敬佛,然后献给宫内及外八庙的喇嘛品食。
七珍。七珍为供器,轮宝:取其轮回不息之意;摩尼宝:取其圆明之意;女宝:取其妙静之意;臣宝:取其能守之意;象宝:取其大众之意;马宝:取其致远之意;将军宝:取其克复之意。
大雄宝殿是普宁寺南北汉、藏建筑群的分界,其后是一个高台,高台之上便是普宁寺的北半部-以大乘之阁为核心的藏式寺庙建筑群。
普宁寺后半部的藏式寺院建筑是模仿桑耶寺风格,根据佛经对宇宙的描述设计的。大乘之阁巍然屹立中间,代表须弥山,象徵世界中心,阁之东西则建有日殿和月殿,表示日月环绕宇宙世界运行,阁的四面有四座重层殿宇代表四大部洲:东胜神洲象徵风,起着长养万物的作用,形如半月,故建筑月牙形台殿;南瞻部州象徵火,形为三角,起着促进万物成熟的作用,建成梯形台殿;西牛贺洲象徵水,摄受万物,建成椭圆形台殿;北俱卢洲象徵地,保护万物,建成正方形台殿。阁之四隅有四座宝塔,代表佛之“四智”:西北角的白色塔为“大圆境智”,能清楚地反映、认识世界万象;东北角黑色塔为“平等性智”,视世界万物平等无差别;东南角的红色塔为“妙观察智”,表示佛能明察善恶,妙观万法;西南角绿色塔为“成所作智”,表示信佛能成就自利和利他事业。大乘之阁五顶紧密连接,结成一个屋顶组群,四大部洲的台殿和日月殿是把藏式平顶建筑改变比例,作为基座,上建汉式木构建筑,而白台建筑则是藏族形式,这样使汉藏建筑巧妙结合,外形雄伟又具有园林配置,形成汉藏文化相互融合的风格独特的寺庙建筑。
大乘之阁东侧还有妙严室,是乾隆皇帝进庙休息之所。西侧有讲经堂,是蒙古佛教首领章嘉国师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讲经场所。周围还有八栋共40间僧房,是上层佛教界人士驻锡之所和喇嘛僧房。据说在乾隆年间,普宁寺有喇嘛二百多人。
拾阶而上,南瞻部洲,开有三个拱门。
大乘之阁仿西藏桑耶寺的乌策大殿而建,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通高39米。南面六重檐,寓意为佛教的空,对称“六合”。东西两侧出檐五层,佛教意为“五大”(地、水、火、凤、空)。北面四层檐,佛教意为四曼,即四种“曼陀罗”。大乘之阁正面檐下悬挂乾隆帝御题“大乘之阁”和“鸿庥普荫”云龙陡匾。殿内供奉世界最大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通高23.511米,腰围15米,重达110吨,仅头部就重达5吨,采用松、柏、榆、椴、杉五种木材120立方米制成。佛像头戴宝冠,身披璎珞,凝神垂目,相好庄严。42条手臂除中间两手合掌外,左右各20只手,手中各有一眼,每只手每只眼各代表25种因果报应,25乘40等于1000,便成为千手千眼。格内楹联“具大神通完十行,是真清静现三身”寓意观世音菩萨神通广大,有求必应。
在千手千眼观音两旁是高达l5.6米的善才和龙女木雕塑像。大乘之阁的二楼供藏五方佛,三楼的迥廊上供奉三世佛和宝塔。阁内的墙壁均用万佛龛装饰,每个佛龛内部都有一尊金漆藏泥无量寿佛,共计一万零九十尊,整个殿堂装饰得金碧辉煌。
大乘之阁后山上建有财宝天王殿。殿内供奉北方多闻天王,因其专门护持众生的财富,亦称“财宝天王”。
普宁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僧侣云集、香火旺盛,寺内设免费请香点,每人可请一把香,寺内殿前均设有拜佛祈福的香炉,香烟缭绕,祈福的人们比比皆是……。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承德游-普乐寺
后一篇:
承德游-普佑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