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931662130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参观首都博物馆-马连良先生诞生120周年纪念展
(2021-07-27 10:52:10)
分类:
游记
参观首都博物馆-马连良先生诞生120周年纪念展
位于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M展厅的《龙马精神海鹤姿-马连良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是一个由首都博物馆、北京马连良艺术研究会主办,北京京剧院、梅兰芳纪念馆,上海京剧院协办的临时展览,展览时间:2020年12月22日-2021年5月23日。
前言
京剧自“徽班进京”伊始,历经两百余年的发展演变,凝聚了中国悠久的戏剧艺术精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粹”,梨园春盛,剧目如林,名角辈出。马连良先生是中国京剧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马派”艺术创始人,列入京剧“前后四大须生”,为世人留下了众多经典隽永的戏曲人物形象。
“舞台方寸悬明镜,优孟衣冠启后人”。2021年是马连良先生诞辰120周年,让我们走进马连良的艺术生涯,领略京剧之美。 国剧京韵,余音绕梁,流光溢彩,沉醉其华!
第一部分须生泰斗。
1901年清王朝已步入末年,也正是在这一年签订了《辛丑条约》,国家内忧外患,国势日渐衰微,然而在沧桑巨变中,京剧却独领风骚,上自帝后朝臣,下至芸芸众生“满城争说‘叫天儿’(谭鑫培)”。也许是“曲中反调最凄凉,急是西皮缓二黄”,也许是老生唱腔“悲壮激楚”,契合了社会变迁中观众的心境,朝代更迭、风雨飘摇的时代,京剧逐渐走向绚烂成熟。从近百年京剧艺术殿堂里走出了程长庚、谭鑫培、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马连良等诸多表演艺术大师。马连良历经繁华,也阅尽沧桑,一生爱戏痴戏,在困顿磨难中不断精进创新,终成创立流派的“须生泰斗”。
第二部分,温如剧艺。
京剧融多种艺术元素为一体,各家在舞台上百花齐放,流派纷呈。马连良的艺术在京剧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戏曲人物形象,他嗓音敲金戛玉,扮相潇洒出尘,他一生孜求艺术,精益求精,他曾说“我们研究艺术的,只期于真善美三个原则”。他借鉴吸收众家之长,从舞台实践到生活体验,凝聚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戏剧终会散场,但马派艺术却永不落幕。
第三部分菊坛流芳
马连良作为20世纪中国举足轻重的京剧大师之一,享誉海内外,他的艺术成就甚至超越了京剧的范畴。马连良的名望颇高,交游甚广,往来皆是社会名流、文化名士、政治巨擘。他们因戏结缘,惺惺相惜,艺术上相辅相成,共同谱写时代经典。如同富连成社培养了源源不断的梨园子弟,从科班走出的马连良也为戏曲教育付出了心血,传道授艺、提携后辈,对京剧人才传承做出了杰出贡献。
结语
京剧百年见证了家国兴衰,折射出时代的变迁,马连良一生经历了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追昔抚今,我们透过马连良半个多世纪的舞台生涯,看到他的艺术根植于中国传统,却不墨守成规,不断推陈出新,他曾说道:“表演艺术没有继承就没有基础,没有创造就不能发展。”诚哉斯言!京剧艺术只有融合发展、创新流变,才能绵延相承,经久不衰。
首都博物馆游记全文完。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参观首都博物馆-老北京民俗展
后一篇:
康保游-我在康保有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