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2019-06-27 06:38:49)
标签:

兴城

古城

杂谈

分类: 游记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这次来兴城,我发现与2007年的兴城相比,最大的变化应该是城门外变得规整了,干净了,小商小贩没有了。而城内没有多大的变化,依旧保持着那古老、淳朴的风貌。
        兴城古城始建于明朝宣德三年(1428年),明朝宁前道兵备副使袁崇焕重修于天启三年(1623年),史称宁远古城。清代重修,改称宁远州城。宁远古城与西安古城,荆州古城(今江陵县城)和山西平遥古城同被列为我国迄今保留完整的四座古代城池。
       宁远城呈正方形,城墙高8.8米,周长3274m,古城以钟鼓楼为中心,形成的十字大街分别通往“延辉门”(南门),“春和门”(东门),“威远门”(北门),永宁门(西门)等四个城门,门外建有半圆形瓮城,瓮城开设有卷门,城墙上架设红夷大炮。城门上各有两层阁楼和围廊式箭楼,现箭楼已经拆除。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兴城古城背倚辽西丘陵,南临渤海,雄踞辽西走廊中部咽喉之地。自辽代筑城设县到明清两代,均被视为辽东地区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明天启六年(1626年)1月,守将袁崇焕以不足两万人的兵力击败了清太祖努尔哈赤率兵13万的围攻,令努尔哈赤身负重伤而败退。明天启七年(1627年)5月,清太宗皇太极统军再攻宁远城,亦兵败城下。
       “春和门”(东门)。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城东南角的魁星楼。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我们由“延辉门”(南门)进入古城。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明代一条街”又称延辉街,位于兴城古城中轴线上,街两边商铺林立,穿过祖氏石坊便是延辉街的终点-钟鼓楼。电影《三进山城》、《吉鸿昌》,电视剧《新虎口脱险》、《袁崇焕》、 《老大的幸福》等均在这里取过外景。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延辉街上矗立着两座雄伟壮观的石坊,是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明思宗1628-1644年)为表彰当时镇守辽西的大将祖大寿、祖大乐兄弟卫明抗清的功劳,默许其自行建立的旌功牌坊。石坊上雕刻着人物、花卉、鸟兽等,雕工精湛,技艺超群,两坊第一层竖额(即石匾)皆刻着有"王音"二字,"王"字应读su或xiu,本意为"我本无能,全倚四世先人的庇佑"。
       说起祖大寿,我很熟悉,我的母校北京三中校址就在祖大寿北京的府邸-祖家祠堂。祖大寿(1579年-1656年),字复宇,明末清初辽东宁远(今辽宁兴城)人,是吴三桂的舅舅,祖大乐的堂兄,祖大乐还是东晋名将祖逖之后,祖氏兄弟世袭辽东都督,明朝崇祯时,总兵关外,镇守辽西,立下汗马功劳,屡受朝廷的褒奖与封宠。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舞台上,祖氏兄弟二人都是明朝将领袁崇焕的部将,屡建战功,到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除宁远外,明山海关外的要地尽失,明朝政府被农民起义军与满清势力夹击,已走向瓦解,祖大寿便归顺了清朝。1656年(顺治十三年),祖大寿在病死于北京祖家街的府宅。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一道牌坊-祖大寿石坊。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祖大寿石坊,处于南面,俗称"头道牌楼"。建于崇祯四年,系用灰白花岗岩筑造,,正楼下三重额枋,上层南面刻有"忠贞胆智"四个大字,大意是称赞祖大寿本人忠心耿耿,智勇兼备;北面有"廓清之烈"四个大字,大意是称赞祖大寿的武功,为明朝镇守边疆、保境安民立下了显赫战功;中层南北两面刻字相同"四世元戎少傅",四世元戎是指祖家四世为将,即祖镇、祖仁、祖承训及祖大寿四代。少傅,古时候官名,明清时为大官司的加衔,无实职。第四层小字是诰赠曾祖荣禄大夫,提督辽东左都督少傅,原住辽阳协守副总兵打都督佥事祖承训;钦差经理辽东挂征辽前锋将军印总兵官、打都督少傅祖大寿。荣禄大夫,古时官名,明清时封赐的爵位,无实职,说明祖氏四代都担任主将少傅的官司职。牌坊题字均为明末大学士、少师孙承宗所题。这座石坊因其有倒塌的危险,于1969年经省批准暂行拆除,1988年兴城市人民政府将其按原样重竖起来。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二道牌坊-“祖大乐石坊”。
       祖大乐石古坊,处于北面,俗称“二道牌楼”。建于崇祯二一年(1638年),系用赭色岩石筑造,其结构与南坊大体相同,坊高约16.5米,宽13米,明间宽4.15米,东西尽间各宽2.2米。二重额坊,柱高楼小,额枋间架,空有灵致,气势雄伟。上层南面刻有“登坛骏烈”,意思是登上将坛,创立功业;北面刻有“元勋初锡”,大意是树立石坊是对立下头等功勋的人的第一次奖赏,意味着这仅仅是奖赏的开始。边款“崇祯戊寅岁次促秋吉立”;下款是“巡按辽东兵部侍郎方一藻题”。第三层刻有诰赠荣禄大夫援剿总兵官司、左军都督府左都督祖镇;诰赠荣禄大夫、援剿总兵官、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府祖仁;诰赠禄大夫、援剿总兵官司、左军都督府左都督祖承教;特晋荣禄大夫、援剿总兵官司、左军都督府左都督祖大乐。中两棵石柱上刻有两副御制对联,南面是“桓纠兴歌国倚干城之重,丝纶(lun)锡宠朝隆铭鼎之褒”,北面是“松槚如薪庆善培于四世,琳琅有赫贲永誉于千秋”,两副对联大意是祖大乐英勇威武而对他称赞歌颂,得到了四代祖先行善积德的培养,受宠于朝廷,经皇帝的恩准赐给隆重的铭刻金石的表奖,这种荣誉将万古流芳。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两座石坊中柱下端南北两面均有抱柱大石狮,边柱下端南北两面皆有夹柱石,上端各雕小石狮子一个,造型生动逼真,弓背昂首,双微作互相欲视态。这些石狮子,当地人们都把它看成遇难呈祥、逢凶化吉的象征。几百看来,每到农历正月十五,全城的男女老幼聚拥到石狮旁,以求摸到石狮的哪一部位,自己身体中那一部分的疾病就会痊愈。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钟鼓楼是古城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修。钟鼓楼高17.6米,上下三层,楼下十字券门构成四面通道分别与东、南、西、北城门遥相呼应。楼内有一面直径2.25米的大鼓,是亚洲第一大军鼓。战时钟鼓齐鸣,鼓舞士兵奋勇杀敌,和平时期击鼓敲钟报时,祈福民众平安。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四通卷门及古城中心点。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登临钟鼓楼的入口开设在西面。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兴城文庙是东北保存最完整的祭孔场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宣德五年,三进庭院,照壁、棂星门、泮桥、戟门、大成殿、崇圣寺等主要建筑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孔子生平事迹图片展览”,“清代科举制度展览”是文庙的基本陈列。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蓟辽督师府位于兴城古城春和街路北,始建于明代末期,为明末兵部尚书袁崇焕受命督师蓟辽,驻守兴城时所建的一座典型的北方古代衙署建筑群。这里曾经是明代北方最高军政领导机构,目前保留下来的有府门、仪门、旌善亭、申明亭、正堂、二堂等建筑。现府内辟有蓟辽督师府史料展馆、明朝辽东英烈馆等展馆。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按明朝一品文官规制复原的督师府的大堂(正堂)原貌。大堂西侧为“照磨所”,是照刷文卷的地方。大堂东侧为“幕厅”,是督师幕僚办公的地方。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将军府”即张学良魔下中将参谋长郜汝廉故居(郜家住宅、郜家花园、郜家大院)。位于兴城古城东南角,始建于1926年,共有18间房屋,分住宅与花园两部分,一座保存完好的上等官绅宅院。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2007年照片。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景点收费不低,真要全部参观下来也得百十元。    兴城之旅-兴城(宁远)古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