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2018-03-04 15:45:37)
标签:

人艺

戏剧博物馆

杂谈

分类: 游记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22号首都剧场四层,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2004年对外开放。博物馆中丰富的图片、文稿、服装、道具以及舞台美术模型构成了展陈的主体,集中展示了北京人艺半个多世纪的建院历史,艺术成就以及曹禺、焦菊隐等剧院奠基人的生平和感人事迹。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乘坐电梯登上四楼,欧阳山尊先生题写的馆名《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豁然呈现在眼前。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博物馆设有:序厅、历史厅、人物厅、剧目厅(三个)、交流厅(不开放)、舞美厅、理论与教学厅等九个展厅。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序厅。
       走进序厅,话剧《茶馆》的大幅剧照格外抢眼。我驻足在剧照前,细细回味着老北京的味道。剧照旁边有个小玻璃盒子,里面是焦菊隐先生当年导演话剧时用的按铃。排练时,焦导就通过那清脆的铃声来告诉演员开始和暂停的。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序厅正中央摆放着一块灰褐色的木制台板,我好奇地向服务员打问,原来这是1984年到2004年间首都剧场使用过的舞台。英若诚、于是之、朱琳这一代人艺老艺术家,在这个舞台上走过了他们的黄金时代。而濮存昕、宋丹丹、徐帆这一批当红的人艺明星,都是在这块台板上成长起来的。台板上摆放的钢架是1956-2013年间首都剧场使用的转台龙骨(局部)。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表现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赵起扬等剧院领导在一起商讨工作的画像。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在序厅右侧的墙上,按年代排列着人艺建院以来演出的300多台剧目。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与大幅剧照《茶馆》相对的墙上悬挂着郭沫若、老舍、曹禺等大师的生平照片。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穿过序厅,便是艺术家走廊,演员墙、作家墙上大幅的人物肖像再现了创造人艺历史的几代艺术家的英姿和风貌。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历史厅。以实物和图片介绍了人艺的发展历史、艺术风格以及艺术风格的传承与发展。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建院初期使用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赵起扬等人的印章。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人物厅。比较详尽地介绍了第一任院长曹禺,副院长焦菊隐,党委付书记兼副院长欧阳山尊,党委付书记赵起扬等的生平以及他们的许多珍贵文物、书稿和代表作品。
      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汉族,祖籍湖北潜江,出生在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曹禺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齐名。他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戏剧教育家,历任中国文联常委委员、执行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等职务。他所创造的每一个角色,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1934年曹禺的话剧处女作《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曹禺先生也因此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复原的曹禺书房。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焦菊隐
       焦菊隐是中国戏剧家和翻译家,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建人和艺术上的奠基人之一。焦菊隐1905年12月11日出生于天津,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1930年创办了"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并任校长,致力于中国戏曲研究及教学改革。1935年至1938年留学法国,曾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到祖国,从事戏剧教 学和导演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焦菊隐曾担任过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全国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的常务理事兼艺术委员会主任,第二、三、四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1952年起,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总导演。1975年2月28日因肺癌病逝于北京。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欧阳山尊(1914-2009.7.2),湖南浏阳,原名欧阳寿,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作中国话剧界的“活化石”。1938年到延安,以后历任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文工团副团长,战斗剧社社长,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新中国成立后,欧阳山尊参与了创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工作,与焦菊隐、夏淳、梅阡等人一起开创了北京人艺现实主义话剧风格,先后导演了《春华秋实》《日出》《带枪的人》《三姐妹》《杨开慧》《末班车上的黄昏恋》等50多部话剧;除了话剧之外,他还导演了《关汉卿》《松赞干布》《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红色宣传员》《于无声处》等数十部舞台剧和影片《透过云层的霞光》、电视剧《燃烧的心》等。2007年中国戏剧百年纪念,欧阳山尊曾以年逾93岁高龄最后一次登台演出,在解放军歌剧院朗诵了《过客》。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赵起杨(1918一1996)河南开封人。十八岁奔赴延安,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到1945年间,他先后担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并参加了《白毛女》、《前线》、《粮食》等剧的演出,成功地塑造了赵大叔、斯维至卡等舞台形象。这以后他又先后担任了晋冀鲁豫边区文联秘书、冀南区党委文委副书记等职,直到全国解放。1952年,他参加了北京人艺的组建工作,直到1977年,他一直担任北京人艺的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他对话剧艺术有很深的造诣,在繁忙的行政管理之余,还与人合作创作了话剧《矿山兄弟》、《星火燎原》,合作改编了话剧《智取威虎山》、《红岩》等。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剧目厅设有(一)、(二)、(三)三个展厅。展示的是人艺建院以来最经典、最有代表性的剧目的剧照、道具、服装等。如《日出》、《骆驼祥子》、《蔡文姬》……等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话剧。在橱窗中我还看到了老一辈人艺工作者排戏时的导演手记、演员日记。
       剧目厅(一)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剧目厅(二)。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剧目厅(三)。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舞美厅。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理论与教学厅。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参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