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化寺游记
智化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东口路北。建于明英宗正统八年(1443),是明初司礼监太监王振仿唐宋"伽蓝七堂"规制而建的家庙。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被明英宗赐名"报恩智化寺"。智化寺京音乐闻名于世,有音乐活化石之称。2006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61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穿过蜿蜒、狭窄的胡同,便到达了隐藏在一片杂乱民居中的智化寺。整个寺院坐北朝南,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钟鼓楼、智化门、智化殿及东、西配殿(大智殿、藏殿)、如来殿、大悲堂等。寺内主要建筑物的屋瓦用黑色琉漓脊兽铺砌,虽经历代多次修葺,梁架、斗拱、彩画等仍保持明代早期特征。
智化寺山门门额上有石刻“敕赐智化寺”。山门左侧挂有“北京文博交流馆”的牌子。一对石狮雄踞山门两边,门对面原有照壁,解放后拆除,现为民居占据。山门前停满了私家车,使原本就不宽敞的胡同更加拥挤。
入得山门便见形制相同的钟鼓楼,分列东西。
智化门,又称天王殿,殿前有两通石碑,一为“敕赐智化寺报恩之碑”一为“敕赐智化寺之碑”。殿内原有弥勒、韦陀、金刚等塑像,现已无存。目前是介绍智化寺变迁的展室。
智化殿为寺院正殿,原有金碧辉煌的斗八藻井,但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连同万佛阁的藻井,被寺僧盗卖至美国。殿内中央原有汉白玉须弥座,上供金漆佛像,左右各列罗汉10尊,北侧亦有佛像,现已不存。现殿内中间供奉的释迦牟尼佛,西侧供奉弥勒佛,东侧供奉燃灯佛等三尊佛是从大悲殿移存过来的。原存于鼓楼内的明制大鼓也移存在殿内,两侧的玻璃展柜内用文字和实物详细介绍了智化寺京音乐的历史。智化殿后抱厦内是“地藏菩萨与十府冥王”壁画。每日的10:00和15:00在此有智化寺京音乐表演。

智化殿前有东西配殿,东为大智殿,西为藏殿。
藏殿内因存一具北京仅有的明代八角形转轮藏而得名。“藏”在这里是容纳收藏的意思,这具转轮藏建筑结构严谨,雕刻艺术精湛,佛教含义深奥。顶部藻井做工考究,刻意求工。
东配殿为大智殿。原供奉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观音骑犼,文殊骑狮,普贤骑六牙白象,现均已无存。
智化殿后是如来殿、万佛阁。上层为万佛阁,下层为如来殿。是智化寺中轴线上最大的建筑。上下两层均金砖墁地,墙壁上遍饰佛龛,供奉木质漆金小佛像9000余尊。如来殿顶部藻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流失美国,目前保存在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
一层如来殿内供奉的是如来佛。大梵天、帝释天作为胁持。东北、西北角有楼梯可上楼。殿内还立有明英宗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颁赐经书的藏经碑和经橱。






大悲堂为智化寺最后一座殿堂。原供奉着木制千手观音坐像,西配房为“旌忠祠”供奉王振塑像,东边是方丈院,现均已无存。目前为少儿科普活动场所,这天正在进行蜡染的实践。
注:
智化寺开放时间为每天的8:30-16:30(每周一闭馆);每周三,前200名参观者和开放日期间集体预约的未成年人可免费参观;大学生及研究生凭本人学生证可享半价优惠;老年人、残疾人、现役义务士兵、中小学生、北京市见义勇为荣誉获得者凭相关证件可免票参观。
游客可以乘坐44、650、800、750路公交车在雅宝路下车。24、674路公交车禄米仓站下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