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1)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位于永定门大街西侧的先农坛内。1991年9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是我国第一座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反映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建筑艺术、建筑技术的专题性博物馆。
先农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祀神农、耕谡田和观耕的地方。经过几年的修缮和复建,这座完整的明代皇家坛庙建筑群已恢复雄伟宏大的英姿。太岁殿、神仓、神厨、具服殿、观耕台、先农神坛、庆成宫等建筑成为北京市难得的历史遗存。现在的展区只是先农坛的一小部分,北京育才学校与其共 进一个大门。
博物馆现有三个展览:设在太岁殿院落的“中国古代建筑展”、设在先农坛的“北京先农坛历史文化展”和设在具服殿的“中华古塔展”。
进入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影碑和道路两边参天的古柏,给人以古朴、庄严、神圣的质感。
焚帛炉。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祭祀太岁诸神焚烧祝帛祭品的场所。
太岁殿院落,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七千余平方米,是祭祀太岁神及十二月将神的场所。该院落由拜殿(第一展厅,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程),太岁殿(第二展厅,第二部分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技艺),西配殿(第三展厅,第三部分中国古代建筑类型欣赏),东配殿(第四展厅,第四部分北京四合院展)。展厅内陈列的大量丰富多彩的图表照片、栩栩如生的实物、细致精美的模型,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从茅茨土阶的原始状态发展到明清时代城墙高筑、布局严整的宫廷建筑所走过的漫长里程。各时期的建筑风格;各地区的建筑特色历历在目:汉之古拙,唐之雄大,宋之绮丽,元之自由,明、清之规范;北国之雄浑,江南之典雅,蜀中之朴真。
拜殿,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程。
萌芽与发端,原始社会、夏、商、周。约公元前6000年—前221年。
隋唐气韵,隋、唐、五代十国。公元581年—960年。
高颐阙(模型1:3),东汉(25—220年)。四川雅安东汉宜州太守高颐阙是汉代石刻仿木构建筑的代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