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135*****871
135*****87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379
  • 关注人气: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源寺游记

(2016-02-03 09:27:22)
标签:

法源寺

佛教文物

丁香

分类: 游记
                                          法源寺游记
       源寺位于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东侧,是现存北京城内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古刹。始建于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原名悯忠寺。明清重修,雍正帝赐名为法源寺。1955年中国佛学院在此成立,1979年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成立,1980年恢复中国佛学院。是我国珍藏佛经最多、版本最珍贵的寺庙之一。1963年,亚洲11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徒会议也在这里召开。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南门外是紧邻南横西街的唐悯忠寺故址。现在是闹市中难得的休闲广场。广场上建有唐悯忠寺故址纪念碑,向北看,便是法源寺照壁。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是中国佛教寺院所有寺院中的一座典型寺院,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七进六院的古建筑群体。院内殿宇巍峨,佛像庄严。进山门为第一大院,左右有钟鼓楼,往后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毗卢殿(净业堂)、观音殿(大悲坛)、和藏经阁(卧佛殿)等。其余两边分别建有:客堂、接待室、斋堂、禅堂、僧宿及佛教文物馆等建筑物。西面专门建有中国佛学院教学楼和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
       法源寺还是一座佛教文物博物馆,寺院的每座建筑内几乎都有古老的佛像、文物等。主要有:唐、辽、金、清各代重要碑刻,有东汉陶制佛像,五代、明、清的铜、石、木雕佛像等珍贵文物。各朝代的宝鼎香炉、碑文史记、佛经收藏等。
       寺内还有享誉中外的唐松、宋柏、银杏、丁香、七叶树、龙爪槐等古树、名花。
       进入山门,第一院内建有天王庙,东面是钟楼,西面是鼓楼。院内松柏参天。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天王殿正中供奉着明代制作的弥勒菩萨化身—布袋和尚铜像,弥勒像后则是勇猛威武的护法神—韦驮坐像(韦驮殿),殿内两侧是四大天王铜铸像。殿内所供奉的佛像均为明代铸造的,极为珍贵。
       天王殿前有两棵株白皮松(也叫白果松、虎皮松),为元代所种,至今也有七百多年历史。为法源寺的花木之冠。
       铁铸宝鼎:宝鼎是佛教寺院用来焚香而用,和香炉是相同的作用,一般来说三足为鼎、四足为炉。此鼎上刻有八卦,署款“庚戌年乙酉月”,是雍正年间所造。宝鼎的八卦并非道家之用,而用来定方位。有“慈宁宫”字样,可能是从故宫移来的吧。
       天王殿青铜狮子:此对青铜所造的狮子与北京故宫和颐圆的青铜狮子形象非常相同,是雍正年间所造,在国内其它地方寺庙非常少有。这两个青铜狮子一个踩绣球,一个踩小狮子,绣球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小狮子象征着后代兴旺发达。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天王殿东边侧门两边分别挂着“中国佛学院”和“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的牌子。
法源寺游记
   第二院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的是“华严三圣”,即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像,均为明代所造,木胎、贴金罩漆。正中的毗卢遮那佛端坐在须弥座上,像高2米,脑后后有光环,连座通高3.97米。抢厦梁上悬挂乾隆御笔“法海真源”匾。
       文殊、普贤分立两旁,像高2.14米。这三尊塑像,雕刻工艺精湛,相貌庄严,在明代同时期的塑像中是上乘之作。大雄宝殿两侧是十八罗汉坐像,像高约1.35米,木胎、贴金,这是清朝时造像。
       在大雄宝殿前还有两根石柱,是唐朝建寺时的原物,非常古老。
大雄宝殿前的铸铁宝鼎是明万历年间所造,署款“万历三年”字样,为当时本寺住持明玉、明礼所造,并刻有“悯忠寺”字样。
大雄宝殿前还立有乾隆御笔“心经”碑和武则天所立的无字碑。但碑文已经不那么清晰了。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第三院悯忠阁:这是法源寺最早的建筑物,台高一米有余,周围护以砖栏,殿宇建于台上,结构非常别致,外墙以十二柱为架,室内以十柱支撑。结构与故宫御花园万春亭极为相似,据考证就是仿照悯忠台而建。室内陈列有历代相传法源寺原藏一些文物,如唐《无垢净光宝塔颂》、《悯忠寺藏舍利记》、《燕京大悯忠寺观音菩萨地宫舍利记》、唐永微元年《毛藏妹严行》造像等文物。台外墙壁刻东面有《京都古悯忠寺龙王菩萨灵井记》等,西面有陈尔锡草书《心经》、《法源八咏》等。
       汉白玉香炉:此汉白玉香炉本是北京天坛东门外的法华寺的香炉,是属于清乾隆年间所造,置款“乾隆五十八年”字样,并刻有“法华寺”字样。须弥底座、层层重檐,炉身雕刻八宝和云纹极为精细,为石制香炉中少有的精品,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第四院为毗卢殿(净业堂),净业堂前有一巨大石钵,双层石座,周围雕海水花纹和山龙、海马及八宝等形象,雕刻极为精美,几可与北海团城的渎山大玉海媲美。
       净业堂内供奉的是一尊明代铜制的毗卢佛巨像,在殿内触及屋顶(高4.58米),共分为三层,下层为千朵莲瓣巨座,每一个莲瓣上都镂有一尊小佛像;中层为四方佛,面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最上层则为毗卢佛像,庄严肃穆。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第五院是观音殿,观音殿正中供奉的是观音菩萨的法身像,所以头戴毗卢帽。
康熙御匾:观音殿中央悬挂的这块匾额是康熙皇帝的御笔,亲赐“存诚”,意思是做人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都要在内心保存一颗真诚的心,才能不愧于天地之间。这是儒家的思想,但与佛教的“虔诚”不谋而合。
       殿前的铜鼎异常精美。是法源寺方丈一诚率爾序大众暨十方信众所制。
殿内还陈列着唐和五代人的写经,宋、元、明、清版经文。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寺院的最北端也就是第六院为藏经楼,藏经楼中央供奉一尊卧佛,是释迦牟尼涅槃时的遗像,俗称“睡佛”,右侧身而卧,两腿自然弯曲,右手置在头下,佛教名为“吉祥卧”。是明代用樟木所雕,大约有七米多长。原来供奉于海淀区卧佛寺内,解放后才移到法源寺。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银杏树:在卧佛殿前的这棵银杏树,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此树据考证为唐代所种,原来本是左右对称各一棵,西面一棵原树已死,这棵是后来补种的。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寺院两边配殿分别建有:客堂、接待室、斋堂、禅堂、僧宿等。
五观堂是佛学院上课的地方。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的前庭后院都种植丁香,不但数量繁多、千百成林,而且品种、花色各异,除了中国原产的华北紫丁香及其变种白丁香以外,还有传说中郑和下西洋时从南洋马鲁古群岛带回来的洋丁香。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的中午,法源寺会为香客准备斋饭,斋饭免费,不过也可以随缘给一点钱。
       这座地位极高的古刹还未被大多数游客所知,除了初一、十五外这里的游客很少,非常清幽静谧,很有佛门清净地的风韵。门票5元,无免票。
法源寺游记

法源寺游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