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氓》教学设计

(2014-03-30 18:11:51)
分类: 语文

《氓》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鉴赏先秦到汉魏晋诗歌,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及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了解赋比 、重章叠句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氓》是《国风》中一首著名的弃妇感伤诗,是弃妇离夫返娘家所作。充分体现了《诗经》的特点,值得学习。《氓》它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她幼年时的欢乐、恋爱时的盟誓、婚后的变卦、怨愤、留恋、痛苦等婚恋悲剧。教授本课时,首先根据学生初中所学过的《诗经》知识适当补充内容,并提及其他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激发学生读《诗经》的兴趣。再次就是赏析《氓》,一使抓住对比,抓住女主人公结婚前后的变化和“氓”前后态度的变化,来引导学生理清诗歌大意;二是结合诗歌,分析女主人的形象,以及探讨其爱情失败的原因;三是结合诗歌里面的赋比兴表现手法,进一步理清女主人公的内心想法,进而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理解《氓》的含义及掌握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1、抓住对比,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2、熟读成诵,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1、同情《氓》的女主人公不幸的爱情遭遇。

          2、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感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及领会赋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教学难点】1、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中人物情感。

            2、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1、讨论法。2、诵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第一单元我们欣赏了散文的优美的语言,从中感受作者的心灵的博动。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是诗歌单元。学习诗歌,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应该从哪里得到提示?

明确: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二)《诗经》的相关知识: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诗经》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板书),,今天所学的《氓》就属于《卫风》中有代表性的一篇弃妇诗。

(三)听录音,注音。

(四)集体朗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节奏,一般读成“二/二”节拍,逗号稍短促,句号稍拖长,章节之间要比句间停顿更长些。

(五)整体感知课文

1、提问:刚刚大家都读了这首诗,对它应该有了个初步了解,谁能告诉我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氓》是一首叙事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女主人公与“氓”从初恋、结婚到被遗弃的痛苦经历,表达了她怨恨的感情和决绝的态度,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女性形象,故事相当完整。

2.梳理课文行文思路: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段落

段意

女性的情感

1

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热情、幸福

2

男女恋人相思、结婚

3

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悲痛、怨恨

4

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5

补叙(回忆)多年的苦楚和处境

6

今昔对比的怨恨和决绝

清醒、刚烈

诗歌共六章,按“恋爱——婚变——决绝”这样的思路叙述。(板书)

(六)具体赏析:

课前我们运用早读课的时间借助课下注释,疏通了诗歌内容也相应找出一些常用字的特殊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成语和特殊句式。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赏析课文内容。

1、学习“恋爱”部分。(12章)

恋爱阶段,男女双方各有何举动?反映出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

男:抱布贸丝  来、谋

女:乘、望、泣涕、笑、言

女:温柔体贴、纯真热情、信守诺言。

2学习“婚变”部分。(男生朗读)

1三四两段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结婚后的“氓”性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年的“蚩蚩”到现在的“暴怒”,给女主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对比

桑未落,叶沃若——桑落,  叶黄陨

士之耽可说——女之耽不可说

女不爽——士贰其行

比喻

桑叶

鸠食桑葚

叶沃若

叶黄陨

兴中有比: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用自然现象起兴,引出生活及感情变化,兼以隐喻,更能激发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2)这一段表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

明确:性格:任劳任怨。(板书)

3 、研习“决绝”部分。(女生齐读)

1)提问:看看最后一章,看看女主人公对这个薄情的丈夫是不是乞求?有没有凄凄惨惨凄凄?何处看出,反映出她性格哪方面?(讨论)

明确:决绝地分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反映出她刚毅不屈,对丈夫遗弃毅然离去,这一段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清醒、刚烈的。(板书)

2)提问:这一段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将昔日的“信誓旦旦”与今日的结局作对比。

(八)深入探究:

你认为“氓”是个怎么样的人?你如何看待《氓》中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参考意见:

男主人公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或许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的恩爱,无情地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家伙。

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七、课堂小结。

《氓》大致按事实发展的过程叙述这一悲剧的始末,运用“赋”“比”“兴”及对比的艺术手法,将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增加了叙事的感染力和抒情的深度,全诗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却不失坚强的妇女形象,她的遭遇值得我们同情,她的人格值得我们尊敬,而男青年的做法则应遭到我们的指责。

八、背诵并预习《采薇》;完成《优化方案》相关练习。

九、板书: 

段落

段意

女性的情感

性格

1

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热情、幸福

纯真

痴情

2

男女恋人相思、结婚

3

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悲痛、怨恨

任劳

任怨

4

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5

补叙(回忆)多年的苦楚和处境

6

今昔对比的怨恨和决绝

清醒

刚烈、果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