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氏族谱|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邓氏26支统一字辈详解

标签:
交流信息 |
分类: 陕西邓氏文化研究会 |
前言:此文为邓隆华从蓬安县《邓氏族谱·资料》下册摘录,由于手工录入,与原版有出入,敬请指证!
2022.6.29
1、徐家茶亭
字派:材汉茂国楚钟源士长明天怀维永正广大培家声学修开远志运泰锡昌荣
蓬安,仪陇鄧氏一族之祖“起自江西,系出吉安。”元末明初,时官公移于湖南永州府祁阳县,卜居南路普乐乡合邑十四都,地名大岭头,停仓头、侍塘、火塘、冲头、沙井、漏塘、托谷町等处。明朝二百余年,宗支繁衍,扩地四十余里。清康熙年间“旨诏迁徙”之时,先后有迁川者,散居多处。我十一代“材”字祖,康熙三十六年(1697)至,落业蓬北,宅身凤凰山坎下。
一代祖:邓十富。
二代祖:邓景仁,邓景清,邓景德。
三代祖:邓德荣,邓德华,邓德富,邓德贵。
四代祖:邓千,邓恭,邓贤。
五代祖:邓容,邓秀。
六代祖:邓渊,邓济,邓江。
七代祖邓朝爵,邓朝禄。
八代祖:邓功相,邓功轩。邓功翠,邓功阜,邓功昂,邓功旦,邓功鼎,邓功晨。
九代祖:邓一策,邓一奇,邓一生,邓一望,邓一正,邓一魁。
十代祖:邓林蕃,邓林芷,邓林茂,邓林苕,邓林萃,邓林茗,邓林义,邓林善,邓林荪,邓林富,邓林苍,邓林茏,邓林益,邓林宪,邓林葱,邓林首,邓林羡。
十一代祖:邓奇材,邓阳材,邓懿材。邓启材来川落业鸡山沟。邓高材、邓胜材、邓如材来川落业金鸡沟。邓尚材、邓美材来川落业定远县。邓弘材来川落业芳广沟。邓舜材来川落业张家沟。邓芝材来川落业马家坝。邓信材来川落业横沟。邓儲材来川落业天井沟。邓敏材来川落业小天井沟。邓宾材来川落业凤凰坝清山沟。邓科材。邓仁材来川落业张家沟。
2、海田桅子坝福公支族
邓氏湖广始祖流传原序
吾族原系殷周封建邓国,为楚覆灭隶籍南阳,越东汉而有邓禹,声名始洋溢乎中国焉,至晋、唐、宋、元代有名人。
吾祖世居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地名大岭,数百年矣。自洪武诛灭陈有谅之时,祖邓愈辅主征剿群雄。我长祖讳孝、次祖讳良、三祖讳福始迁于楚,落业池南永州府宁远县,次迁陵零县,地名牛皮滩,仙人桥,火烧屯,鸾枕头;终又落业祁阳县、五里山、旗头町。但斯时,吾祖弟兄三人,置业虽同而趋向各异,长福讳孝者,志在为徭,至今祁阳,地名茨木塘、长溪山等处,属邓姓者,即长公祖后裔也。次祖讳良者,志在为民,至今祁阳地名秧田花山,茶停属邓姓者,即公祖之后嗣也。三祖讳福,年富力强,相貌魁伟,既不为徭,又不为民,而愿军,至今陵零、祁阳界连,地名牛皮滩、火烧屯、旗头町数处之属邓姓者皆三祖之子孙也。三祖讳福为太祖驾前指挥,吾辈皆其支脉,世居火烧屯几成村,立宗祠于大冲桥,永为春秋祭祀,香火之依。今生齿日繁,派衍日增,倘谱无稽,保无本支混乱乎,爰历记其始末,并胪列议定伦次字派,十句五十言右,俾后世子孙卓越明达者,庶得以是为指南焉。
始祖议列字派曰:
公德单宽思,早定何排廷。文孔登茂国,尚仕开祥雲。翊君彰洪瑞,景泰永祚馨。元启材伟达,光炳相时亨。崇良存安化,本裕怀维新。(单、早、排三字助语词也)
3、罗家幸福沟邓世泰、邓世武支族
原谱序
源流吴地祖居新昌萍迹楚方寄籍永州清溪不远千里而来祗望返故里岂期举家落业必须以继先人切思离宗别祖盖亦有年察其分枝分派古云水从源处而流木由根本而发遐想人生天地间宁不源其根本乎水有大小有泾有渭有澄有清乎水阁分派木有老有嫩有荣有枯有茂盛乎树大分枝而吾之宗有祖祖有父父有身身有子子孙三思始吾祖居于江西而子孙生于湖南想吾祖生于天地已知源流而子孙移于楚岂知根本是比体查宗祖来历传之后代子孙书曰以亲九族九族既睦由是尧帝首亲睦以教也礼曰尊祖敬宗故收族谱明人道必以睦族为重也夫家之有族犹水之有派木之有枝虽远近异势疏密异形要有本源则一故以待其修族谱也健如身有四体百肢务是血脉相通而疴瘃相关在吾凡有子孙务必存留族谱知其根派也奉旨搬迁湖广挥之于一时记之永世谆谆诲子孙切莫忘根本。祖宗积德厚永远荫子孙依谱序云光前耀祖子贵孙贤有志读书者步登青云有力务农者五谷丰登有本生放者放十百金有本生理者满面经营宁愿荣宗光祖无为牛后之人开附源流分派而视为流水浮云序之后世代为记
自江西山场宗枝基址田塘屋宇犹恐子孙不能回家误先人置心欲归吴地至楚身轻足重弗克还乡有虑衣锦夜行有违前人之祝故能效也只将事业具细开明传流后人记之总之切勿忘根本也今将自吴楚至蜀始祖子孙分派俱以晰注明后添丁进学取名议定字句后辈抄存照字遵行故知尊卑而无乱宗纷纭之等事也字派禄云。
班列存仕文宣仁世登承一天为国正宗祖永事亨(注:后辈将宗、祖、事三字改为孝、忠、嗣)
江西家族
祖贯江西道瑞州府新昌县新安乡新都团滠田保二十都人氏。始祖三人游山打猎遇田居住(注原谱未说明他们何时从何地而来),大祖邓愈分占滠田,二祖邓阶分占麻田,三祖邓安分占火田。
邓愈生三子:文可、宪可、寿可。
邓文可生二子:伯胜、伯鹏。
邓伯胜生三子:宗敬、宗器、宗移。
邓伯鹏生三子:宗行、宗明、宗冕。
邓宗敬大富兴万石仓库妻妾九人生子年幼未述。
邓宗器生子邓璇。
邓宗移生子忘却二班子孙生子仕海仕渊。
邓宗冕生子邓友中。
邓璇妻毛氏生二子:邓传、邓佐。
邓传妻罗氏生三子:存经、存禄、存豹。
邓佐妻氏生子邓典山。
邓典山妻氏生子仕鉴,妾生子仕清。
仕鉴生三子:朝阳、朝凤、朝鸾。
仕清生子朝虎。
朝阳生四子:宣伯、宣仲、宣俸、宣伦。
朝凤生四子:宣儒、宣化、宣俊、宣仕。
朝鸾生二子:宣用、宣仁
存经生子仕鸾。
存禄生于弘治戊申年十月初七日寅时,死于癸亥年三月二十三日申时,终年七十六岁,葬于牛岭山。年幼出外丰城都银匠生理,年至三十回家寻祖,复住新宁县八锷冲教书,住水漕岭种地,查祖房有半间,回家居住,地名路塘冲,娶妻袁氏,夫妻白手成家,生四子仕钱、仕钟、仕钦、仕锷。
仕锷生七子:宪文、福文、懋文、惠文、志文、聪文、凭文。
邓友中在永乐甲午年,科进士,身授官职,初任行堂县,二任交和县,三任高升真府,故慢秋粮,急死还乡。有诗曰:
吾今五十二春秋,出载行堂一半周。僚内官员侵害我,自今死后又为俦。
所生二子最清闲,日出三山未劈开。因此为人居世上,欲求富贵不难来。
官厅对:旺代明经龙虎榜中题姓字;藻廷建策麒麟阁上画像容。
牌楼对:鸢鱼照化育,奎璧焕文章。
湖南家族
邓存豹生于己卯年十月初九日,嘉靖元年(壬午年)白手外出来至东安县种地生理娶妻唐氏生二女,家业渐兴,自虑无嗣,复回吴地哀怜存禄兄,抚仕钦承继。于嘉靖十七年九月初八日寅时寓彼祀烟兴家。置买苦竹塘田地屋基盛数百亩,名播乡里。兄存经早死,承担养大其子仕鸾。死于壬午年八月二十八日,葬于屋后艮山坤向立坟。
邓仕钟妻聂氏生三子:凤文、凰文、元文。夫妻白手成家,置买苦竹塘田地数处,起造房屋数座,粮米数石,接男数人,教子读书,授官职京扎。
邓仕钦妻黄氏,妾陈氏,生八子:志文、念文、思文、意文、愈文、应文、德文、悉文。钦祖生于已丑年五月初三日申时殁于丁未年十一月十一日亥时。浅于荞子冲戊申年十月初八日安葬癸山丁向立坟。妻黄氏生于丙午年六月十三日丑时殁于甲子年十二月初六日辰时安葬于苦竹塘后丑山未向立坟。妾陈氏生于丁酉年二月十四日申时,殁于天启五年九月初九日子时,,安葬于怀香山本年十一月初九日亥时辰山丙向立坟。
邓凤文,妻陈氏,生一邓宣谅。殁于湖南保庆府新宁县蔡家龙回村亥山巳向立坟。妻殁葬于湖南永州府东安县宣义乡七都范家村丙山辰向立坟。
邓凰文,妻氏,生四子:宣文、宣学、宣举、宣记。
邓元文,妻氏,生二子:宣荣、宣华。
邓宣谅,妻黄氏,生子:邓仁荣。
邓仁荣,妻沈氏,生二子:长世泰,次世武。荣祖殁葬于湖南永州府东安县苦竹塘水漕里立坟。妻殁葬于永州东安县粟树冲立坟。
四川家族
吾祖邓仁荣,妻沈氏,生世泰、世武二子。泰武原系湖南永州府东安县苦竹塘人氏。康熙三十六年兄弟二人奉文携带家眷来四川北道顺庆府蓬州东乐乡金城里六甲地名千佛沟立户(现名为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罗家镇幸福沟)投税双河口上两沟田地产业,数年后兄弟二人分业拔粮各自投税称纳,兄世泰分占中嘴山出水左沟田地山场,弟世武分占中嘴山出水右沟田地山场。各修各造子孙管耕。中嘴坟山公众,先死先葬后死后葬,不得阻滞。界限以埋石为据,注册登记。二祖来川在中嘴山下左侧修造大瓦房一座同住,后为事拆毁。子孙各自散村造屋立业。世泰生于顺治九年壬午六月二十九日申时,妻周氏生于顺治十七年庚子七月十八日子时,夫妻殁葬中嘴山大众坟山癸丁山向立坟。世武夫妇殁葬于中嘴山公众坟山正向立坟。二祖的后代子孙分述于后,望世代为记。
4、新河黄竹坡、陡梯子邓礼仁支族
字派:绍美祖功贤礼发承家日谟献辅年国枝敦本厚嗣续庆云联湘蜀兴典训叫孝仁入宣仕品兢良芳
该族入川始祖邓礼仁于一八一一年奉旨由湖南省长沙府宁乡县九都九区,地名蓝田湾洪山庙,移入四川省蓬安县新河乡黄竹坡落业。
第二十一代 礼字辈
礼仁,妻黄氏,子发学、发富、发荣
新河乡邓家陡梯子家林后裔
该支族无原族谱,又无碑文,对家字辈的上几代不明,只得从“家”字辈的后裔述后。
5、新河双河口邓星通支族
吾族无族史料,经族中老人邓朝仪回忆和查坟碑刻载,入川始祖由湖广移入四川省蓬安县新河乡双河口落业。但何人何时由何地入川,以及宗字派以上记不清,现族人要求按现有资料入新谱。
原邓氏字派:……,宗顺登朝联,万有仁德大,福寿永康禄。德字辈同新字第一字同辈(见《新旧字派同辈对照表》)。
宗字辈
邓宗囗,妻氏,子星通。
星字辈
星通,妻陈氏,子顺昌。
顺字辈
顺昌,妻陈氏,子登高、登建、登贵、登鹏、登富、登明、登第。
顺畅,上辈不清,妻郑氏,子登礼、登炳、登先、登政、登洪。
顺元,上辈不清,妻陈氏,子登文。
6、济渡乡麻雀沟邓本宽支族
麻雀沟支族,邓必达于一六九七年奉旨由湖南省永州府陵零县清泉乡关口田庄,移入四川省蓬安县济渡乡插占麻雀沟立宅居住。
字派:本文必继承,一二三光廷,有子联科第,荣昌发达兴。从十九代起,启用新字派第四字,族人遵循。
第一代 本字辈(湖广始祖)本宽,妻谢氏,子文秀。
本宽,妻谢氏,子文秀
第二代祖文字辈(湖广二代祖)
文秀,妻韩氏,子必达。
第三代祖必字辈(入川始祖)
必达,妻氏,子继富、继华。
7、济渡乡小深沟骑龙屋基支族
邓大龙、邓大刚、邓大松弟兄三人于一六九七年,奉旨由湖南省神州府麻阳县移入四川省蓬安县济渡乡。邓大龙插占济渡小深沟骑龙屋基落业;邓大刚插占济渡乌雅嘴落业;邓大松插占济渡冒盒山落业。
字派:大有二字由邓大龙入川时代来的。尔后,祖先自拟20个邓氏字派,万世上志永,天一荣维先,文仁崇官化,忠本定长千。从16代起可启用字派第一字,也可继续使用原字派,望族人遵循。
(一)小深沟骑龙屋基邓大龙后裔
第一代 大字辈(入川始祖)
大龙,妻氏,子:有重、有为、有正。
(二)济渡乌雅嘴邓大刚后裔
第一代 大字辈(入川始祖)
大刚,私塾,妻氏,子有乾
(三)济渡冒盒山邓大志后裔
8、兴旺镇瓦店子邓朝林支族
本族原族谱书已毁坏。经查瓦店子台字塝坟碑刻载,入川始祖邓朝林,于一六九七年奉旨由湖南省永州府陵零县移入四川省顺庆府蓬安县兴旺镇,插占瓦店子立宅居住。
本族人邓泽武提供邓氏字派(抄件):朝兴秉成,仕庆明良,德泽安邦,益忠据,万世其昌。
公元2000安邓修谱拟定了五十字新字派,原字派耀字辈与新字派字同辈,从第十六代起可启用新字派第一字,亦可继续使用原字派。
第一代 朝字辈(入川始祖)
朝林,妻于氏,其后不详。
9、岳池、骑龙中石门邓兴寿支族
吾族无原谱,经族人邓先杰回忆,入川始祖于一六九七年奉旨由湖南永州府祁阳县移入四川省岳池县苟角猫儿石落业,尔后邓兴寿由猫儿移入骑龙乡中石门落业。
吾祖入川后自拟字派:朝廷兴锦寿,一必正荣昌,承先宗德礼,启英庆泽良,永久治安邦,万世顺天长。
朝、廷两代不详
第三代 兴字辈
兴寿,私塾,妻杨氏,子锦重。
10、兴旺观山梁邓文银支族
本族无原谱书,根据族中老人邓开贵提供入川始祖邓恩光插占南充市高坪区东观立宅居住。民国初期邓文银由东观移入蓬安县兴旺镇水泉村观山梁落业。
邓恩光入川时,由湖南代来邓氏字派7个字,即恩起焯元洪协时。尔后祖拟20个邓氏字派:文学开昌运,明良兴朝邦,沼述渊源远,升平福祚长。公元2000年安邓氏修谱拟定了五十字新字派,原字派“朝”字辈与新字派字第一字同辈(见《新旧字派同辈对照表》),从第十六代(朝字辈)起启用新字第一字,亦可继续使用原字派。
第八代 文字辈
文银,私塾,妻刘氏,子学荣、学明、学思。文玉,私塾,妻氏,子学章。
11、天成杉木湾邓大熙支族
邓大熙于一六九七年奉旨由湖南省陵零县移入四川省蓬安县天成乡插占杉木湾立宅居住。
邓大熙入川后自立字派:大志千荣祥,先才文德茂,光忠永世龙。从十六起,启用新谱第一字,本族人应予遵循。
第一代 大字辈
大熙,妻张氏,子志周、志合。
12、海田观音堂邓世馀支族
吾族无族史,经族人邓泽、邓胜浩等回亿,吾祖邓世馀于一六九七年,奉旨由湖南省零陵县移入四川省蓬安县海田乡,插占观音堂立宅居住。
入川始祖邓世馀由湖南代来邓氏20个字派:朝廷文字世,国一二三良,名永光胜德,治隆景荣昌。从第十七代起启用新字派第二字辈。望族人遵循。
第一代 世字辈
世馀,私塾,妻氏,子国元。
13、海田乡马胡子沟邓忠周支族
邓忠周于一六九七年,奉旨由湖南省永州府陵零县,移入四川省蓬安县海田乡插占马胡子沟立宅居住。
忠周入川后自立字派:忠魁呈廷,三元定继,应时怀盛,卓瑞启正。从十七起,启用新字派第二字,亦可从十六代起启用新字派第一字,望族人遵循。
第一代 忠字辈
忠周,妻田氏,子魁吉。
14、碧溪桥邓以贯支族
字派:维尔胤荣、继承先德、时世昌隆、永正家国。
据查,我支明朝、清朝时居湖广省永州府零陵县城,祖田曲河岛,祖墓位于三角堰、凉桃山、纱帽岭、石角山,祖辈居仙人桥一带。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丁丑岁九月十三日,以贯公(入川后甲册名为邓必遂,妻吴氏)率弟以唯及四子(维煜、维焕、维煊、维灿)、三媳、一孙共10人,应命入川。
入川后字辈为:维尔胤荣、继承先德、时世昌隆、永正家国。
湖南家族
一世祖:道源,应源(明初洪武年间由江西金溪县归德乡迁湖南零陵)
二世祖:士昌(以子敬赠监察御史)
三世祖:敬,字惟诚,号恪菴(进士,监察御史)
四世祖:仕明
五世祖:尚宾(字孔诣,妻刘氏)
六世祖:儒
七世祖:元鼎
八世祖:大有
九世祖:国凤,天凤
十世祖:孔俊
十一世祖:芳桂,芳蘭等弟兄五人;芳桂生以贯,以唯。
另:
邓敬有三子,长子邓连,字廷器:宣德十年1435年乙卯科举人,惠州府教谕,景泰六年(即1455年)编纂《惠州府志》,后升韩府左长史。
邓敬之孙邓尚宾——成化十三年1477年丁酉科举人,刘氏邓尚宾妻年十九得子仅六月而尚宾殁矢志守节和顺端肃笑言不苟事翁姑惟敬课儿孙以义卒年七十有四守节五十六年。
邓敬的元孙(即玄孙也就是孙子的孙子)邓钟衡,性仁厚居尚礼义,两事继母曲尽养,生平不履公庭,惟一经训子乡党称为首焉。
此内容可见于《零陵县志》、《永州府志》及《惠州府志》。
现寻找江西金溪县的同宗、迁湖南始祖道源公的后裔(我支系应源公后裔)、三世祖敬公另两个儿子的后裔、九世祖国凤公的后裔、十一世祖芳桂公四个弟弟的后裔。
有本族相关资料的宗亲或本族同支的宗亲请联系邓隆华,微信号mike068068,QQ369839395(申请加好友时请注明“邓氏”字样);或在本文后面留言。
15、碧溪乡骆子坡邓尚仁支族
骆子坡支族之族谱序和尚字辈至臣字辈属原族谱抄件记载。高曾祖考启一世祖邓尚仁乃系湖南省永州府陵零县归德乡乡里上屋塘人氏居住。屈指数代祀后裔纷云,诚恐人禋,为此,查以处地根源,昔在旦同一祖发脉,以亲疏房分字派。祖於康熙三十六年搬移到四川省顺庆府蓬州南路长宁里三甲地名骆子坡坎下居住。
字派:……尚三世仕志臣,宏光正吉明,楚德天心顺,国家定太平。
第一代 尚字辈
尚仁,妻唐氏,子三让。
尚义,妻唐氏,子三湘,父子去云山落业,其后不叙。
16、龙蚕镇簸箕塘邓连翠支族
吾族谱已传失,为修谱增加难度。通过察看簸箕塘仓库屋后第二代邓万灿坟碑刻载,康熙三十六年弃楚来蜀。族中老人邓昌通看过原族谱记忆,邓连翠于一六九七年奉旨由湖北省麻城县麻石寺鹞夭坡,携带家眷移入四川省蓬安县龙蚕镇,插占簸箕塘立宅居住。
本族老人邓谭福、邓昌金、邓昌通等人,提供族史,生庚簿记载,邓连翠后自拟邓氏字派:……连万世上志,永天道应昌明,钟鼎用一体,和已维知先。
第一代 连字辈
连翠,妻吴氏,子万益、万灿、万邦。
第二代 万字辈
万益,妻曹氏,子世儒。
万灿,妻氏,子世开、世彦。
万邦,妻氏,子世顺。
17、利溪龙围寺邓尚表支族
该族谱序、字派和入川始祖至十代属原族史抄件记载。
修订利溪龙围寺邓氏族谱序
清荣堂、尚表、怡公子壬辰进士,为北直邯郸县知候,授广西贵宁府傅逝攀将军,祖妣蒋氏同三子奉旨入蜀,其长子三胜,次三英、三、三才偕家人刘毛尔。使女菊香船行至地名,曰清滩子,次子三英溺焉,葬于河岸,祖妣恸甚自思命薄,乃以使菊香配刘毛尔遗之已去矣,候不知所之,至川道顺庆府蓬州南路金城山龙回寺鹿子垭营宅于沟中,座南朝北而居焉。
康熙三十六年岁次丁丑,由楚入蜀,卜居于川北道顺庆府蓬州居焉,今睹子孙蕃衍硕且焉,不有家乘何继往开来,使世系不紊乎,爱记岭末以来,昭来前后之有志欲恢先绪者,所得观感奋发,起于百世之下,而与前人后先晖映焉,从不懿与的。
祖先拟定字派:尚三咸,一国兴让,宏光先代,家道永昌。从十六代起,启用新谱字派第一字,望本族人遵循。
第一代 荣字辈(入川始祖)
荣堂,妻氏,子尚表。
第二代 尚字辈
尚表,妻蒋氏,子三胜、三英、三才。
18、开元楼梯沟邓应祥支族
三元(现改为开元)楼梯沟支族,一至十五代属原族谱抄件记载:囗之为言几以籍禄世系也,何囗一气流行物生于天地万姓名囗本乎,祖一脉相传,如水之源远者流百世不易如。
囗囗当识故宗祖世系无以知之囗以者之前代而不谬子孙族内囗功记之乃前俟之后世而感其如字之昭明不爽世世共之者无不端赖此序矣,又必载之书籍信今传后,后世子孙晓然曰其行子者某孙庶几名正言顺秩序不紊囗永垂于久远矣。
乾隆拾叁年岁在戊辰季春月上之大吉
始祖居住江西南昌府南昌县雅鹊囗老花坡迁居湖广武昌府蒲圻县言阳乡望城里望夫山前港囗铺枫树岭王家龙饶人塘下居住,坐北朝南,自乾隆二年丁巳岁(1737年)迁入四川省川北道顺庆府管理蓬州东路维。
清道光廿八年戍申岁季秋月念八
邓荣开新修族谱永垂万古。
囗年且豆莫忘恩,水有源木有根,囗服图中恩最重,九经书内孝为尊,不忘祖祢承先意,聊报宗功裕后昆,今修族谱酬厚德,别为序次列芳名。
湖广始祖
邓公讳山,妣庙氏,葬于杨梅岭,坐西朝东。
第二世祖
邓公讳文绣,妣杜氏,同葬于瓦泥塘,坐北朝南。
第三世祖
邓公讳合林,妣匡氏,同葬于纲家滩,坐南向北。
第四世祖
邓公讳时节,妣刘氏,同葬于长亭岭,坐东向西。
第五世祖
邓公讳德清,妣氏,葬于蒋家嘴,坐北朝南。
第六世祖
邓公讳思池,妣涂氏,葬于对门山,坐西向东。
第七世祖
邓公讳章明,妣氏,葬于对门山,坐西向东。
第八世祖
邓公讳恕福,妣卢氏,葬于对门山,坐西向东。
邓公讳启荣,妣益氏,同葬于杉林岭鄯家坟,坐北向南,子尚祯、尚胜。
第九世祖
邓公讳拱玉,妣刘氏,葬于蒋家嘴,坐北向南,子应祥、应良、应元。
尚祯,字祥宇,妣饶氏,葬于后门口园角内,坐东北向西南,子应麟、应象。
尚胜,字信楚,妣卫氏,同葬于杉林岭口园内,坐东南向西北,子过继应象为子。
第十代 应字辈
应祥,字武英,妻王氏,同葬于屋下手,坐北向南,子其胜、其贤、其亨。应祥于一七三七年,奉旨由湖南省蒲圻县移入四川省蓬安县三元乡插占楼梯沟立宅居住。尔后由邓荣开新修族谱,自拟邓氏字派:应其日生荣,万世常隆兴,宗泽成可远,英才起文明。
应良,字伯舜,妻刘氏,子其昌、其龙。
应元,字武成,妻饶氏,其后不详。
应麟,字白达,妻饶氏,夫葬于蒋家嘴上手,坐北向南,妻葬于后门手园内,坐东向西,子其显、其福、其元。
应象,字南英,妻黄氏,同葬于楼溪沟小关口,坐东向西,子其荣、其富、其高、其贵、其瑞。
19、马回邓家渡支族
马回邓家渡支族,祖辈留下的族谱书已被毁坏,经多方调查,锦屏邓文太提供其木箱内盖记载祖先在福建省,拟定邓氏字派如下:友德本可仕,从值日试命,启正崇光文,元绍先盛举,世昌博中洪。但何人何时由何地入川以及一至十代人生息等均无证可查。众族人一致同意,按现有资料入新谱。马回观家渡支族原字派中,世字与新字派第一个字同辈。从26代起可以使用新字派第六个字,亦可以从二十一代起启用新字派第一字。
一、邓崇礼后裔住马回邓家渡
第十三代 崇字辈
崇胜,二房,初小,妻氏,女大妹、二妹。
崇治,二房,初小,妻氏,女大妹,二妹,三妹。老三,二房,初小,妻氏,子光文,女大妹。
崇礼,三房,初小,妻母氏,子光代、光寿、光春、光维、光德,女五妹、六妹。
崇全,三房,初小,妻赵氏,子光祝、光仲。
崇升,四房,初小,妻唐氏,子光群、光银、光禄,光茂,女大妹。
二、邓正坤由马回移入锦屏落业
第十二代 正字辈
正坤,私塾,妻氏,子崇禹、崇舜、崇忠
三、邓启仁由马回移入龙蚕白鹤林落业
第十一代 启字辈
启仁,私塾,妻氏,子正香、正桥、正春
20、锦屏镇河垭口邓应觉支族
吾族先辈留下的族史已被传失。族中老人邓孟富提供一本生庚簿,记载了两个问题,其一,应觉入川后自拟邓氏字派:应一文其生,子国开家永,孟益天星顺。其二,记载了该族第一辈至第九辈的名字。经族中老人回亿,邓应觉于一六九七年奉旨由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移入四川省蓬安县锦屏镇,插占河垭口立宅居住。从十六代起,启用新谱字派第一字,望族人遵循。
第一代 应字辈
应觉,妻氏,子一林。
21、中兴老盐井邓国相支族
中兴老盐井无族史料,经族中老人邓明远等人回亿,入川始祖邓国相坟碑和意字簿记载,邓国相系湖南省陵零县五大启祖人士,于一六九七年奉旨移入省蓬安县中兴乡,插占老盐井立宅居住。尔后邓何氏由中兴老盐井移入黄桷垭落业。
入川始祖自立字派:国尚仕正,一二大有,毓德明星光,贤仁永定昌,兴中为道学,人义卫家邦。
第一代 国字辈
国相(入川定居后回湖守藉),妻唐氏,子尚才。
第二代 尚字辈
尚才,妻朱氏,住南部汪家坡,其后不叙。
第三代 仕字辈
仕秀,妻毛氏,住南部汪家坡,其后不叙。仕伟,妻氏,住营山,其后不叙。
第四代 正字辈
正坤,妻唐氏,住蓬安中兴老盐井。
正伦,妻氏,住营山,其后不叙
22、徐家八村邓家祠支族
吾祖原江西省吉安府人氏明朝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命移湖广省永州府落业居住,清朝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填补四川,入川始祖邓洪祥携妻偕子而至落业于四川省蓬安县永济里地名黄坪沟(现徐家镇八村)界邻向唐二氏,入川始祖洪祥公修谱定字辈以别次序谱为“洪霄维仕,正大光明”八字辈族谱,清朝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因沿用八字辈族谱将完,而九世当续,乃由邓明修祖将谱续为“洪霄维仕,正大光明,家传有道,锡庆裕昆,崇以诗书,佑启根源,三时克守,仁厚常存,世代相依,永业安敦”等四十字辈族谱,沿用至今已十四代庆字辈矣。
第一代 洪字辈(入川始祖)
邓洪祥,农,私塾,妻叶氏,农,子凌霄、景宵、荣宵。
23、金溪大泥党子沟邓仁贵支族
该族无族史料,根据邓贵权提供神主牌和邓民儒提供生庚部记载,邓仁贵于一六九八年奉旨由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现今孝感市)移入四川省蓬安县金溪镇,插占大泥溪党子沟立宅居住。
入川始祖自拟邓氏字派:仁三芝国正,天星顺官清,民自安洪福,朝忠有道德,子孝富学宽,永远万百年。
第一代 仁字辈(入川始祖)
仁贵,妻张氏,子三才、三联。
24、金溪镇大泥溪沟樟树湾邓义生支族
本族无原谱。此材料是1998年9月由本村会计邓发明陪同近七十岁老人邓彰才走家串户,走访老人搜集登记。邓永柏同族人邓绍成、邓发明研究整理而成。其字派是:……义国一二三兴本,绍启人为明,世代发达永,忠厚培家庭。因情况不清此材料若有遗漏或错误之处请族人补充和纠正。
康熙三十六年(即公元1697年)邓义生奉旨由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现今改为孝感市)移入四川省蓬安县金溪镇大泥溪沟樟树湾(现今道子坪)插占为业。
第一代 义字辈
邓义生,妻胡氏,子国安、国政。
25、金溪镇大泥甘寨子、大屋基邓氏支族
邓贵生于一六九七年,由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筲箕湾奉旨移入四川省蓬安县金溪镇大泥溪甘寨子插占为业,数年后,邓伯友、邓伯伦奉旨携带家眷由孝感乡(现今为孝感市)芭蕉湾移入大泥溪靠扰邓贵生落业大屋基。伯友来川途中死亡葬于金甲鹅王颈。
本族字派是:贵时伯一二三子国家明远应洪大楚良彰。
26、骑龙邓家山邓芝祥支族
我始祖芝祥公,系湖北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瓦子街人氏,康熙年间(确切时间待考),偕祖妣仲氏入川,至蓬州北路金城里金翅山西北麓山湾插业定居。斗转星移,迄今历时三百余年,繁衍后嗣十五代,历世芳华,欣荣无际。口传,同行入川者,尚有盘龙桥沟邓姓始祖等族人。不久,另一族人出继为敖姓,有邓、敖二姓互不联姻之遗闻。
桥沟邓氏老谱记载,江西南昌桃花江大庙下,住有邓氏荣华富贵,爵禄清高八房,明成宗成化年代,战事蜂起,死伤枕藉,八房子孙分逃到湖南之安化县、贵阳县、益阳县、衡水县、善化县,福建之上杭县,陕西之宁远县散居。此后,各房又有人迁至江西瑞州,吉安府,吉水县等处,再后又有人迁至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世居。
《湖北麻城迁民入川问题初探》一文称:湖北孝市浮桥镇邓家碥住有邓氏世族,族中有清道光年间所写之《邓氏宗谱》云:我自前明寄籍今数百年矣,户口之蕃盛,如此其繁也,支庶之播迁,如此其散也……。由于年代久远,宗繁支散,尚不知始祖之名,此地先有宗人居住,口碑传,其后嗣早已播迁四川。碥西北土岗上留有大坟一座,称:“邓家碥祖坟”。因先有宗人在此,族人将始祖列为第二,旧时,祭祖时,族人公祭大祖。”
字辈(续增)
芝永尔文绣,禹于元国正。学忠治朝廷,慧才全英俊。立德彰道义,兴利广益群。安邦定明策,勤业建伟勋。荣华耀灿辉,普天长成春。
始祖:邓芝祥,妻仲氏,子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