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龙山摩崖造像,又称北岩造像。始凿于唐建中四年(784年),摩崖造像分古北岩,君子泉上下两部分。下部凹腹岩壁长88米,高深约15米,有造像127龛1222尊。上部长67米,造像45龛491尊。上下共172龛1713尊。其中各时代的造像,大致为中唐27龛,晚唐98龛,五代31龛,宋代15龛,清代1龛。
重龙山摩崖造像,占地面积7100平米,龛窟面积2325平米。造像龛窟大小不等,时代各异,类型多样,品式丰富,千姿百态,风韵别致。较多的是佛、菩萨、天王。突出的为观音、地藏、药师佛、净土变等。反映了当时人们渴求社会安定和平的愿望。
北岩造像另一特点是铭刻甚多,自五代、两宋、明清至民国的题记、铭文、诗赋、游记,遍布崖壁。大型的书法有宋人黄庭坚遗墨,苏东坡书“唤鱼池”,明间州牧胡学文“君子泉”,清州牧高培谷题袁思韡书“古北岩”。君子泉原有“终年泉水滴沥,音韵铿然”,人称滴水弹琴,即古资州八景之一“灵崖泉韵”。北崖地处“四川石窟一线游”上,是历代骚人墨客之集散地。1981年收录于《中国名胜词典》。
2019年10月16日,重龙山摩崖造像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