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自古便是中国西南重镇。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司马相如出使邛都,打通“灵关道”,西昌就成为了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据嘉庆《宁远府志》记载:“明洪武中建土城,宣德二年砌以砖石,高三丈,周围九里三分,计一千六百七十四丈。后据北山,前临邛海,左带怀远河,右潆宁远河。四门:东曰安定,南曰大通、西曰宁远,北曰建平。”
大通门,又称南门,是明代建昌卫的四大城门之一。目前尚存三座(安定、大通、建平),其中尤以大通门,最为气势恢宏。
西昌古城内有九街十八巷,大通门以“通其大道,四通八达”成为古城交通的中心枢纽,同时这里也是当时西昌的文化中心。
大通门城楼上的楹联,可以回望以前的历史沿革:“大通门大道通天地,月亮城月光亮古今”“琴台虽搭就,泸水依稀,摇扇诸葛今安在;舞榭既筑成,大道空阔,持节相如可还来。”“侧倚大通楼邀邛池夜月笑谈郡州府司卫县;梦回丝绸路听泸岭松涛细说汉唐宋元明清。”
建昌古城,是西昌历史的一个缩影。历经岁月风霜,部分城墙损毁严重,2016年,西昌开始按照古法修复大通门到安定门的古城墙,以及安定门城楼及瓮城。修复了损毁严重的大通门城楼,保持了原有的明代的建筑风格,逶迤的城恒犹如长龙横卧,魏巍的城楼重现了重檐斗角的昔日雄风。尤其是此段城墙根上长有数十株黄葛树,其盘根错节地须根,千姿百态,被称为古城墙上的“根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