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顶山,又叫蒙山,为青藏高原到川西平原的过渡地带,位于号称“天漏”之称的雅安市与名山区之间,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蒙顶山因夏禹足迹所至而有“禹贡蒙顶”之称;以入贡“皇茶”而有“仙茶故乡”之名;以风景秀丽有“游览胜地”之誉;以“雨雾蒙沫”而得名,这里常年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古称“西蜀漏天”。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幅著名的茶联说的就是蒙顶山的“仙茶”,蒙顶山也是因为茶的发源地而成为“世界茶文化圣山”。
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蒙顶山茶祖师吴理真开始在蒙顶山驯化栽种野生茶树,开始了人工种茶的历史。
唐宋时期是蒙山茶的极盛时期。从唐玄宗天宝元年(724年)被列为贡品,作为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专用品,一直沿袭到清代,历经一千二百多年而不间断。
千年贡茶,意重蒙顶。蒙顶茶的声名远扬使之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颂的对象。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琴茶》诗有“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吟唱。唐代黎阳王《蒙山白云岩茶》诗有“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冰绡翦碎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蟹眼不须煎活水,酩奴何敢问新芽。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的感叹。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特色独具的蒙山茶文化,唐宋大家孟郊、韦处厚、欧阳修、陆游、梅尧臣等,都留下了不少以蒙山茶为题的诗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