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园:占地面积14000余平方米,为纪念葬于此山的蜀汉名臣蒋琬而建。园内亭台楼榭,湖光山色,飞瀑奇石,花香鸟语。安阳亭雄踞西山之巅,俨然蒋琬镇涪之影。







子云亭:为纪念西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杨雄而建。杨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郫县(今成都郫县人),汉成帝时任曾任给事黄门郎。王莽建立“新”朝,他校书天禄阁,官为大夫,曾作《剧秦美新赋》称颂,以文章名世。
据《直隶绵州志》记载,杨雄在40岁时前往京师长安,曾寓居涪县,在西山和钟阳镇(今绵阳市郊皂角铺附近)两处均有读书台和洗墨池等遗迹。
绵阳子云亭始建于隋,因中唐诗人刘禹锡写的《陋室铭》一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而名满天下。绵阳子云亭1988年迁至西山凤凰嘴新建,亭高三层,下面两层为阁,阁上重亭,通高21米,总面积1300多平方米,底层立柱128根,顶上飞檐翘角,工艺精湛,气宇轩昂,蔚为壮观,登亭揽胜,绵阳全景,尽收眼底。
蒋恭侯祠:依傍蒋琬墓侧,祠内有幅内涵丰富的楹联:“室护风云与丞相并峙山,排旗鼓看将军壁垒常新”不难看出在后人的心目中蒋琬是一位可以与诸葛亮媲美的名臣。
祠内墙壁上还有蒋琬一生重要功绩的线雕图展,从和抚胡羌、截曹大胜,到屯洛固蜀、出兵汉中,再至诸葛举荐,入蜀为令,蒋琬拜相。
蒋恭侯祠外还立有3.5米高的蒋琬铜像。东西两侧的走廊中刻有关于蜀汉著名人物的线雕,让不同的游人了解蒋琬的生平之余,也能了解更多的蜀汉故事。
仙云观:俗名西山观,相传名为蜀中八仙之一的尔朱仙修炼之所,始建于隋唐后圯,现存建筑为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建。原有殿宇三重前后山门(已毁)。中为玉皇殿,后为大殿于1986年改建。玉皇殿为单檐歇山顶前后廊,抬梁式建筑回阔三间进深三间。
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为单檐歇山顶穿斗式建筑,正殿檐柱和金柱均为石柱,檐柱下刻驮柱石狮,其余石柱刻蟠龙,造型雄伟,系清代石刻艺术精品。
尔朱仙在绵州西山修道时曾去佛教圣地西域梵都“大漠”朝拜,得佛教真经,将释道合为一体。仙云观至今有一石联可证:“金阕仙朝大漠京亦尊莫偶;玉阶云捧雨而化实一而神。”
其中暗含“仙云”二字。“仙我尔朱仙,“云”即杨子云。
今仙云观的“蜀八仙殿”,是纪念尔朱仙的,泉旁有隋大业六年(610年)道教摩崖造像,传为尔朱仙炼丹时的汲水之处。明代工部政使金深有诗《仙云观题留》刻于石上:“载酒西崖访尔朱,玉泉翠壁泄跏趺。江城入眺渺环堞,蕙账扫迹空丹炉。”
玉女湖,位于西山景区南部的山坳里,面积不大,但山清水秀,景色幽美。
玉女湖被周围的美景环绕其间,如群芳照镜,似众星捧月,真可谓:“廊榭通幽皆美色,山光湖影共徘徊。初冬仍有春芳歇,到此王孙应可留。”
相传玉女湖是杨雄40余岁进京,途经涪县,因留恋西山美景而滞留读书于磐石之上,并留下一段《玉女窥书》的浪漫传说。
静静的湖水清澈明亮,湖上有玉女雕塑一尊,湖的周围散布着亭台楼榭,水中游鱼波动,从遇仙桥走过,古朴典雅的风景,足够使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