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妙观位于惠州西湖之平湖北岸。是中国著名道观,惠州市道教协会所在地。
始建于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年),初名天庆观。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扩建后改名朝元观,后又改称开元观;宋代屡有兴废,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重修,始称元妙观
;明代正统、天顺、嘉靖和清代康熙、光绪年间均有修建。
自始建以来几经兴废,尤以元代晚期最为兴旺,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道士吴嗣德、张景行募得巨款,历时十二年,扩建成正殿、两廊、钟楼、库房等多幢建筑,还置有田亩、鱼塘。
“横流重檐,涂饰壮丽,像座威仪”。门前有块“九紫”碑,寓示“紫气东来”的意思。观内分前后两殿,前殿为玉皇殿,后为三清宝殿,两殿以天井相隔,依走廊相通。民间相传由“六桥”中的迎仙桥赴元妙观接神迎仙,可以心想事成。又有元妙亭、山门、玉皇殿、吕祖殿、天君殿、慈航殿及道舍等建筑百余间,一度为道教全真派十方丛林。
沉淀千年历史文化的元妙观成为惠州西湖上最悠久的名胜古迹之一。相传苏东坡寓居惠州期间,曾与天庆观道士多有往来,还在观内留下“丰湖福地”的横匾墨宝。南宋年间,被尊为道教“南宗五祖”的白玉蟾真人曾经在天庆观后山结庐修真,广收门徒,为道教南宗在惠州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元妙观历经千余年沧桑巨变,现已恢复旧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