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寺因《楞严经》而得名,始建于隋代末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十八大古刹之一,亦是湛江八景之一的“湖光镜月”。
光绪年间有遂溪举人陈乔森手书“楞严寺”匾额,山门处有一对联“洞口留仙眠石榻,门前送客步云梯”,是由清代秀才彭嘉鱼题书。右侧原有一石牌坊,前书“南无阿弥陀佛”,背书“回头是岸”,笔力如生。寺周岩湖掩映,形势天然,相显益彰,被历代文人喻为“岭似雄狮蹲绝壁,水如明镜倒满天”。董必武在一游湖光岩时曾题诗“湖照影亦净,领略清幽韵”。湖光胜景,蔚然大观。
走进寺庙,在寺庙大门门额的“湖光镜月”四个大字是清政府第一任驻美公使陈兰彬所题写。这是我国唯一的一处以火山岩洞为大雄宝殿的寺庙,在大雄宝殿的上方岩壁上刻有“湖光岩”三个大字,乃是宋朝丞相李纲所题真迹。
进入寺庙是二进殿堂,由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等组成。庭院、厅堂、屋顶、四周墙壁上绘有彩色壁画。天王殿伺奉着弥勒佛、韦陀菩萨及护法神四大天王。大雄宝殿内伺奉着横三世佛(消灾延寿药师佛、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十八罗汉、千手观音、送子观音等30余尊佛像。
楞严寺的独特之处在于大雄宝殿,宝殿是以天然火山岩洞修建而成的。这是一种凝灰岩结构的火山岩洞,凝灰岩的蓄水性特别的好,所以岩石经常是比较湿润的。奇怪的是这座大雄宝殿常年保持着干燥,即使是下暴雨也没有渗过一滴水,因此,寺庙规模虽小,但是香火却十分旺盛,前来参拜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终日香火缭绕。寺内右侧岩壁上刻着李纲的两首诗:《还至城月别琮师》和《赠琮师》,这是李纲在广东不可多得的遗迹,也是与主持释琮深厚友谊的见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