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2017-05-10 09:04:51)
标签:

福建莆田

湄洲岛

鹅尾神石园

摄影

分类: 美丽中国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在湄洲岛东南角上,有一处已石景著名的鹅尾神石园。

  其巧夺天工的景致,被誉为湄洲岛的“天然石盆景”。景区因其形似鹅尾,岩石奇特而得名,又与岛屿北端举世闻名的妈祖祖庙景区遥相呼应,构成了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一处代表性的自然景观。

  鹅尾神石园由“金山坳”、“飞戟洞”、“海门”、“狮子山”、“神石冈”五大部分组成,包括海龟朝圣、圣泉井、飞戟洞、鲤鱼十八节、龙洞听潮、拇指石、妈祖书库、情侣哇、松海听涛等数十个景点。

  历史上有很多莆田籍文人才子,都到此吟诗作赋,直到如今还流下了不少题咏,如北宋词人刘克庄,明代进士诗人黄仲昭等。

  在这里,你可尽情地欣赏怪石嶙峋,惟妙惟肖,浮想联翩;远眺海天一色,鹭霞齐飞,心旷神怡;领略惊涛拍岸,飞花溅玉,惊心动魄;倾听渔舟唱晚,如诗如歌,如吟如啸。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海龟朝圣。

  地处海蚀阶地上,龟身长2.5米,宽1.7米,高1.5米。是由花岗岩球状风化石形成的形象石,大约形成于2.39万年前,龟背表面因季节性和昼夜温差作用使岩石表里产生不一致的膨胀、收缩而形成龟裂,状如龟背,惟妙惟肖。

  相传千年以前,这只神龟在海中修炼多年,经常在海面看到渔家女林默娘风里来雨里去地扶危救难,感念林默娘的慈悲情怀和勇敢精神,决心拜默娘为师。海龟选择了九九重阳节这天登陆,它爬到鹅尾山半山腰时,远望湄屿主峰上的五色祥云,默娘在阵阵仙乐声中缓缓地羽化升天了。海龟顿感拜师无望,寸断肝肠,含泪化成赤石,瞬间凝固在拜师朝圣的路上。由于海龟的心酸泪水点点滴滴留在了半山腰,至今“海龟朝圣”石前还总是湿漉漉的,不管天气如何干旱,这里依旧常年泛潮,传说就是这只老神龟千年伤心欲绝的泪未干吧!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沿着滨海岩石的一条石径前行,过了一座石桥,前边便是“飞戟洞”和“斧劈崖”,几乎都与妈祖的传说紧密相连。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斧劈崖。

  形成于鹅尾山海蚀崖上,是节理破碎带经海蚀和崩塌作用形成的海蚀崖,崖高15米,长约40米,大约形成于0.41万年前。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飞戟洞。

  洞高5米,宽4米,长8米,形如古兵器的“戟”而得名。该洞形成于湄洲岛一级海蚀阶地上的岬角上,在长期激浪的撞击下,沿花岗岩中走向,向北西形成了节理破碎带引起的差异侵蚀形成的海蚀桥,大约形成于0.41万年前。在海蚀桥的外侧,为崩塌作用下的巨石滚落形成的堆叠洞。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鲤鱼十八节。

  相传很多年前,湄洲湾海域有一条多年修炼成精的鲤鱼,时常出没作崇,贻害渔民。百姓们苦不堪言,只好求助于妈祖。妈祖多次劝鲤鱼精弃恶从善,改邪归正。鲤鱼精不听,继续一意孤行。妈祖便派龙太子前去收伏。龙太子与鲤鱼精交手后,没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妈祖左右将千里眼和顺风耳看在心里,急在心上。千里眼挥起斧头猛力从云中砍下去,鲤鱼精并没有伤着,却把这海岩齐刷刷地切开了,成了今日的“斧劈崖”;顺风耳操起方天戟猛的一戟扎下去,扎出了一个洞,就是今日的“飞戟洞”。龙太子、千里眼、顺风耳以三战一,仍难以取胜鲤鱼精。妈祖只好召雷公前来助战。雷公看到"三战一“斗得正酣,便瞄准鲤鱼精的要害,一锤子打下去,便把鲤鱼精打趴在地。成了“鲤鱼十八节”景点。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妈祖书库。

  相传妈祖博览群书,精于天文、地理、医术等,用所学的知识,为百姓解忧排难、救助众生。在她羽化升天后,把书籍化成一本本石书,典藏于鹅尾山,以传后人。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雾海寻灯。

  在鹅尾山上,有一处四角卷棚亭式建筑,视野开阔。雾天里,眺望海面,隐约看见妈祖神灯出现,为千帆万轮引航指路。清白冠玉曾写过:“烟消岛屿千帆集,日照沧溟一镜开。”的赞美诗句。

  从“雾海寻灯”亭下来到“读海台”,最后来到“龙洞听潮”。如果是夏天,这里可是消暑纳凉的好地方,即使是炎炎酷日,这里也是清沁凉爽。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情侣蛙。

  为一滚落阶梯地上的海蚀石,岩石周身布满海蚀穴,犹如一对情意绵绵的情侣蛙而得名。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龙洞听潮。

  是一处好大的巨石堆砌的洞穴,是游客听潮的好地方。相传妈祖在海上救助的渔民就是被送到这里安歇的。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海门。

  形成与鹅尾山海蚀崖上的海蚀槽,长约6米、宽约4米、深约19米。是由波浪侵入花岗岩中的辉绿岩引起的差异侵蚀和沿节理破碎面崩塌而形成,形成的时间大约在0.4万年以前。

  相传雷神斗鲤鱼精时,打的天崩地裂,龙太子受到惊吓,现了龙形,急忙跃身大海,而尾巴无意中却将岩石劈开了一道裂口,形如门状而得名。传说妈祖出海救难,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福建莆田】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