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岭南】西樵山——浸佛塘

(2016-03-16 09:09:29)
标签:

岭南

西樵山

浸佛塘

四方竹景区

分类: 美丽中国

【岭南】西樵山——浸佛塘
  在西樵四方竹景区有个有名的景点“浸佛塘”,因背倚宝峰山水而景色绝佳。

  浸佛塘的传说:

 “相传曾在明代正德年间做过尚书的霍滔非常喜爱宝峰的山水,当闻说西樵山七十二峰中的宝峰山很有仙气,山下的宝峰寺的菩萨很灵验。参拜善信者络绎不绝,就连宝峰寺前的水塘,把煎熟的鲫鱼放进去也能游水,无笃田螺放进去也能翻生,便希望在宝峰山寻觅一处好坟地为母亲作阴宅。

  一天,他带风水先生来到宝峰山看风水,风水先生捧着罗盘左瞧瞧右看看后,击掌赞叹道:‘宝峰山吞滔滔西江水,波澜壮阔,气象万千,宝峰寺左右有土丘,形如经书、木鱼,前面有仙湖如宝鑑,真是风水宝地!’风水先生又查出‘龙穴’在宝峰寺大雄宝殿的中心,霍滔听了大喜。他要把母亲安葬在山坡上,把宝峰寺占为自己的家宅,待自己百年之后改为‘霍氏宗祠’,以保佑子孙繁荣昌盛,福泽绵长。

  霍滔心中也有顾虑,怕强占宝峰寺众怒难犯,不如先借宝峰寺住下再说。

  他带着家眷在宝峰寺一住就是两三个月,却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这给寺院带来了不少麻烦,引起僧众对他这种做法不满,主持慧连在墙上题诗一首以嘲讽之:

‘尚书家移和尚寺,会元妻卧老僧房。

  尘世恶浊皆如此,巧取豪夺太猖狂!’

  霍滔见了很恼火,但又不便发作,于是想出了一条诡计。

  一晚,霍滔突然说目睹一女子潜入寺内僧房,便下令搜查,不一会就从慧连房中‘搜出’花手帕一方。霍滔说这就是女子遗留下来的物证,不容分说,以僧众不守清规戒律有辱佛门为由,将和尚逐出寺门,将菩萨抛下门前的水塘,这就是‘霍滔浸佛’的故事。

  第二天,霍滔闻报菩萨夜间从水塘‘爬’上岸,回到寺内各就其位后,大吃一惊,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命人再度抛菩萨水塘,强行拆掉宝峰寺,让菩萨无‘家’可归。

  自此,宝峰寺成废圩。霍滔母亲的坟墓今天尚存,水塘还在,西樵人称之为‘霍滔浸佛’,如今塘中的天光云影依旧,供游人们任意评说。”

 (霍滔,南海石湾魁岗石头乡人,于明朝正德八年中举人,正德九年会试第一称会元,授以太子少保,进礼部尚书,协掌詹书府,曾建精舍于西樵山居住,后精舍易名为四峰书院。)

 

【岭南】西樵山——浸佛塘

【岭南】西樵山——浸佛塘

【岭南】西樵山——浸佛塘

【岭南】西樵山——浸佛塘

【岭南】西樵山——浸佛塘

【岭南】西樵山——浸佛塘

【岭南】西樵山——浸佛塘
 

【岭南】西樵山——浸佛塘

【岭南】西樵山——浸佛塘
 

【岭南】西樵山——浸佛塘

【岭南】西樵山——浸佛塘

【岭南】西樵山——浸佛塘

【岭南】西樵山——浸佛塘

【岭南】西樵山——浸佛塘

【岭南】西樵山——浸佛塘

【岭南】西樵山——浸佛塘
  无笃螺与煎糊鲫鱼的传说:
  山寺里有个小和尚,看见中秋节家家户户吃月饼,啜石螺,忍不住食欲大动,于是在山溪里偷偷捞回石螺和几条小鲫鱼,准备回来煮吃,当小和尚将石螺砸去了尖放在锅里去煮,把小鲫鱼放在锅里去煎,不料,石螺刚下了锅,小鲫鱼刚煎了一半,老和尚突然归寺,小和尚料想这回一定要受惩罚了,而老和尚一边大骂小和尚开荤杀生,一边将石螺和小鲫鱼又重新放回到山沟中去,不知是不是老和尚点了“仙术”,石螺依然活着,只不过是没了螺尖,小鲫鱼也还活着,只不过是一边白、一边黑了。以后人们发现,寺后的山沟里鲫鱼半边是糊了的,石螺是无笃的。
  这虽然是段有趣的传说,但西樵山田螺无尖,鲫鱼一边黑是真的。现在西樵山有名的特产,就包括无笃田螺和煎糊鲫鱼。
 
【岭南】西樵山——浸佛塘
 

【岭南】西樵山——浸佛塘
  上图上方是宝峰寺废墟遗址,宝峰寺建于明洪武甲申年(1404年),当时曾香火鼎盛,远飘四方,癸未年(1523年)被毁。

  下图是霍滔母亲墓地,现依然保存完好。


【岭南】西樵山——浸佛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