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2013-12-11 09:08:29)
标签:

京西门头沟

石牌坊

摩崖石刻

图文

旅游

分类: 行走京城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早就想走走那条曾经辉煌一时的京西古道,虽说刚刚进入立冬的节气,还是感觉有点寒风萧瑟,于是选择了比较好走的芦潭古道这一段。
    芦潭古道是指从卢沟桥至潭拓寺的古道,它东起卢沟桥,又经长辛店、东王佐、沙窝、大灰场、石佛村延至戒台寺;再翻越罗锅岭(西峰岭)、南村、鲁家滩、南辛房、平原村终到潭拓寺。
    如今的芦潭古道大部分被108国道等公路所替代,但幸运的是戒台寺至石佛村段由于108国道在其北面的山边绕过而幸运地保存了下来,特别是从石佛村至戒台寺石牌坊一段,用大小不一的石块铺砌的原始古道保存了约1公里,2005年9月被门头沟区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古道边,在可望到戒台寺山门的地方,有一块石牌坊,这就是戒台寺石牌坊。它是一座建于明代的汉白玉彩绘仿木结构的石牌坊,京西有名的金刚替坊,距戒台寺东约500米处,横跨古香道,因此多被香客们看作是戒台寺的山门牌楼,更被看作是戒台寺的过街牌坊。仔细端详其两柱间的楹联,虽然不知被什么人涂抹了油漆,但还是能分辨出大概的字体摸样,是:星海空澄广漠无边诸佛地,日轮星鉴大明洪护梵王家。横额是:永镇皇图。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牌坊横梁与立柱之间的支撑装饰物叫做雀替,按北京现有的牌坊的雀替均为云纹,独独此处为金刚力士造像,即所谓的金刚雀替,也算是北京众多牌坊中的孤例了。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两边各雕饰天王像一尊。这是其中的一尊,怒目而斥的天王。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这是另一尊,和蔼可亲的天王。其右为题刻“大明万历二十七年岁次己亥季春吉日造”。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龙门坊上的刻饰是三世佛及其阿难、迦叶二弟子,两边各饰有菩提树。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牌坊的上方雕有七尊佛像,下方亦有三尊佛像,牌坊的背面刻有“祗园真境”的横额,横额的上方也有三尊佛像,下方有精美的二龙戏珠的图案,其精湛工艺一定会让今天的的人们称道不己。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佛为跏趺端庄坐于须弥仰莲座上。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阿难: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为梵语ananda的音译。意为“欢喜”、“喜庆”、“无染”之意。原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后跟随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三岁时,选十九岁阿难为常随侍者,阿难侍奉佛陀达二十七年。因为他专注地服侍佛陀,谨记无误佛的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迦叶: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摩珂迦叶波、摩罽珂叶、大迦叶、大迦叶波、大迦摄、略作迦叶、迦叶波、迦摄波。意译大饮光,在佛家弟子中,“有头陀第一”、“上行第一”之誉。为禅宗第一代祖师,西土二十八祖之始祖。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精美的二龙戏珠雕刻画面。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从石牌坊东侧面看,牌坊上刻有“祗园真境”四字,刻于明万历年间。
    其背面应该是对着戒台寺这面,是清光绪年间重修时的刻字,是“永镇皇图”,都是些皇家祈求保佑江山永固的意思吧!如今当时的辉煌盛景都已随着改朝换代不复存在了,历史也重新翻开了它新的一页。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这是坊柱下前后的鼓形夹柱石。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石牌坊为两柱单间一层楼,庑殿顶,正脊两端纹饰龙吻,垂脊上纹饰垂兽,岔脊上纹饰戗兽。檐下纹饰平身科五踩单翘单昂斗拱六朵,四角纹饰角科五踩单翅单昂斗拱,斗拱下纹饰莲花座。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石牌坊看似木质结构,实为石质结构,并绘以颜色,如今虽已斑驳,想见当时颜色是何等的瑰丽。。。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如今秋坡村也已搬迁出去,只有这棵老松仍陪伴着这孤零零的石牌坊,孤树、黄叶,掩衬着这座古牌坊昨日的辉煌。。。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沿着石牌坊向东走,都是些大小不一石块铺筑的芦潭古道了。
   “石佛村”是芦潭古道中的一段。东西走向,自东向西,步步升高,为芦潭古道的必经之地,村中有古道、古槐,村口之东有摩崖石刻,延西可至戒台寺。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悠悠古香道,随着历史岁月的流失,其铺筑的石块不知被多少香客踏足。。。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沿着这段荒无人迹的古道往东走,前面就看到了石佛村,不知为什么村落被拆得七零八落。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出村没多远就看到了位于左手边大概几十米高的褐色山体与摩崖造像。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门头沟永定镇石佛村摩崖造像是北京近郊一处大规模的摩崖造像群。在石佛村北的山崖上共雕凿有佛龛造像18处,1981年即被列为门头沟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位于京西名刹戒台寺下,距今已有近500多年的历史,它的发现对研究该地区明代佛教发展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石壁上有烟熏火燎之色,可见当时的香火多么鼎盛。。。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造像面相丰润俊秀,大耳细长垂肩。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石壁上留有古人的“到此一游”,可见涂鸦现象自古有之。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这座佛龛看上去像是尊道教神像,与其他龛洞中的佛像有点另类,雕刻的刀法也略显粗犷些。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从现存的十余尊佛像看,即有释迦牟尼,还有菩萨、罗汉等,包括浮雕和立佛两种,造型和雕刻手法上又各不相同。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摩崖佛像的开凿年代,是与明代戒台寺大规模地重修有着紧密的联系,据说此处原曾是永庆庵旧址。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佛像为高浮雕样式,自上而下颇有规律的排列着,个个佛像端坐在龛洞内的莲花座上。面皆向西,佛像形态生动自然,温文尔雅,雕刻线条优美流畅,是北京地区不可多得的野外佛像群雕。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这里是京城西南或是河北一带香客去往戒台寺的必经之路,在这里见到这么多形态各异的佛像,要不是虔诚的佛教徒,真是不好分辨出其中的都是哪些佛?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根据《门头沟文物志》的记载,戒台寺兴衰与雕刻技法推断,石佛村摩崖造像大概是从明天顺年间(1457-1464)始凿,到嘉靖八年(1529)年完成。也有不同的人士认为应该往后推迟到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间完成的。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古人将信仰和追求篆刻于此,从中达到自我心理的永恒,这也给我们当今的人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疑问,而寻古探幽的乐趣正是解析这些问题的所在。如果你有这个兴趣,就来走一走这个小山村,感受这段早已尘封的历史,就会惊奇的发现历史脚步从不会停歇住。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一个人漫步在近乎荒废的石佛村至戒台寺段香道,有一种历史被凝固了的感觉,望着脚下的古道,骤然生出了对古人敬仰之情,一幕幕平民百姓、达官贵人进山朝佛敬香的场景油然而生。。。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这尊立佛原本是无头的,是近年来新拼装上去的,与原佛的下半身看起来并不协调。立佛的前面原有一座石桥,桥下依稀可辨是一条干枯的河道。据说,这座古石桥是2004年8月6日村民在清理河道时被挖出的,同时出土的就是上面的这尊无头石佛像。
    据当时的记者报道,村里的老人都依稀记得小时候都曾看到过这座古石桥,桥上还有一座亭子,当地的人们都习惯的叫它“过桥亭”,是专门用来为摩崖石刻烧香的人而建,桥的西侧,还立有两座小的汉白玉石佛像。当时的山上到处是泉眼,清澈的泉水一年四季的流淌着,聚汇于桥下的河道,其周边的景色很是叫绝。

【京西门头沟】——芦潭香道上的古牌坊与摩崖造像群
    古老的芦潭古道,不知有多少香客曾行走在这条石道上,多少年来历经无数岁月的浸润,坚硬的石头,早已打磨的失去了棱角。昔日的古香道再没有了那往日的喧嚣,只有那沉寂与野草相伴,历史与沧桑交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