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直沽晨光
直沽晨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0,739
  • 关注人气:1,3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津】——大沽口炮台

(2011-05-19 09:45:38)
标签:

大沽口炮台

中华民族

乾隆帝

第二次鸦片战争

海神庙

分类: 魅力天津


【天津】——大沽口炮台

    大沽口炮台始建于明朝中叶,1522年侥幸登基的嘉靖皇帝亲临大沽,看到大沽口地势险要,实为海上入京之咽喉,津门屏障,武备要冲,地理位置极为特殊,是守护京畿的大要之地,便亲自御令修筑大沽炮台,并派重兵严加把守。

    《中国名胜词典》对于大沽口炮台的注释是:“大沽口炮台在天津市东南六十公里的海河入海口,为“津门之屏”,水道入京之咽喉,北国海防要隘,创自明代”。

    到了清代,大沽口海防更受到满清政府的高度重视,1695(康熙三十四年)旧历六月二十八,康熙大帝亲临大沽口视察,并御令加固明代的炮台,并御命在大沽南岸修建一座海神庙。1758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也亲巡大沽口,亲自组建了大清帝国的第一支海军,并为海神庙御书匾额“东静安澜”四个墨字。还留下训御,让后世永筑炮台。1816年,乾隆帝的儿子嘉庆皇帝也御命在沽口重新维修、修建了明代残留的炮台。

    但是让乾隆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到了他孙子道光帝御政期间,他所希望看到的大沽口“东静安澜”的太平盛世,已面临重重危机。从1858年开始,各国列强已视中华为美味,妄想永久瓜分中国,到1900年,依仗“船坚炮利”政策,在短短的的四十三年中,就先后四次派军舰陈兵大沽口,耀武扬威,迫使腐败的清政府签定了众多的不平等条约,从而使北京沦陷,使中华民族遭受了空前屈辱,也由此揭开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序幕。

    清咸丰八年(1858年)又经重修。“以‘威、镇、海、门、高”五字命名,其周围浚濠筑垣,设置木栅,每台放大炮三尊,另于后墙营门建小炮台二十五座,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战争期间,清军与义和团将士曾在此于侵略者浴血奋战。

    清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与八国列强签定了不平等的《辛丑条约》,其中的一条是拆毁大沽口炮台以及京师至海道上有碍通行的各炮台,唯“海”字中的炮台,遗留至今,尚保存完好。

    今日的大沽口,已旧貌换新颜。它不仅是我国北方的水运咽喉通道,更有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天津港,大沽口炮台虽历经战火与硝烟,但无疑已成为中华民族抗御外悔和各国列强侵华的最有力见证者。

 

【天津】——大沽口炮台
【天津】——大沽口炮台
【天津】——大沽口炮台
【天津】——大沽口炮台
【天津】——大沽口炮台

【天津】——大沽口炮台

【天津】——大沽口炮台

【天津】——大沽口炮台
【天津】——大沽口炮台

【天津】——大沽口炮台


【天津】——大沽口炮台


【天津】——大沽口炮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