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送寒衣
标签:
送寒衣十月初一祭祀 |
分类: 人文摄影 |
http://s16/mw690/73168e99tce7fdc2fb69f&690
http://s9/mw690/73168e99tce7fdc55b8d8&690
墓地埋有两代人,曾祖父一代,祖父一代。我爷爷祖籍榆次黄彩,到和顺的一家商号打工后,就选了新墓地,将老爷爷、老奶奶的遗骨迁到这里了。墓地在大山深处,道路难行,和父亲几次商量想到交通便利的地方重新选址,但村里的亲戚都说这里的风水好,而且村里要开露天煤矿,交通便利的地方都在开挖范围,山上反而成了比较安全的地方,因此决定不迁了。村里有生前修墓的风俗,据说我爷爷四十多岁就将自己的墓修好了,健康的活到80岁。修墓还必须要逢闰年,今年恰逢闰年,就和父亲商量给他们也修了墓。所以这次上坟,除了“送寒衣”的任务外,还想看看新修的墓的情况。(手机拍摄)
http://s10/mw690/73168e99tce7fda80fbb9&690
修墓请的是村里的匠人,因为运料困难,一直到5月20几号才开工,我们是5月31日去搞了一个仪式。修墓采用的是传统的券窑洞式工艺,先支好模型板,合龙后再将模型撤去,最后砌墓门,墓门上面镶有“山清水秀”门匾。
http://s9/mw690/73168e99tce7fdab9cf78&690
工匠用来拉材料,运水的蹦蹦车。修墓共花费了5000元,含工料,还有修路的费用。
http://s3/mw690/73168e99tce7fdacc0c32&690
修墓的主要工作量运输材料,其次是开挖土方,大约需要2-3天时间,泥水活只需要1天时间。工匠中午不回去,自带饭盒。
http://s8/mw690/73168e99tce7fdaea3617&690
两个工匠,60多岁了,干活麻利,他们自己的墓今年也全部修好了。
http://s1/mw690/73168e99tce7fdafb5d90&690
我挑上去的液化气罐和液化气灶,按照风俗,要在修好的墓里边制作发面的煎饼。
http://s15/mw690/73168e99tce7fdb17e76e&690
http://s5/mw690/73168e99tce7fdb3b99e4&690
制作好的发面煎饼,要分放到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应该是取“发”的意思吧
http://s13/mw690/73168e99t7b0cc91a751c&690
爷爷奶奶坟前的这棵树的树根扎到墓室的石头缝中了,担心损坏墓室,我费了好大的劲才伐倒
http://s1/mw690/73168e99tce7fdb509cb0&690
父亲亲自下到墓室里查看。到了父亲的年龄,对这类活动已经很坦然了
http://s1/mw690/73168e99tce7fdb9d1da0&690
墓室里边墙台上放置的五谷、丝线等,这个和乔迁新居所用的东西是一样的,应该是辟邪的意思吧
http://s8/mw690/73168e99tce7fdbb59887&690
http://s15/mw690/73168e99tce7fdc170cbe&690
大山深处,斗室一处,这就是一个人最后的归宿,功名利禄最后都成为过往云烟,生前祭奠别人,死后接受别人香火(现在森林防火管的严,烧纸也成奢望了),延续的是一种亲情和血脉,在祭祀的道路上每个都会思考人生的意义吧,而最后的结论肯定是:人生苦短,活着真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