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雪域情痕】张鹰-西藏油画欣赏(1970-2000年至今)
标签:
帐篷冰雪文成公主文化 |
【40年雪域情痕】张鹰-西藏油画欣赏
我们将这些油画依次从上世纪70年代到新千年为大家一一展现,侵润着一个艺术家由青年到壮年至老年几十年间人生阅历与艺术探究的双重年轮的心血之作,进而跟随着作者回溯其四十年来在西藏高原的圣水神湖之间踽踽前行的艺术足迹。
1.《拉萨街头的朝佛人的帐篷》
http://s2/mw690/0026EBSrgy6E7fE8e4N81&690
《拉萨街头的朝佛人的帐篷》
冬季是草原牧民的闲暇时节,却是拉萨热闹的时候,因为每到这时,各地信众都纷纷来拉萨,朝拜大昭寺、布达拉宫、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等等。藏族人相信,有生若能来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那么今生和来生都将带来福运。由此,转八廓街和在大昭寺前磕长头都是朝佛期间每天必行的善事。所以一到冬天,拉萨城里城外便随处可见朝佛牧民的帐篷。习惯在大草原上生活的他们,即便在陌生的城市里也是随遇而安,自由自在,乐在其中。
第一幅油画配图速写
http://s14/mw690/0026EBSrgy6E7fQ20j3ad&690
2.《冰雪八廓街》
http://s5/mw690/0026EBSrgy6E7fWjKgAa4&690
《冰雪八廓街》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西藏各种宗教活动开始复燃,圣城拉萨更显历史的辉煌。每年冬天,各地的信徒都云集拉萨,汇入八廓街川流不息的转经人流中。裹着羊皮袍的人群向着同一方向匆匆流动,无数双藏靴搅拌着泥泞的残雪,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声调各异的诵经声,响彻八廓街的上空,声色浑然一体,使原本就人潮如涌的街道里更加热闹非凡;八廓街上空桑烟弥漫,给热闹的气氛又平添了几分神秘。冰天雪地、古老的街道以及转经的人群,演绎着雪域圣地的神秘恢弘。
第二幅油画配图老照片
http://s1/mw690/0026EBSrgy6E7gkrnWwb0&690
3.《大昭寺前的公主柳》
http://s9/mw690/0026EBSrgy6E7g80Ofuc8&690
《大昭寺前的公主柳》1978年 布面油画57×44cm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大昭寺前的公主柳还耸立在那里,只是没了往日枝繁叶茂的生机,好似一尊枯木雕塑高高耸立在大昭寺前的广场上。她的四周被五彩经幡簇拥,凡是信众到了这里都要虔诚地顶礼膜拜,这是藏族人对大唐公主的敬畏和崇拜。“公主柳”据说是文成公主当年亲自栽种,时隔千年之久,公主虽早已名垂千古,可这棵树一直伴随着雪域西藏的兴衰,直到西藏真正回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后来的藏族人把这棵柳树当成他们心目中至尊至爱的文成公主的象征,也把它看做是藏汉和亲的象征。今天,公主柳虽只剩下朽木枯根,但它的根系还深深扎在大昭寺前的土壤里,它的身影和公主一样永远活在藏汉人民的心中。
第三幅油画配图速写
http://s2/mw690/0026EBSrgy6E7gdapVLa1&690
感谢欣赏......
易博洋文化传媒企业版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truereflections
易博洋文化传媒企业版新浪微博
http://e.weibo.com/ truereflections
易博洋文化传媒企业版腾讯微博
http://t.qq.com/weiboayomi844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