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个体观察评价记录
(2016-01-14 15:52:16)__2015____学年第__1__学期幼儿个体观察评价记录表
观察 对象 |
睿睿 |
时间及地点 |
2015.09.11教室 |
||
观察 内容 |
生活习惯 |
记录者 |
陈老师 |
||
事件描述 |
行为分析 |
||||
我一踏进教室就有幼儿向我告状,说东西不见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帮幼儿整理书包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睿睿的书包里有许多东西。仔细一看,正是很多小朋友先前丢失的东西。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我的眼里,贝贝是个乖巧、懂事又内向的孩子。这件事发生在睿睿的身上,我觉得很惊讶。拿别人的东西属于一种偏差行为,如果不经教育,很可能影响到幼儿日后的发展。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呢? (可添加场景照片) |
结合对睿睿行为的观察及年龄特点的分析,我认为:睿睿的行为属于一种偏差行为。所谓偏差行为,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差异行为等。睿睿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同伴时常告状。可见,睿睿的行为偏离、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即幼儿之间正常交往的规则。其次,三四岁的幼儿常常分不清想象和现实,对于他人和自我的区别也不是非常明确。贝贝对那些小东西很感兴趣,所以就拿走了。综合起来,导致贝贝偏差行为的原因可能有:睿睿对“所有权”概念理解模糊,对集体交往时的规则不太明确,自制力教弱。 |
||||
支持策略 |
看到睿睿在玩别人的玩具时,我会对他说:“你玩一会儿小朋友的玩具,马上就还给他了,对吗?”在我的提示下,贝贝会把玩好的东西还给别人。看到贝贝在整理玩具的时候,我会马上表扬他、鼓励他:“谢谢你帮助老师把玩具送回家,你做得真好!大家都能玩了!”正面的肯定和表扬强化了睿睿的正确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