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2013-04-17 15:05:12)
领 域
|
语言
|
活动类型
|
故事
|
活动内容
|
小蝌蚪找妈妈
|
活动来源
|
幼儿园课程指导P101
|
实施时间
|
2013年4月8周日一上午
|
活动目标
|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青蛙的特征及蝌蚪与青蛙的关系,学习观察并比较
2、感受故事优美的意境及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的情感
|
活动重点
|
了解青蛙的特征及蝌蚪与青蛙的关系
|
活动难点
|
感受故事优美的意境及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的情感
|
活动准备
|
1、挂图14号
2、《小朋友的书》;磁带及录音机
|
活动过程
|
教学反思
|
活动环节
|
预设时间
|
一、出示挂图,谈话引题
这是谁?一群小蝌蚪,在池塘里游着,想找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它长得怎么样?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名字就叫《小蝌蚪找妈妈》。请仔细听,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最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
二、教师完整讲故事一遍
提问:小蝌蚪找妈妈时,都碰见了谁的妈妈?
三、教师结合挂图再完整讲一遍故事
提问:小蝌蚪看见了鸭妈妈,是怎么问鸭妈妈的?
鸭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
小蝌蚪听了鸭妈妈的话,就去找自己的妈妈,他们找到的第一个妈妈是谁?鱼妈妈是怎么说的?小蝌蚪找的第二个妈妈又是谁?乌龟妈妈又是怎么说的?
小蝌蚪最后看见了青蛙坐在荷叶上,它们知道青蛙是它们的妈妈吗?小蝌蚪是怎么问的?(幼儿学说小蝌蚪的话,即青蛙的特征)
青蛙是怎么回答它们的?(幼儿学说青蛙的话)
四、结合幼儿书,欣赏故事录音
五、请幼儿阅读《小朋友的书》
|
3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5分钟
|
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个充满童趣的文学作品。全文围绕“找”这个中心展开的。班级的植物角刚好有活体,为这节课的展开带来了更好的效果,小朋友的兴趣很大。
“这么可爱的小蝌蚪,他却找不到妈妈了,我们一起帮帮这个可爱而可怜的小蝌蚪好吗?引入主题,幼儿颇有兴趣的开始听我讲故事。由于小蝌蚪遇到的“妈妈”比较多,故事情节较长,我采取了分段教学。当小蝌蚪每次遇到一位“妈妈”,我就开展情节教学,让2位小朋友分角色表演,用这样的节教学方式,不仅让幼儿完整的说完一句话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积极参加活动的愿望。通过幼儿喜形于色的表情中,我知道他们很喜欢这节课,当小蝌蚪再次遇到其他的“妈妈”的时候,有的孩子已经迫不及待的“开演”了。
整个活动的不足之处,我觉得在时间的安排上有点不紧凑,当我要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时候,幼儿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一个阶段。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