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慧安常用印欣赏(蔡剑明)

钱慧安的人物画雅俗共赏,不仅称雄上海画坛,还影响了一代的艺术家。他是一位人物画家,目前看到的作品几乎多是他的画作,没有以纯书法创作的作品。但综合分析钱慧安留存的人物画作品来看,作品中的线条“多少有宋画之遗韵”(王树村语),“钱氏的用笔看来柔婉,实际是挺劲的”。“钱慧安最善于刻画女性的神清体态,用极细的白描线纹来刻画他们。有时细到比头发丝还细。他能够在一片月季花瓣那么大的脸形里控制并排的两条细线 ,描绘俊秀的双层眼皮,并且还要在眼梢上轻轻挂上几笔,勾出睫毛来”。(叶浅予语)钱慧安的许多人物画作品,常有这样的题句,有背抚唐六如,或临仇九州,或仿华新罗,可见他对继承传统相当看中,十分的重视。他用于画上的常用印章人们往往忽视,近日有幸赏之,也足以让人点赞。
钱慧安现存常用印有近四十方。这四十多方印章,从印面的风格上看大致有这几种:
1.
2.
3.
4.
钱慧安常用的“吉生”印有多方,无论是方的、长的,还是圆的,都各有特色。有三方印他利用古币铜钱的特色,巧妙地安置了“口”部。两方印章外形还采用圆形,与铜钱外形一致,真合了他的字:“(钱)吉生”(图十、十一);一方陶印:“吉生”(图十二)边框内侧略呈弧度,与文字的线条和谐。几方长方形的都是采用印面中心线垂直两边相对的笔画,如此对称的处理,是相对的两个部分就有了装饰的美。(图十三、十四、十五)最大的一方长形印“吉生”十分特别,很粗的横线条与极细的竖线条形成极其强烈的反差,这种新型的字法进入印章也是很有胆魄的(图十五)。吉生(图九)此印有明显的吴昌硕味道。不计工拙,加以破残的变化,使印面的效果古意盎然,郁郁勃发。
“吉生 贵昌”(图五)是一方两面印,有汉印的印风。字法和刀法取向圆厚、淳润,追求一种苍茫的意趣。
“小名阿六”(图二十一)章法取汉印一路,看似平常无奇,仔细琢磨,还是非常有变化的。四字自然排列,对角呼应;笔画少字线条略粗,字形端正,章法稳妥。
“贵昌”(图二十二)这方印特别有趣。全印两字居中,四面留有红边粗框。印文采用并字、并笔画的手法,局部笔画的左右、上下多次进行并笔,粘连成一处,使整方印疏密形成十分强烈的对比。
还有一方“贵昌”(图二十五)印,是战国古玺一路的印风,笔画醇厚、朴素、古雅,结字平和、安详、稳定,给人有一种“大智若愚”的感觉。
朱文:“吉生翰墨”(图二十六)全印没有边框,字形的处理相应的也是十分简洁,“生”字与“墨”字上下弧度的处理超出人们的想象,形成一个完整、丰富的整体。
白文“吉生书画”(图二十七)全印以切刀刻成,刀法犀利。以单纯的直线条组合构成,线条以骨力胜;转折处呈直角,似直似圆,充分体现其间蕴含的强大张力。
“钱贵昌印”(图二十八)此印通过左右两边线条的粗细进行疏密对比,右边还逼边,通过“贵”字的斜笔运用使得全印有豁然开朗的局面。
“慧安长寿”(图二十九)一印章法源于古玺,布局作横向的两排,即左右靠近,上下之间留空。这种从古玺中吸收过来化为己有的,在秦汉印及明清流派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清溪樵子”(图三十)是一方不规则的文字印,布局时将印文与印边多处相连,强化了文与边之间特有的美感,“溪”字的印文借用印边,使整体布局虚实有致,增加了奇特感。
“祸福无门”(图三十三)、“饮酒”(图八)、“小秋庵”(图六)这三方印在技法运用上属于典型的浙派风格,短小刀痕,首尾相接,时断时续,若即若离,而字形、章法则以方正平实为主,不事夸张。
http://s13/mw690/0026Doikgy6Xspq0dI0dc&690
http://s5/mw690/0026Doikgy6Xspq3kawc4&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