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乳妈妈,请放松心态对待出差

(2013-09-11 09:53:24)
标签:

母乳喂养

育儿

妈妈上班

妈妈出差

爱与自由

分类: 哺乳经历
原帖地址 原帖作者:素蕾凌波

题记:常常在论坛看到有母乳妈妈求助,说“怎么办啊单位安排我出差一周,不能不去,是不是要给宝宝吃奶粉呢?”,甚至有人因此断奶(还记得去年人大期间为了参加会议给宝宝断奶的“伟大代表妈妈”么?我真想不通这有啥好宣扬的)。每当这时我总是忍不住冒泡出来,噼里啪啦的写一大堆,无非是想表达:一岁以后的宝宝,其实和母乳妈妈分离一周并不是太大的问题,不必断奶甚至不必加奶粉,最重要的只是妈妈自己调整心态,提前和宝宝沟通而已。

 

刚好今年八月的母乳周,山西母乳妈妈群征集微博文稿,我刚好从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抬起头来,理一理思路,希望能把这个话题讲讲清楚,如果能帮到有类似困扰的妈妈们,也不枉白码这一堆字。

  

作为一个21个月宝宝的母乳妈妈、我经历了10个月的全职时光,之后接了一份居家办公的工作,唯一的问题是偶尔需要出差(好吧,我承认,频率略有点高)。

 

从熊宝13个月、也就是去年12月初开始,到今年6月底,在不到八个月的时间里,我共出差五趟,每次少则四五日,多则七八天,基本上都在一周左右。其中除了1月去北京出差因为有亲戚把1岁三个月的熊宝带在身边外,其他四次都是我独自出门。

 

下面我就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说说母乳妈妈出差的问题。特别要说明的是,我的经验适用于1岁左右、可以正常吃辅食的宝宝,小月龄宝宝因为情况特殊,还是要有针对性的对待才行。

 

因为一直居家办公,我从来没有背奶、屯奶的经历。熊宝前六个月纯母乳,添加辅食以来很少过敏,到一岁左右吃饭已经吃的很好。睡觉从来都是奶睡,夜醒有时多有时少,很多时候我也记不得,因为直接吃上就睡着了,但至少两次是一定有的。这是背景。

 

我第一次出差是在12月初,熊宝13个月多一周,周日走周六回。在这之前我只有两三次离开他一整天(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的经历(还悲催的因为不太会挤奶而奶结了)。由于在九个月尝试酸奶的时候喝过之后嘴巴周围很快发红,到13个月时,熊宝还没有添加过包括酸奶在内的任何乳制品。可以说,他在自己的前13个月接触到的乳品,就只有母乳而已(好吧,如果说刚出生在医院喝过不到30ml的奶粉可以忽略不计的话)。

 

出差之前我也很惶恐,做了诸多准备工作,但最后证明——关于担心“奶”的,基本没有用:

1、 提前两周开始练习挤奶。但成果微乎其微,直到出发前,也不过用冰格冻了不到十个格子。而且后来也都没吃,放了一段时间直接丢了-_-b

2、 提前买了巴士消毒奶,并先自己喝,观察熊宝是否过敏;确认不过敏后,也给熊宝喝过一点,但人家不爱,都被我喝了。

3、 熊爸想过备点奶粉,被我否了。

4、 为了担心姥姥白天一个人带他,缠人没办法做饭,我给他买了点泡芙(手指食物),这个他确实很喜欢,也略微顶了点事情。

5、 为了确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周不摄入乳制品有没有问题,我专门上微博咨询了大本营管理员哈大。经她确认一周不吃奶并没什么之后,我才放心。

 

除了这些物质准备,我还做了一项后来看来最重要最正确的工作:提前一周开始,天天跟祥林嫂似的,在熊宝耳边念叨:

 

妈妈下个星期要去出差了,宝宝有一个星期看不到妈妈,也不能吃neinei了。但是妈妈不是不要宝宝了,妈妈永远都要宝宝,永远都爱宝宝,妈妈过六天就回来,回来宝宝还可以吃neinei,妈妈一定要给宝宝吃的。妈妈不在的时候,宝宝要听姥姥和爸爸的话,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等着妈妈回来抱宝宝。

 

就这一段话,逻辑简单内容重复。天天跟熊宝说。一直到我出差的前一天。一岁多的宝宝智力水平往往超乎成人的想象——他们只是小,并不是傻。所以请相信他们一定能听的懂的,及时一开始还懵懂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等你多念叨几次,他会开始慢慢明白。我个人的经历就是这样,等我念叨到第三天,再和他说的时候,他就会跟着点头了,我一开始并不确定他是惯性动作还是真的听明白了,但后来出差过程中姥姥给我的反馈证明,他的理解力比我想象的要好。

 

做完了这项最重要的准备动作,剩下的功课就在妈妈自身了。为了保证奶量,出差的过程中需要挤奶,前两天大约三小时就要挤一次,要不然就会涨的难受。我第一次出差的时候,手法还不熟练,专门在大本营转了个手动吸奶器,虽然不觉得很好用,但确实帮了大忙——反正我也不是要追求挤出来的量,只要自己不涨就好了。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才知道原来自己每3小时,大约能挤出90毫升的奶。这个量够不够平时宝宝吃?我不知道,反正也过了“以奶为主”的月龄,纠结奶量也没什么意义了。

 

出差时挤奶是很辛苦的,特别是出差本来已经很累了,还要半夜被涨醒,这个时候我就特别感慨“供需平衡”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要知道睡眼惺忪的边挤奶边打瞌睡可不是什么愉快的经历。

 

但,即便如此,没有宝宝这个最重要也最好用的“吸奶器”帮忙,奶量的减少还是非常明显的。到了第四天,我基本上已经可以半夜不用起来挤奶了,晚上十一点睡前一次,早上六点起来就行了。白天也减少到三次左右,一次的量下降到60的样子。到了回家前一天,我居然破天荒的睡了整夜觉——这是一年多来从来没有过的事儿!

 

有的妈妈纠结这算不算“断妈”,会不会让宝宝有了心理阴影,等妈妈回来却不愿意吃奶了。我的看法是,如果你前期最重要的工作——和宝宝持续不停的讲那段话——做的足够好的话,这真的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宝宝会理解你说的“等妈妈回来再给你吃neinei”的含义,不会跟你“闹情绪”的。很多时候我们最大的失误在于没有把宝宝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尊重,老觉得小孩子嘛,骗一骗哄一哄就行了,跟他们说了他们也不懂。要是在家带孩子的老人再天天跟孩子说点“你妈不要你了,咱们也不要她”的话,这个可就……

 

现在来一项一项的说说宝宝在家的情况: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妈妈,熊宝1岁半之前都是她帮我带孩子。老公白天不在家,都是姥姥一个人带,又要看孩子又要做饭,刚好又是熊宝学走路前夕最好动又离不开人的阶段,其中辛苦不言而喻。

 

夜奶&夜哭:一直吃夜奶的宝宝忽然离开妈妈当然会不习惯。这也是大多数母乳妈妈最担心的事情。但实际的情况还好。晚上宝宝醒来想吃奶,找不到妈妈当然会哭。姥姥就坐起来抱着宝宝睡。在和我电话时姥姥的反馈是:哭还能不让人家哭一哭吗?可是也很乖的,抱起来哄一哄就很快又睡了。就是需要一直抱着,放下来很快又会醒会哭。上海的冬天还是很冷的,那一个星期姥姥晚上睡觉都不脱棉袄,为的是宝宝哭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把宝宝抱起来,而且经常是后半夜一直坐着抱着他眯一会儿。(哎呦说得我都想哭了。)

 

吃饭&零食:因为少了夜奶的量,本来天天早上八九点才会起床的熊宝,那一周每天六点不到就醒了——饿醒的,要吃饭!后来姥姥就头天晚上煮好米饭,保温一夜好一早给熊吃(没错,就是白米饭,那段时候熊宝就喜欢白米饭。)那段时间姥姥的早饭、午饭根本没点儿,都是草草将就一口,好在晚上熊爸回来做饭可以好好吃一顿。但白天给熊宝做辅食需要精心,所以只能把他自己放到小床里待着(把床板放低,就像个小笼子,不会翻出来)。之前买的泡芙派上了用场,每次给他十几个,他慢悠悠用小手抓起来一粒一粒的吃,能坚持安静十几分钟(怎么跟在动物园喂熊似的-_-b)。但也有后遗症——等到我回来以后,熊宝只要一被抱到小床上方,脚还没站下去呢就开始大喊大叫不要进去,从此……小床的这个作用也基本丧失了。姥姥说,那一周他吃饭特别好,每顿吃的又快又多——从这个角度也能看出,即使到了一岁多,妈妈的母乳在宝宝的饮食中还是有相当分量的,要不然我在的时候,他吃饭怎么就没这么积极呢?

 

日常生活:那一周我每天会打电话回家。但因为之前一直是在家的,熊宝对打电话基本上没什么概念,姥姥开了免提,我在这边使劲喊,他也不怎么理我(笨熊啊,难道你妈的声音你也听不出吗?)。姥姥说平时白天玩的也很好,不会很闹(被放到小床里时间长了除外)。晚上睡前也很乖,基本上十点钟抱一抱拍一拍就睡着了。表现好的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啊。

 

回家复吸:其实算不上“复吸”吧,因为并不是断奶。我下午两点多到家的时候狗熊还在午睡。我先洗了个澡,然后躺在他身边一起睡,没十分钟,熊宝醒了,看见妈妈就咧开嘴笑,然后把头凑过来吃奶,就像我从没离开过一样。

 

至此,第一次出差以完美结束。后来几次,有了前次的成功经验,我都没有特别担心。倒是熊宝,随着月龄渐大,表现越来越好。

 

今年三月底,熊宝17个月,我去成都出差的那一周,他晚上醒来找妈妈,刚要哭,姥姥问他,妈妈不是和你说她出差去了吗?你忘记了?他就想一想,点点头,然后闭上眼接着睡觉了。白天也玩的很开心,很少要找妈妈的。但是到我回家的当天,姥姥说他一整天都心不在焉似的,门铃一响就要往外冲,发现不是我就慢悠悠的走回来接着漫不经心的玩儿。结果我当天飞机晚点一个半小时,到家的时候熊宝兴奋坏了,在我怀里蹦跶不已。然后凑上来就拉我衣服。那一夜……我觉得他基本上就没有撒口,躺的我腰酸背疼的。之后的一个星期他变得格外“恋奶”,我两侧乳头都被他吸破了,每次吃奶疼得我呲牙咧嘴的。但,好在,也都过去了。

 

五月中旬,熊宝不到19个月,我北京出差八天。可能是因为更大些了,他表现的很想妈妈。白天玩的时候,睡觉醒来的时候,或是半夜醒来,都会忽然悠悠的叫“妈妈”,姥姥说,听的人心里都酸溜溜的。期间有一次我和他视频,他看着镜头喊“妈妈抱抱……”然后就哭的一塌糊涂。我赶紧挂断了视频,姥姥说,很快也就安抚住了。这次到家的那天也是晚上了,从机场大巴下来的我死活打不到车,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来了辆公交,回到家将近九点半了。当时姥姥抱着熊宝已经在小区门口等了大半个小时。姥姥说宝宝早就困得受不了了,但问他“要不回去睡觉吧?”他却坚决摇头不肯,一直到看到我,他露出“跟向别人笑都不同的、发自内心的笑”(老姨原话),看着我,然后伸手要我抱。哎呦我这个当妈的心啊,都要融化了。当然,之后的一周,我的乳头又毫无悬念的牺牲了。。。。。。

 

六月底,熊宝20个月,我苏州出差四天,这次换了奶奶带。熊宝表现的更好了,周二和奶奶送我到小区门口,还主动和妈妈挥手再见,我向他保证周五下午一定按时回来。据说那几天也非常乖,吃饭睡觉都很好。周四晚上我正事儿基本办完,想熊宝了,主动跟他视频,结果……又把他给搞哭了,他爸草草和我挂点视频,后来跟我说,哭的那叫一个惨烈,一直哭到吐啊,吐了三四回还在哭……至此,我开始慎重考虑,下次出差(预计将在十一月初)还是不和他电话或视频比较好吧……

 

啰嗦了这么多,其实想说的已经在前面强调过了,这里不妨重申一次:一岁以后的宝宝,和母乳妈妈分离一周并不是太大的问题,不必断奶、不必加奶粉,重要的是妈妈自己调整心态,以尊重宝宝为原则,提前和宝宝沟通,将自己的行程安排告知宝宝,并在一次次重申中,得到宝宝的认可和同意!

 

所以,还在母乳的妈妈们,请不要将“我要出差一周”当成多么难以逾越的困难,宝宝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更多时候,其实是我们将自己内心对宝宝的需求强化,变成了自己的担心。其实工作本身和亲密育儿并不矛盾,宝宝有必要接受“妈妈有时候会不在身边”这个现实,重要的是,你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告诉他,妈妈的确会偶尔需要离开,但妈妈永远爱你,这将是不变的事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