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巫蛊之祸——揭秘司马迁死亡之谜!

(2011-02-12 20:19:02)
标签:

《史记》

《汉书》

巫蛊

司马迁

李陵

文化

分类: 信马由缰

   对《报任安书》是否司马迁的作品,很多网友展开了争论,笔者特意再次仔细考察司马公生平,发现司马迁怎么死的,一样也是一个历史之迷。

   史书对于司马迁的记载,皆止于《史记》的撰写,对于司马迁的卒年和死因,一直没有确实的说法。在《汉书。司马迁传》中,班固赞曰“以迁之博物恰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悲其“既陷极刑(指腐刑)之后,又不能”自保其身”,这说明司马迁的死很不正常。http://s13/small/730c732ag9c156bf661dc&690
   《史记.集解》引东汉学者卫宏《汉旧仪注》云:“司马迁做《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李陵降匈奴,故下蚕室。有怨言,下狱死.”葛洪《西京杂记》也有类似的记载。这一说,司马迁是因为坐李陵降匈奴事,受宫刑,有怨言,死于狱中。

   但司马迁“下狱死”的说法亦有不可信处,明明司马迁为了写《史记》,受宫刑而抵死罪,怎么又死于狱中?《汉书》本传载:“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受汉武帝“尊宠”并重用,怎么又会将其杀死呢?再说,司马迁写《史记》是“藏之名山”,他死后多年其外孙杨恽才把这部名著公诸于世,当时汉武帝是不会看到《景帝本纪》的。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司马迁可能是死于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巫蛊案发于征二年(公元前91),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奸,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命宠臣江充为使者治巫蛊,身为治巫蛊使者的江充与太子刘据有怨,遂大开杀戒陷害太子,后太子被武帝视为谋反,杀江充后自杀,武帝穷治巫蛊之狱,转而穷治太子死之狱,一直到征和四年,前后死者达十几万,这场灾难,牵及到当时许多文武官员,司马迁恐怕也难以幸免。又据《史记》记事内容分析,太初四年至征和二年还有记事,征和三年后无记事,司马迁很可能是《汉书》所云“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的牺牲者。http://s14/bmiddle/730c732ag9c156c90428d&690(汉武帝)

    还有人主张司马迁死于武帝之后。西汉学者褚少孙曾说过“太史公记事,尽于孝武之事,”《史记》各篇里有汉世宗的谥号“武帝”。“武帝”系汉世宗刘彻死后,后人所追封,如司马迁死在武帝之前,怎么会知道这谥号呢?但是《史记》在司马迁死后多年才公布,故涉及到武帝的地方,必称谥号,或许是司马迁后人在编删《史记》时修改的,司马迁死于武帝之后,寿终正寝的可能性应该不大。

    由此看来,最终的证据指向巫蛊之狱。班固在《汉书》中记载,司马迁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官职还升了,不可能马上又下狱而死。很有可能是一种情况,在卫宏书中记载的并不虚假,“司马迁。。。坐举李陵,李陵降匈奴,故下蚕室。。。。。。。。。。。。。。有怨言,死于狱中。”这段文字本身没错,只是中间有轶文,在岁月的流失中失去了.所以造成了后人的误解。司马迁本身是两次下狱。开始因李陵之事下狱受腐刑,后来出狱为中书令,继续编撰《史记》,在后,或许就在征和三年,受巫蛊之狱牵连,突然被下狱,然后死于狱中。所以征和三年之后无记事了。http://s12/bmiddle/730c732ag9c156cdca22b&690

                                                               (司马迁之墓)

  司马迁死后多年,他的著作才被后人公诸于世,名扬青史,只是写书人已经看不到自己的著作了。

境界从此不同--塞特维那柚木家具,您的豪宅之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