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石鼓文的意义

(2011-09-16 13:00:24)
标签:

秦国

石鼓文

《石鼓歌》

战国题铭概述

书法

杂谈

分类: 书法画家
http://s7/middle/730a7dc8gad07eb1d1e66&690

http://s16/middle/730a7dc8gad07ef94d7bf&690

    

http://s9/middle/730a7dc8gabda586a9c08&690
  
秦系书法中最能表现时代风格的书法作品当属《石鼓文》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因其文字镌刻在十面鼓形石头上而得名。石鼓文又称“籀文”,属大篆系列,是大篆系列文字的尾声。《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

   这十面石鼓原在天兴(陕西宝鸡),唐代初年被发现。每面石鼓高90厘米,直径大约60厘米,每件环刻四言诗一首于鼓壁,内容为秦惠王太子嬴荡于旧都雍城,在傅师辅佐下,学文习武之事。石鼓制作与公元前310——307年间,诗稿为嬴荡主创,石鼓文字由嬴荡师所作。

   中国文字与书法在甲骨文、金文时代就力图建立一种对称形式的新的秩序。西周后期的《墙盘》、《静簋》、《虢季子白盘》就依稀透露出整饬的信息。从书法的诸要素上看,无论是线条、结构、章法还是空间,都愈加工整化。《石鼓文》在这方面走向了极致。

 

石鼓文的概述 王國維先生《戰國時秦用籀文六國用古文說》中将此时文字分成西土(秦国)、东土(六国)两系,唐蘭先生延续此种说法。

   郭沫若先生《青铜时代》中分江淮流域各国为南系,黄河流域诸国为北系,意在区别南方之花丽秀逸和北方的质朴雄浑。

   陈梦家先生《西周铜器断代研究》中讲此时书法风格分成东、西、南、北、中五系。

   李学勤先生《战国题铭概述》分战国文字为秦系、楚系、三晋、齐鲁、燕系五个系统。我们比较认同李学勤先生的分类方法。 

   楚系书法地處南方,崇尚华美,重视字体的装饰性,颇多浪漫、诡谲气息,還出現了以鳥獸蟲為裝飾的美術字,即所謂的「鳥蟲書」如《王孙遗者钟》、《王子午鼎》、《曾侯乙簠》、《越王勾践剑》、《蔡侯申盘》《望山楚简》、《包山楚简》等。

   另有《战国楚帛书》为900余字的大篆墨迹。行笔流畅,布白均匀,疏密有致,精致神秘,可发隶书之先河。

   晋系书法时重质朴,以《侯马盟书》、《温县盟书》为代表,落笔质重,侧锋为多,体成欹势,活泼生动。另有《栾书缶》、《赵孟介壶》等。

燕系书法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中山王厝壶》、《中山王厝鼎》,精力纤巧,装饰性强,字体修长,上密下疏,冷峻清爽,十分有贵族气质。

 石鼓文的意义

1.石鼓文抛弃了金文中的“滞笔”现象,去掉了“面”,加强了书写性和    流畅性,使文字更加书法化。

2.石鼓文在结构上努力克服文字异体现象,《散氏盘》中“道”字,个个    形异,石鼓文则个个相同。

3.石鼓文把线条固定在一个方形的框架内,以圆转、对称的折线代替了金    文中的斜线,牺牲了金文的灵动、恣肆,赢得了平衡感、表现出宽博和    恢宏。

4.石鼓文线条圆劲浑融,流畅自然,是“篆籀气”的代表,较之金文的古    朴、凝重,对后世的影响更大。只要符合线条、结构圆浑外拓特征的,    都可赞其为有“篆籀气”。如颜真卿既是。

5.后世书法家习篆大多取法石鼓,近现代书法家杨沂孙、吴大澂、吴昌      硕、王福厂等人的书法都是脱胎于《石鼓文》。

6.历代文人、名士,艺术家都有人作诗著文赞誉《石鼓文》。唐代大文学    家韩愈曾作《石鼓歌》,清代著名书法家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歌    颂曰“:若《石鼓文》如金钿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采。    体稍方扁,统观虫籀,是体相近。石鼓既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    第一法则也。



http://s3/middle/730a7dc8gabd94a38d242&690

http://s16/middle/730a7dc8g7795bac8b67f&690

http://s15/middle/730a7dc8gabd952756e7e&690

http://s3/middle/730a7dc8gabd9539545f2&690

http://s1/middle/730a7dc8gabd95501ea60&690

http://s8/middle/730a7dc8g7795bbd0ad2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