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篷船
(2016-11-19 18:27:48)
标签:
旅游 |
分类: 散文 |
绍兴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桥多,水多,乌篷船也多。乌篷船被称为“绍兴水上三绝”之一,或“绍兴三乌”之一。具体讲,三绝是指白篷船、乌篷船和乌篷脚划船。它们的历史非常悠久。船篷用竹片、竹丝编成半圆形,中间嵌夹着箬叶。篷制成后再用烟煤粉和桐油搅拌后涂于船篷上,整个篷就变黑了。绍兴方言把“黑”叫“乌”,乌篷船由此而得名。
乌篷船两头尖翘,覆盖着半圆形的船篷,在往来交错的河道中自如出没,轻巧而灵活。“行则轻快,泊则闲雅”。坐在乌篷船上,观看两岸景色,十分悠闲自在。
乌篷船有大有小,大的乌篷船又叫“明瓦船”。船身宽敞,船篷高大,陈设雅致。中舱放有四仙桌,可以四人对坐,喝茶聊天搓麻将,亦可以看书写字作画。后仓设有睡铺,以供休息。船的后艄还有炉灶,可随时烧茶热饭。这船的主要用途是作客、游览、上坟、看戏等。后来这乌篷船又多少有点儿竞奢斗富的意味。鲁迅说:“乌篷船里的那些土财主的家眷固然在,然而他们也不在乎看戏,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糕饼水果和瓜子的。”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显摆。
小的乌篷船,跟大的有所不同,其设施很简陋,载客很少,主要对象是一些零星的散客。
《越绝书》上说,越人“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乌篷船是水乡绍兴古老的交通工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传承至今。汉诗云:“乌篷小画船,往来如梭子
绍兴素有水乡泽国之称,大江小河密如蛛网。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实现交通,非得靠大大小小的船只作为运输工具不可。因而江河行船也就成了绍兴颇有特色的一道风景。
那年我到绍兴时,看到乌篷船很多,但船只并不很大。因为那河流虽多且长却不宽,大多的船只能在房屋两边壁立的水巷里穿梭。船分两种,一是埠船,皆为乌篷;一是航船,多为白蓬。短途坐埠船,早出晚归,其船舱窄小,坐具是长板凳。长途乘航船,远距离运输,多是夜航,傍晚出发,次日清晨到达。很多绍兴人喜欢坐夜船。
我是在巴河边长大的,不仅常坐船,而且还是划桨使舵的好手。不过巴河的船,虽也有三扇篷,可以收拢或展开,但不是乌篷而是淡黄的竹蓬。于是,我邀二三良朋效法鲁迅老夫子单雇一舟,拨开乌篷,眼观田园山水,耳听潺湲流水、欸乃桨声,诗情画意蓬勃于胸臆间,其乐无穷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