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尧坝古镇游

(2016-07-11 20:51:23)
标签:

旅游

分类: 散文
五月上旬在宋晓红的带领下,陈筱芳、杨玲、李兴明、高力和我同学一行来到尧坝古镇。
   
尧坝古镇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汇集了川黔两省浓厚的历史文化和古风民俗。它国家AA级旅游区,享有川黔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美誉。其位于川南黔北的结合部,合江历史悠久的八大古镇之一,同时又是合江六大古寨之首的军事要冲。早在北宋黄佑年间1049-1054),这里便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驿站,古江阳夜郎国的必经之地,素有"川黔走廊"之称。因商贾云集,市场繁荣,而被称为“小香港”。
下车后,首先看见道路交叉口横着一块长方形的石碑。石碑上方刻着一小行隶书:”中国历史名镇”,隶书下方“尧坝古镇”四个大字洒脱而古朴。离碑约十步之遥,一座高大的石牌坊兀立眼前,重檐四柱、斗拱歇山式建筑,气势雄伟,十分壮观。这是清嘉庆年间御赐给当地武进士李跃龙的。李跃龙从小习武,成天耍弄棍胆识过人。后师从武僧丛一大师,精通十八般武艺。出师后,又遍访川西道观名剎,打擂青羊宫,赴京赶考,获得武举人功名。后因剿灭患,为民除害,而“赐进士第”。可惜牌坊风化严重,字迹模糊莫辩,只留下历史沧桑的韵味儿。
       古镇就一条街,并不很宽,
一律的石板铺道。也不全都平坦,逶迤蜿蜒中时现梯坎。两边瓦房对,木柱撑持,板壁接续,屋檐迭错。时有深宅大院,门庭宽敞,卓异于左邻右舍。另加吊脚虚楼,走马转角,意趣别添。整个街道朴实整洁。景点沿街分布,络绎延展。两边屋檐下差不多等距离地挂满殷红的灯笼,无处不洋溢着喜兴祥和的气氛。
古镇不大却人杰地灵,名家荟萃。除武进士李跃龙外,还有反清斗士任大容、美学家王朝闻、导演凌子风、作家李子英、美术设计师杨洪烈等风云人物,个个著名于世。
   
我们首先来到王朝闻故居。王朝闻既是学者,又是高官。他是我国的美学奠基人、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艺术教育家。一生著作颇丰,近千万言。他又做过贵州省的第一位苗族省长,始终保持着草根情怀,深深烙上平民的印记,在民间和政界都赢得良好的口碑。其故居名曰”添寿堂”,含长寿之意。“添寿堂”占地500平米,立木结构,典型的川南四合院。走进院内,发现其一楼一底,中间天井,四周和楼上为饮食起居之所。除客厅较为宽敞外,其余房间皆显局促。不过那古色古香,满载历史的厚重而让人遐思久远。
不经意中,我们来到了著名导演凌子风的故居。这里是凌子风少年时代生活之所,也是其成年后编导若干部著名影视作品的地方。现在已改为凌子风影视陈列馆。大门两边的青砖柱头上挂着一副木质对联:“骆驼祥子铸造一代影视名导,死水微澜演绎千年古镇风流”。《骆驼祥子》《死水微澜》是其在这里拍摄的影视代表作。因为这里丰富的历史与古韵,除凌子风外还有谢晋、黄建中、郭宝昌等著名导演都在这里拍摄了大量的作品,如《狂》《大鸿米店》《山风》《泸州起义》《英雄无界》等。同时也使众多的影星光彩于此,像许晴、尤勇、杨坤等。因而尧坝还被冠以“川南影视城”的称号。其实陈列馆非常小,展览的多是一些图片资料。而其后院中央的一棵老榕树却很特别。据说是凌子风手栽的这颗树遒劲挺拔,粗壮的树干独立,出檐摩天。其底部的根须却异常发达,盘曲四周,交互扭结,把整个石天井的底部演绎成全是根系的世界。其顽强不息的旺盛生命力,让游客无不惊叹!
    漫游的脚步带我们来到了慈云寺。慈云寺又叫东岳庙,而百姓则俗称其为火神庙。它临街而建,
位于古镇的中心地带。两边门柱上有联曰:“九龙聚宝显巍峨,堪领圣地禅林,阅尽尘世沧桑六百载;万马归槽呈壮阔,试问萍踪游客,能识如来妙缔几多人”。此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经清康熙、嘉庆年代几度重修或增修。由五重殿宇组成,顺地势而逐级升高,为典型的川南民俗宗教建筑,也是古镇重要的建筑之一。其分五重:一为戏楼(俗称万年台),二曰静心阁,三是城隍殿,四乃大雄宝殿殿,五叫孔圣殿。这里信众不绝,至今香火鼎盛。
    与慈云寺相邻的大鸿米店,
是古镇标志性的建筑,位于中央临街的17级台阶之上。它为李跃龙所建,原是其府邸,四合院布局,上下两层,全木质穿逗迴栏式结构坐东向西,面积近2000平方米。里面是宽敞而典雅的天井,天井两边走廊环抱,护拦串花雕刻,廊道精致而典雅。不知何时府邸变成了米店,进而成为川黔粮食贸易重要集散地。这里的古建筑保存完好,是研究川黔经济史、交通史和建筑风格的重要实物。黄健中曾以此为背景拍摄了电影《大鸿米店》,更使该店名闻遐迩。现在大鸿米店内不再有大米,早已变成古镇拍摄的所有影视作品道具厅和明清时期所产家具展厅。展厅的楼下是茶坊。
尧坝的古迹和传说甚多,诸如龙眼井、娘亲老榕、神仙古洞、尧王墓、刘珍望母、白猿献果等等,难以胜数。于依山傍水、绿竹摇曳、林木掩映、四季繁花争艳中展现出风景的独特秀美。而镇内古街保留完好,2000余间小青瓦房依山就势,形成有节奏、有韵律的民居群落。正所谓:“物华天宝称福地、人杰地灵占尧天"。
    我们漫步在长街,左盼右顾,时而议论,时而感喟。你看那布庄,那竹编店、那铁匠铺、那斜挂着的草鞋、蓑衣、斗笠......唤起渐渐远去的记忆;那臭中蕴香的豆腐乳、
那香中带糯的黄儿粑,直勾人味蕾;那围桌而坐,喝着盖碗茶、玩长牌、搓着麻将的闲适意趣,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这里还有一种特产让人惊艳,那就是有着400多年历史
被誉为“中国民间伞艺活化石”的油纸伞。2008年,泸州的油纸伞制作工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合川功莫大焉。油纸伞采用100多到工艺,完全古法制作,不仅是结实耐用的避风雨工具,而且还是一种精美的工艺品,受人青睐。我们还未走进纸扇铺,老远就闻到弥漫着的桐油气味。刚一进门,我们眼前一亮,眼界大开,似乎到了一个艳丽的花花世界。那各式各样精巧的大伞小伞展现在我们面前,或大红大紫,或素颜本色,或蜻蜓点水、或喜鹊闹梅,五花八门、色彩斑斓。同学们无不赞叹,甚至惊呼!于是同学们毫不客气地撑开雨伞,打开相机,掀动快门,摆着优雅的    ,个个都摄影留念。伞铺的老板倒也大方,一直笑盈盈地看着我们照相,并流露着自我得意的情绪.......
       啊, 尧坝古镇,我们认识了你,也记住了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闲亭小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